譚靜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對于傳統商業銀行的贏利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客觀分析看來,這種影響無疑是雙方面的,一方面,它沖擊了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與盈利規模,另一方面,它也為商業銀行對傳統盈利模式變革提供了一個契機。本文將在分析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影響基礎上,為商業銀行提出相應的對應措施。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與廣泛運用,互聯網金融也日益興起。由于互聯網金融先天具備的快速、靈活、安全等特點,其市場規模逐漸加大,對于商業銀行的傳統盈利模式造成了巨大影響。面對互聯網金融的快速興起,商業銀行只有不斷完善革新自己的盈利模式,才能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保持自己的市場競爭優勢。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及模式分類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與信息通訊技術,實現資金的融通、支付、投資與信息中介業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的優勢在于互聯網企業可以借助移動通訊、社交網絡等渠道,進行大數據的收集整理。進而發掘潛在客戶,預測發展趨勢。互聯網金融按發展模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P2P網貸、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貨幣基金、等模式。由于其依托互聯網技術而存在發展,主要呈現出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發展快的特征。但與此同時,管理弱與高風險也是其明顯存在的弊端。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影響
在商業銀行的傳統盈利模式中,其盈利主要來源是利用基礎存款業務進行的各項中間業務,故以下著重分析各類互聯網金融模式對于商業銀行基礎業務及中間業務的影響。
(一)互聯網貨幣基金對于商業銀行基礎存款業務以及中間業務的影響
互聯網貨幣基金對于商業銀行基礎存款業務的造成巨大沖擊,主要是因為較之于傳統存款業務,其具有靈活性更高、回報率更高、流動性更高的優勢。以當今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額寶為例,與傳統商業銀行存款相比,就靈活度而言,余額寶的購買業務流程簡單高效,并不需要進行繁瑣的身份認證流程。此外,余額寶的購入門檻也低很多,一元起購,這就大大吸引了潛在顧客。就回報率而言,對于余額寶的買入賣出并不收取額外費用,省去了顧客業務成本。此外,較之商業銀行活期存款3%左右的存款利率,余額寶4%的資金回報率也更具優勢。就流動性而言,余額寶直接與各個電子商務平臺相連接,存于其中的資金可以直接用于網絡購物、生活資費的支付,流動性與實用性更高。因此,綜合來看,互聯網貨幣基金與商業銀行相比,在資金的流動性,回報的效率性上都更具優勢,進而對其存款業務的資金來源造成了巨大分流,提高了商業銀行通過存款獲取資金的成本 。
互聯網貨幣基金對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與基金代銷兩方面。一方面,較之于商業銀行傳統理財產品,互聯網貨幣基金對于買入者的身份認證流程更加簡單高效,互聯網貨幣基金對于邁入門檻要求更低,但是回報效益卻更高。這兩方面的巨大優勢,對于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造成了巨大沖擊。另一方面,互聯網貨幣基金對較之于商業銀行的基金代銷業務,也具有先天性的優勢。首先,借助支付寶等互聯網貨幣基金平臺,投資者能夠通過直接輸入搜索,全面細致地了解基金、保險等理財產品信息,足不出戶就能從中選取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這種嶄新的業務模式對于投資者無疑更具吸引力。其次就業務成本而言,商業銀行的業務收費也比互聯網貨幣基金更高。以公募基金為例,商業銀行的業務費率一般為2%左右,而互聯網貨幣基金的業務費率僅僅只有0.7%。這種巨大的費率差異,吸引了眾多基金投資公司的目光,對于商業銀行的客戶源造成了嚴重分流。
(二)第三方支付對于商業銀行基礎存款業務以及中間業務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對于商業銀行基礎存款業務的影響,主要是因為較之商業銀行傳統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的網絡支付模式更加高效便捷,并使其成為大多數人的支付方式選擇,這就大大減少了儲蓄存款這一商業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如果分析其內在原因,主要是因為第三方網絡支付將大部分的社會流動資金截留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之中,使其難以回流到商業銀行的銀行卡中,進而減少了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來源。
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其對于商業銀行的銀行卡結算業務的沖擊,另一方面體現在對于商業銀行的代理支付等中間業務的擠壓。首先,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快捷高效,且經常對于客戶在支付過程中給予直接可見的優惠,例如支付寶的到點支付紅包等活動,促進了商業銀行銀行卡業務潛在客戶的流失轉移。正是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所呈現出來的便攜性及優惠性,節約了客戶在實際支付過程中的操作環節與操作時間,給客戶帶來了直接可見的經濟利益,使得商業銀行的銀行卡結算業務受到巨大沖擊。其次,第三方移動支付已經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能夠為人們提供各種業務形式的支付代理服務。如水電費的支付、電話費的代收、火車票的線上購買等。雖然銀行也一直存在著相似業務,但是就其業務便攜性與業務費率成本看來,第三方支付對于商業銀行的優勢十分明顯,正是這些優勢的存在使得第三方支付能夠對于商業銀行的傳統優勢地位發起挑戰。
