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望燊


中概股回歸是這幾年證券市場的熱門話題,每每有哪個中概股回歸,市場就象吃了興奮劑一樣,引來一番炒作,將所謂的準借殼股炒上天。綜觀各種財經類刊物,網站對中概股回歸,大都是唱喜不唱憂,比如講什么讓國人分享新經濟的成果等等,都是些贊美之詞。“橫看成嶺則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其實從不同角度看中概股回歸,會有不同的觀點。
一、中概股回歸是企業為了追求合理的估值?
美國證券市場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市場投資者中機構投資者占比大,個人投資者占比小,機構投資者有專業人士操盤,他們對應該買入什么股票,在什么價格買入會有科學合理的設計,對一間上市公司會給出合理的估值。而國內股市是新興市場,我國從九十年代初才發行股票,市場非常不成熟,對上市公司的估值往往不合理。
2015年5月全通教育的市值竟然達513億元,而當時的同類型中概股新東方只有3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的252億),遠低于全通教育,而到今日全通教育市值只剩下50多億,新東方已超過500億了。尚若當時新東方管理層拿全通教育來做參照,實在會覺得自己的公司估值不合理。新東方管理層沒有拿這個市值來對比和選擇回歸A股,而是專心致志做好實業,使公司迅速成長,終于得到市場認同,獲得了較高的股值。合理的估值不是在A股才能獲得,在美國也可以實現。
二、中概股回歸有與市場爭奪資金之嫌?
企業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融資。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為了加快發展,擴大規模,就需要更多的資金,單純靠銀行貨款已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發行股票就可以籌集到資金,且這些資金企業不用負出資金成本。于是非常多的企業都想上市發行股票,但我們國家每年能批準上市的企業有限,在排隊等候IPO的企業非常多。于是有的企業獨辟溪徑,前往美國等海外市場上市籌資,二十多年來已有大批企業成功在海外上市,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中概股。能夠在海外上市,能從海外市場籌集到企業發展的資金,中概股無疑是市場的幸運兒。國內還有大批企業在排隊等候上市,中概股你為什么還要回歸A股爭搶資金呢?難道你為了回到A股獲得所謂的合理估值,而要回來爭搶緊缺的資金?
三、中概股回歸是為了規避監管
美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市場的監管非常到位,還有社會上的第三方機構來監管。近年來的渾水公司就是一個讓中概股上市公司聞而生畏的第三方監管機構。渾水公司專門選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通過大量的調查,揭露這些公司造假,從而做空公司股票,借以獲利。以下是近幾年做空的中概股:
被渾水做空可是大事,輕者股價暴跌,重者賠款,甚至退市。渾水做空的第一個中概股,東方紙業,一周內股價暴跌50%。2010年11月10日,渾水質疑綠諾科技偽造客戶關系、夸大收入以及管理層挪用上市融到的資金等行為,綠諾科技股價應聲大跌15.07%。第8天,綠諾科技被停牌;第23天,被迫退市。渾水公司大獲全勝、一戰成名。
身正不怕影子斜,在被渾水做空的中概股中也有公司迅速反擊,展訊科技就是一個例子。是金子總會發光,在被渾水做空的中概股中,新東方用業績,用公司的成長性打了渾水一記響亮的耳光。新東方2006年9月7日在美國上市,上市首日市值約32億人民幣,2012年7月18日渾水做空新東方,股票價格暴跌50%。新東方隨即發布公告,澄清有關做空傳言,時至今日(2018.6.18)新東方市值164.18美,約1005億人民幣。
四、中概股回歸是讓國人分享了新經濟的成果?
每有中概股回歸,國內的傳媒、某些財經人士就會不遺余力地大肆宣傳,認為中概股是新興產業,讓其回歸A股是讓國人分享新經濟的成果,但真是這樣嗎?這幾年成功回歸A股的上市公司有:完美世界,巨人網絡,分眾傳媒,三六零。
(備注:三六零2018年2月才回歸,暫時沒有產生年度分紅,不過從季度業績看并不理想,每股只有0.07元)
以上的數據,怎么也看不出讓國人分享了什么新經濟的成果。
五、回歸的中概股是值得扶持扶持發展的新興產業?
完美世界2017年度收入游戲行業占71.25%,巨人網絡占88.96%。游戲行業是新興產業沒有錯,它是伴隨著互聯網而產生的,但值得大力扶持嗎?
2018年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30日新華網發表文章《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游對青少年的戕害?》點名痛批騰訊等游戲廠商對文化部、教育部、全國婦聯、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國家部委下發的整治監管文件“似乎無動于衷,幾乎沒有任何改正動作”。5月31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齊抓共管,預防學生沉迷網絡》,再度痛批網游在內的網絡沉迷對青少年的危害,指出“只有有效控制有害信息,孩子才能不暴露于‘網霾之下。”
以開發網游為主業的企業,我們應該扶持它發展嗎?(作者單位為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