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瑋
煤炭企業的粗放式管理和落后的經營模式使得眾多煤炭企業無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其生產規模和發展程度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面臨這種境況,煤炭企業必須構建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才能走出困境,而構建循環經濟管理模式是煤炭企業的必然選擇。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煤炭企業構建循環經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相應的構建措施,希望能夠促進我國煤炭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煤炭企業構建循環經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提升煤炭企業綜合效益。煤炭企業的發展應當以提升企業綜合效益,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為最終目標,因此企業就必須堅持減量化、再利用和持續循環的發展原則構建循環經濟管理模式。這就要求企業在整個生產運營和生活消費過程中,持續減少生產和消費所消耗的煤炭能源數量,采取綜合措施多渠道實現各種廢棄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從而達到充分利用煤炭資源、最大程度降低廢棄物的目的。煤炭企業應當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開發現有的煤炭資源,將煤炭資源的利用方式向集約化方式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資源開發是很多煤炭企業生產的出發點,它們占據著非常明顯的自主優勢,對一些礦產、土地、水資源豐富的企業來講尤其如此,這些企業更加具有綜合優勢。眾所周知,煤炭工業和那些主要以開發為主的煤炭企業,為社會發展提供著十分重要的能源資源,在資源流動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時,不可否認,這些企業也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排放廢棄物、廢水最多的企業。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循環經濟管理模式,從煤炭企業開采、洗選等各個生產經營環節進行全面優化,盡最大努力凈化和循環利用各種生產廢棄物和污染源,使企業最大程度的實現經濟效益,提升企業的綜合效益。
(二)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增長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能源、礦產等各項資源都出現各種程度的短缺現象,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矛盾與沖突日益突出,且隨著粗放式經濟的發展我國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和生態問題。面對這種情況,煤礦企業只有優化自身的管理模式,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經濟效益才能真正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所以,煤炭企業必須堅持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在企業內部實現循環經濟管理模式,從而提升企業的產品生產效率,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三)優化產業結構。煤炭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不僅要將煤炭生產的產業鏈從開采、加工等基礎環節延伸至煤電、煤焦化、煤氣化等一系列相關產業,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共同發展。同時,煤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還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促進企業更快、更好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二、構建煤炭企業循環經濟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 開發先進技術。煤炭企業要不斷革新技術,利用先進技術來改變傳統的、粗放的煤炭產業,通過摒棄落后的技術、工藝和生產設備,來實現低排放、低能耗的產業發展,努力提升對煤炭資源的使用效率,并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煤炭企業要堅定不移的堅持循環經濟理論,并以此來指導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最終實現產業升級。
(二)拓展煤炭產業鏈。煤炭企業應當堅持區域工業化發展,并以此為基礎不斷拓展煤炭產業鏈,這是產業集聚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具體表現。在產業聚集發展的區域,處于產業鏈下游的企業可以利用上游企業排放的廢棄資源作為原材料進行進一步加工,這不僅可以循環使用資源,還可以提升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煤炭企業要不斷拓展產業發展鏈條,實現資源的循環、高效利用,從而促進煤炭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落實環境保護責任。煤炭企業內部要建立完善的環境責任機制,實現環境保護責任的區域化劃分,將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使企業上下都承擔起保護生態環境的重任。此外,我國要建立完善的煤炭資源開發補償和環境補償機制,并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煤炭企業需要對礦區的環境保護進行相應的補償,真正實現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
(四)制定循環經濟法律法規。要想真正實現煤炭企業的循環經濟管理模式,就必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煤炭企業要制定循環經濟發展相關法規,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相關部門要明確煤炭資源的產業標準、能源節約標準、資源再利用標準等各項指標,并強化環境保護相關執法部門的檢查、監督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通過法律化途徑逐漸引導煤礦企業實現循環經濟發展。
三、結語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煤炭企業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需求,就必須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更新技術、拓展產業鏈、落實環境保護職責、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不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與生態的雙重發展。(作者單位為山西焦煤集團煤焦銷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