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曉娟
農村中的三資管理是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屏障,目前在農村的三資管理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認識不到位、管理存在不規范、制度的不健全、管理工作人員水平一般等。導致農村經濟發展速率偏低,本文針對農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補救積極的措施,真實提高農村三資的管理水平,推進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農村中的三資包括資產、資金以及資源三個方面,三資管理目的是對資產,資源,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從而使農村的集體資產到達最高的效益。當前三資的管理是體現農民利益的一個體現,同時也是農村財務管理的重難點以及焦點。在新的形勢下農村的三資管理中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導致腐敗現象的出現,影響農村集體經濟持續健康前進。
一、農村三資管理意義
當前形勢下,我國對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的工作更加重視,明確說明了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以及監督工作向經常規范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伴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法制意識的普遍增強,在關于農村三資的信訪件逐漸增加,新形勢不僅僅要加強黨風的廉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還要加強農村三資的管理方可使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有效推進,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有效落實,這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力體現,對改善黨群以及干群關系有效改善,對鞏固社會新農村建設起到鞏固作用,對農村集體經濟的持續健康起到推進作用。
二、農村三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認識的不足以及重視的程度低
農村干部中存在對三資管理認知不足的人員,他們覺得農村經濟發展不樂觀,資產的積累少,可利用資源不足,實行三資的管理并不會改變什么。存在歷史因素或地域因素等,各地發展各不相同,有的干部對三資管理做到了自覺,當然也有干部不重視或者僅注重一個方面的管理,例如偏向資金管理,導致忽視資產和資源的管理等。由于對農村三資的管理的缺乏導致認識不足及不重視,導致三資的管理中有著很大的不足,也使某些違規違紀的現象產生,影響農村經濟持續健康有利發展。
第二,制度的不健全、體制的不完善
近年來,國家制定了很多關于農村三資管理的體系制度,但依舊不全面,缺乏更準確資產保值增值制度體系,同時對于監督考核制度也存在缺乏現象,不知不覺中使得農村三資管理的難度加大。管理體制上,農村的三資管理中大部分是經營管理站主要負責,然而在實際中,農村經管站并沒有什么實質的職權,農村的資金和資產以及資源都有專門的主管部門,經管站的主要作用是協調,從上到下整個管理體制依然不完善。
第三,財務管理出現不規范等情況
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臺賬的管理存在不足和漏洞,現金管理做不到規范,賬目記錄做不到完整,已經有一些基層工作人員直接使用支出沖當收入,支出與收入不平衡均不入賬,公私不分現象存在,存在挪用公款的行為。農村資產、資源登記的過程中有著記錄不準確或者漏記的影子。還有,農村三資的管理中存在著財務公開拖延,內容不符合實際,公示財務信息偏少,公示的載體還有方式不足,賬務公開趨于形式化,種種現象的存在導致群眾認為農村三資管理不真實,干群關系不好,影響了農村三資管理整體開展進度。
第四,集體資產以及資源處置程序不完善
農村中的集體資產和資源目前主要是魚塘、山林、果園、礦產等等,村里面的主要干部在承包或者出租集體資產時,有著嚴重違規的現象。公開招標投標中有不公平不平等競爭的情況,合同制定時要素不全、條款不明確、權利與義務不公平的現象,甚至有的只是口頭協議,沒有嚴格的書面合同,如果出現安全問題,非常容易發生職權不明確的情況。更嚴重的是,有些干部利用自己的職權,對集體的決定無視,違規甚至違法處置農村的集體資產和資源,從中謀取利益,不簽訂承包合同,承包費用不收取,使農村的集體資產和共有資源流失,極其嚴重的損害了集體的利益。
第五,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農村中的集體資金和資產還有資源的處置一般是村支書或者村主任私自規劃的,甚至并沒通過村集體人員商討,還有村監委會在三資管理中未能嚴格履行自己職責,職責形同虛設,達不到監督作用,鄉鎮的經營管理站只是履行代理記賬職責其他并沒有,農村業務開支情況的真實性不可信,從而導致農村三資的管理出現各種問題例如漏報收入、私自開出單據、私用公款的現象,大大的降低了村中村民對村干部的信任。
三、解決農村三資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高度
政府相關部門應使用多種形式,持續增強農村三資管理的法律法規,加大相關政策宣傳強度,讓大部分村民以及村干部深刻認識到農村三資管理重要意義,政府還需要把農村的三資管理計入年度考核中,進一步提高村干部對農村的三資管理重視程度。
(二)完善三資管理制度,規范操作
資產的評估資源登記制度、村級委托的招標投標制度、農村三資管理的民主監管制度、干部的選拔任用制度、集體資產資源的管理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各種制度使農村三資管理進一步制度化,使三資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從而規范農村的三資管理中的操作行為。
(三)全面進行清產核資,摸清集體資產的情況
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對農村的集體資金以及資產和資源進行完全的全面的清理統計,對一些有名無實的個人資產給予沖銷處理,對那些漏記資產給予補登入賬處理,進行全面調查和盤點,一定保證各項數據的客觀準確真實,真正的搞清楚農村中集體資產的情況,要為規范三資管理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四)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全面提高相關人員的水平
為了保證農村集體的三資管理工作持續順利進行,提升一些村干部以及三資管理的人員的管理水平,通過農村的財務會計制度、三資管理制度等提高相關管理人員專業水平,提高相關人員的規范操作能力。用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學習和培訓,從而提高管理人員的依法辦事水平,并起到警示作用。
(五)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強化監督功能
想要健全并且完善村務公開制度,而且規范村務公開程序,一定要健全監督檢查體系、責任追究機制、考核獎懲,更要加強完善村務民主聽證制度。要加強基層監督的力度,使村監委的作用充分發揮。更要完善紀檢、信訪、司法等部門間的交流與聯系,使社會監督以及司法監督的作用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農村工作重要內容是農村三資管理,這關系到了農民自己的利益,是廣大群眾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當然還是有一些問題的在農民的三資管理中,這些問題約束了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從今往后的生活中務必要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使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更加完善,加強自己的學習積極參加培訓,盡力使農村三資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為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做貢獻。(作者單位為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經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