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翠
所謂知識經濟,就是建立在知識與信息的生產與分配上的經濟,屬于新的經濟形態。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知識經濟影響著社會公眾的生產與生活。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的重要場所之一,要進行管理與服務的變革,讓管理與服務朝著現代化、高效化與專業化的方向前進,這樣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大眾對圖書館的需求。
一、知識經濟環境下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創新的重要性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都導致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圖書館有著豐富的圖書資源,讀者喜歡的圖書基本都能保羅在內。從嬰幼兒教育用書,到十幾歲青少年的課外書,再到老年健康指導用書,可以說應有盡有,是讀者閱讀取之不盡的閱讀源泉。知識管理運用到圖書館中就是通過對知識資源進行開發、整合,從而實現知識的擴散和創新,提升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讓讀者能夠“好讀書、讀好書”,從而促進學習型社會的構建。
二、知識經濟環境下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措施
(一)運用智慧服務,提升知識的創造性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運用指揮服務模式的本質就是從各種信息資源中提煉和總結用戶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包括顯性資源與隱性資源,這個過程也是知識的開發與利用的過程。在知識組織基礎上進行知識開發,結合用戶的需求與圖書館自身的發展實際,進行知識的重新組合,形成迎合用戶需求的知識產品。在進行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要進行調查與分析,確定自身的發展特點,找出問題所在。結合圖書館規模、藏書量以及經費投入狀況等制定信息資源采集方針,確定信息數量增長方面的指標,不同文獻類型的收藏比例等??傊?,知識開發就是圖書館工作人員開發智慧的勞動過程,通過這種智力勞動使知識產品獲得增值。跟其他機構不同,圖書館更加關注是自身獨特的知識與能力,在深層次加工知識之后形成新的知識產品,實現知識應用鏈條上的獨特價值體系目標。這是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舉措,也是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指揮服務的創造性體現。
(二)構建區域聯盟,注重信息服務創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結合互聯網的應用,為了迎合讀者對于知識的需求,圖書館可以借助其資源優勢,利用互聯網開展相應的公益課堂,讓讀者能夠運用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開展信息資源展示活動。圖書館方面還可以建立具有傳統館藏特色的一、二、三級別的數據庫或全文數據庫,建立各種學科類型書目數據庫。并進行圖書專業類別的劃分,通過圖書館網站、公眾號或者微博等形式把圖書館的圖書講座課程信息發送給讀者群體,讓讀者能夠結合自己的時間去選擇公益課程的觀看。在學習的時候,讀者還可以跟講授人員進行相應的互動,把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此外,圖書館要積極和更新數字文獻資源推廣,引入微信、微博以及微書評等,跟文化館等文化機構聯合起來,建立區域性的數字信息資源推廣服務聯盟,實現數字閱讀資源共享。可以建立微信朋友圈,設置不同類型,通過微信向讀者推動數字資源,讓他們能夠隨時隨地的享受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服務,提高服務滿意度。與此同時,還可以跟其他服務機構聯合,發布圖書文獻資源相關的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實現用戶跟圖書館的實時互動,整理利用數字閱讀資源,結合網絡專業信息資源開發出來的特色數據庫,將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好的知識信息服務。
(三)注重知識團隊建設,提升圖書館管理成效
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館管理,更多強調的是團隊觀念,要求開展團隊服務。所謂知識組織者,就是圖書館的知識工作人員來組建專業的信息技術知識開發隊伍,依靠團隊的力量去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圖書資源服務。對于圖書館來說,可以依照“統籌規劃、分工負責”的原則,建設層次化與體系化的圖書館戰略情報研究團隊,積極采集相關的信息資料,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與系統性。以服務來體現知識,不斷提升圖書館服務的價值。圖書館提供的知識服務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信息服務,屬于對知識信息資源的深層次開發與利用,建立在信息搜索、組織、分析以及重新組合的基礎上,集合用戶的具體問題,為其提供有效的知識創新服務,比如,數據知識挖掘、信息融合、信息推送等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和發展。從這點可以看出,在知識經濟環境下,圖書館對知識的傳遞和轉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成效。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知識經濟背景下,圖書館管理人員要抓住機遇主動進行管理與服務模式創新來適應時代發展需求,要從原來的“被動擁有”到現在的“主動獲取”,結合圖書館具體發展實際,合理確定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范圍。運用智慧服務,提升知識的創造性,構建區域聯盟,注重信息服務創新,注重知識團隊建設,提升圖書館管理成效,從而為圖書館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作者單位為五蓮縣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