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素玉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應運而生,并且逐漸發展壯大,傳統農產品貿易狀態被打破,電子商務給予了農產品貿易以虛擬的平臺,實現商品的生產者、經銷者與消費者的有效互聯,不需要見面就可以進行洽談、協商和銷售,實現農產品的貿易目標,為農產品貿易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從目前發展現狀來看,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得很好,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前景廣闊,通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必然會獲得更多的政府支持、更加個性化和移動化的服務趨勢,從而為我國農產品貿易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截至2016年底,我國農村地區的網民數量突破2億,同比增長2.7%,占網民總數的27.4%,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3.1%,農村快遞網點發展到近9.5萬個,鄉鎮網點覆蓋率超過70%,農村電商發展潛力大。農產品網絡零售交易總額達到2200億元,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進入“快車道”。通過近幾年摸索,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迅猛,從一定程度上看,已經初步實現了全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化,無論從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額來看,還是從電子商務覆蓋面來分析,電子商務正在改變農產品貿易的方式,也使得農產品的生產與流通更加的順暢,實現了供銷的一體化發展,農產品的信息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及時發布出去,商品的價格得到及時的公布,而且產品的保鮮保質期也可以得到保障,電子商務物流系統越來越發達,解決了很多偏遠地區農村農產品銷售的問題。
二、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展望
(一)更加強大的政府支持
農業是第一產業,也是經濟的基礎,是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對象,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驚人,這是各級政府大力倡導并努力推行的結果,在政策上給予了很多的傾斜。國家商務部聯合農業部開展農商互聯,農產品電子商務被充分重視,實現了農產品從生產、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的密切對接,通過“聯產品、聯設施、聯標準、聯數據、聯市場”,促使線上與線下之間深度融合態勢的形成,打造了一條新型的農產品供應鏈,那就是以電子商務企業為主體,有效連接上行的生產主體與下行的消費主體,實現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有序運行。今后,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必然會越來越走向成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村互聯網的覆蓋率會逐年上升,從而達到一個理想化的狀態,政府對農產品電子商務主體之一的農民進行一定程度的補貼,在政策上激勵農產品電子商務活動,從相關從業者培訓、農民網絡知識普及等方面入手,從而讓更多的農民了解電子商務,熟練運用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互聯網+農村(農業)(農民)”的目標。可以預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后必然會出現類似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的農產品專業電子商務平臺,促使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專業化發展。
(二)更加個性化服務趨勢
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呈現出更加個性化的服務趨勢,從而不斷提升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非常豐富,通過互聯網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多的城市消費者會更加直觀、全面的了解農業發展、農村狀態與農產品情況,休閑農業、鄉村體驗農業發展勢頭很強,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二:一是消費者可以親身參與采摘農產品的活動中去,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發布更加準確的活動情況,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聯系到賣家,并且洽談和商定活動的具體安排,從而通過網絡參與到農產品的采摘過程,獲得相應的樂趣。二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可以實現“私人訂制”,消費者設定好商品的包裝、形態等等,然后由賣家進行設計,從而讓農產品服務充滿個性化,打造更具個性化的農產品電子商務貿易特色。
(三)更加移動化服務特點
電子商務的一大特點就是便捷,通過觸手可及的操作,可是突破時空的束縛,快速的完成商品交易過程,也就是說,網絡互聯是基礎,電子終端發展是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化。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前景是廣闊的,同時也必然呈現出更加移動化服務特點,尤其是農民主體,不再束縛在有線的網絡體系之中,而是實現手機客戶端的高效運用,通過更加便捷的4G、5G網,通過手機實現農產品電子商務貿易。隨著農村地區互聯網覆蓋率的提升,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夠通過各種電子商務平臺,及時的發布和售賣新鮮的農產品,送貨上門更加便捷,無論是產生、銷售,還是物流等環節,都可以實現互聯網跟蹤和監督,從而打破了時空限制,為農產電子商務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
總之,在我國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形勢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成果喜人,伴隨著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加個性化服務、更加移動化服務,必然會讓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擁有光明的前景,從而實現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跨越式發展。(作者單位為太原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