(三)網絡借貸對于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影響
相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與互聯網貨幣基金對于商業銀行盈利模式的影響,網絡借貸對于其影響沖擊較小。這主要是因為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主要針對的是大集團、大企業,其貸款金額十分巨大。而網絡借貸往往針對的是個人小額借貸或小微企業低額借貸,貸款金額相對小許多。正是客戶群的不同,短期看來,網絡借貸對于商業銀行的影響較小。
但長遠看來,網絡借貸仍能夠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造成威脅。一方面,網絡借貸公司逐漸在私人借貸與中小企業借貸之間形成對商業銀行借貸的市場優勢,使得商業銀行的小額貸款業務進一步壓縮。另一方面,隨著網絡借貸平臺的逐步完善與資金的原始積累,使得網絡借貸擁有向大公司、大集團進行大額貸款的能力資質。這對于商業銀行貸款業務的潛在威脅是不容忽視的。
三、商業銀行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應對措施
(一)針對客戶差異性提供合適理財產品
當今大部分商業銀行除擁有銀行牌照之外,同時還具有保險產品、證券代銷等從業資格,這相對于一些尚不成熟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平臺具有一定優勢。所以如果商業銀行能夠對于自身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機整合,為不同客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理財產品,就能夠在與互聯網金融的競爭中贏得主動性。例如,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豐富理財產品資源,結合客戶在銀行的財產狀況分析,精準合理地為客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理財產品和理財服務。
(二)加強金融合作并保持自身獨立性
在與互聯網金融的市場競爭中,一味地封閉競爭并不可取,合作共贏才是其長遠之計。商業銀行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之下,若想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必須主動變革,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平臺尋求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可以開誠布公地進行信息互換,實現對客戶的信息的綜合評估。提高貸款等中間業務客戶的可靠性。
此外,在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平臺的合作之中,應該保持商業銀行自身的獨立性。在此基礎上,對互聯網金融企業平臺對于現代網絡技術的運用經驗與運行機制進行學習,對自身的電子金融商務平臺與數據庫進行搭建,以提高自身的潛在客戶挖掘能力與理財服務水平。
(三)完善不同梯次的資金貸款方式
商業銀行在傳統巨額貸款業務中,由于歷史經驗與資金積累的差異,較之互聯網金融仍然具有巨大優勢。在較高梯次基金貸款機制中,尤其要加強對于業務安全性的保障,并在建立客戶詳細信息電子檔案后加以手續的簡化,以提高工作效率,保留這部分客戶資源。例如,可以對客戶進行人臉識別存檔,在保證客戶的信用評級之后,在保證交易安全性的同時,提高業務效率。在小額貸款領域,可以適當減免貸款業務費率,推出合理的優惠政策,讓客戶切實感受到商業銀行小額貸款的優惠性,以擴大小額貸款的客戶群,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四)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之中,誰能懂得消費者需求,贏得消費者青睞,誰就能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為此,商業銀行尤應重視客戶的現實需求,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并在此基礎上,重新審視自身產品與服務環節不足并加以改進,使得原有的商業銀行得以在客戶心目中的固有印象發生改變。商業銀行只有以客戶為中心,進行理財產品的設計推廣,使得傳統的金融市場由賣方市場逐漸轉變為賣方市場,充分發揮線下優勢,商業銀行才能在與互聯網金融的競爭中贏得客戶青睞。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與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的傳統盈利模式在互聯網金融的影響沖擊下已經不再占據金融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以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網絡貨幣基金對于商業銀行存款業務以及中間業務的沖擊。面對這種情況,商業銀行只有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尋求合作,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才能取得市場競爭優勢。(作者單位為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恩施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