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娣 張玉婷 何美冰 許婉玲 葉海燕



據多項研究調查可知,在眾多高校食堂中,普遍存在一次性餐具外帶現象,在用餐后殘留的一次性塑料和紙質餐盒易造成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針對這個難題,我們在參考了日本超市關于一次性餐具回收,經相關加工處理后再利用得到啟發。可以由食堂進購一批可循環餐盒,學生在使用后通過簡單清理,下次去食堂時放置回收處,回收后的餐盒由后勤部再進行一次集中消毒,消毒后便可以循環使用。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外帶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環境污染問題。本文就其可行性分析、問卷調查分析、實施方法及實施意義進行了論述。
一、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可行性:
為響應國家政策,更好促進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促進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如今大學校園使用的外帶餐具多為一次性餐具,塑料餐具居多,不利于回收,對環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為了響應國家政策,減少環境污染,我們需要積極減少大學校園食堂塑料餐具外帶使用。
(二)現狀可行性:
眾所周知,在當前眾多高校中,出于各種原因學生都有打包帶到寢室或教室就餐的習慣。由研究調查結果可知,打包的主要原因如下:1.高峰期,人流擁擠;2.就餐座位不足。其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一次性塑料和紙質餐盒垃圾的積聚。過度使用塑料制品和紙質餐盒會導致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不利于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因此,減少大學校園食堂塑料餐具外帶迫在眉睫。
(三)實踐可行性:
減少塑料餐具外帶,推廣可回收餐具是我們從日本超市飯盒回收中得到的啟示。日本消費者在超市購買白色飯盒包裝的食品后,會在二次清理后回交超市再利用。日本民眾的環保意識很強,他們這種餐盒循環再利用的方式也是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體現。我們也可以仿照日本,推廣可回收餐具,鼓勵學生先自行清理,再由食堂進行統一清理消毒,繼續投入使用。既有利于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也能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四)組織可行性:
在深入了解我校食堂食物外帶的基礎上,我們深刻地感受到資源的浪費。可以由食堂進購一批可循環餐盒,學生在使用后通過簡單清理,下次去食堂時放置回收處,回收后的餐盒由后勤部再進行一次集中消毒,消毒后便可以循環使用。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外帶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環境問題。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減少環境污染,并不斷推廣,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二、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為進一步驗證此項活動的可行性,我們面向大眾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參與此次問卷調查的高校學生共有86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51人,圍繞"外帶餐盒循環再利用"主題,我們進行了14項問題調查,現分析如下:
調查結果顯示,在食堂就餐的學生有55人,占比63.95%,使用餐盒打包的人數比例幾近在食堂就餐人數的1/2。就此現象來看,大部分學生環保意識較強,很少甚至不使用食堂提供的一次性打包餐盒。而餐盒外帶回宿舍的原因中,以"食堂擁擠"和"能充分利用吃飯時間"為由的比例較高,其中因個人潔癖而選擇不使用外帶餐盒的比例最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們的"外帶餐盒循環再利用"項目的開展。
據了解,"偶爾"、"較少" 甚至"幾乎沒有"注意過外帶餐盒材質的總人數較多,"總是"注意外帶餐盒的人數比例只有27.91%,而"如何處理外帶的塑料袋和塑料盒",只有10.47%的同學選擇將塑料袋當垃圾袋循環使用,"隨手扔掉"和"扔進垃圾桶里"這兩種處理方法的比例分別為16.28%和68.6%,這無疑為一次性餐盒的回收帶來困難。我們知道,一次性餐盒難以自然降解,即便回收處理,也是耗時耗力。外帶餐盒循環再利用"主題項目的進行,有助于高校學生注意到外帶餐盒的材質使用問題和回收再利用意識,促使其積極投身于循環再利用這樣的可持續發展活動中。
針對"您對外帶塑料餐盒的使用及處理方法的了解程度"問題調查,我們得出這樣的數據:大多數人對此有一定了解,特別了解和毫無所知的人占比較小。與此同時,認為"食堂外帶塑料袋和餐盒的使用"很方便,對生活很便利"的人數最多,不過,表示"不環保,覺得沒必要"和"很擔憂,但不知道如何去做"的人數比例分別則為中等,表明大部分高校同學存在較高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對于"食堂外帶餐盒之類的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產生過憂患心理"的同學有52人,并曾嘗試過解決,但不知道如何去解決。"沒有想過那么多"的有29人,表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有5人。總體看來,過半同學產生過憂患心理。
雖然對于是否愿意接受使用循環利用后的外帶餐盒,表示"不愿意"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數比例分別為29.07%和4.65%,但仍有66.28%的同學表示愿意接受。
針對"可循環利用的外帶餐盒材質和質量要求"的調查中,50%的同學傾向于使用紙質的打包材料,也有33.72%的同學傾向于塑料材料。有74人對外帶打包餐盒質量不作過高要求,認為"越環保越好"的人數占比54.65%。
針對"現有一批可循環利用外帶餐盒,需要您在使用后加以清理,再帶回食堂統一消毒處理,您是否愿意為此出一些微博之力"的問題,有82.56%的同學表示愿意,這也為我們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支持與信心。
三、食堂可循環餐盒的具體實施方法
(一)從意識層面著手,挺高全民環保意識。加強宣傳教育,積極組織和開展普及有關“健康、環保、低碳”的活動,譬如舉辦環保知識講座,或環保創意比賽等等,增進學生的環保意識,倡導低碳生活。
(二)以資源循環再利用為目標,高舉環保大旗。通過校報等校內傳播工具加大宣傳力度,讓同學們了解循環餐具的優點。由于某些同學可能對循環餐具的清潔性產生懷疑,這也是從思想上做好準備工作。
(三)從經濟層面入手,提高一次性餐具使用費。大學生對一次性餐具的依賴性較高,且具有剛性需求,但一次性餐具對環境所造成的巨大危害讓我們不得不要求學校采取適當措施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譬如適當提高一次性餐具的收費標準,以減少大學生對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或者使用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等環保餐具作為替代。
(四)餐具循環試點。可以在校園網站上發起志愿征集,征集一定數量的志愿者之后,以他們為首批實驗對象,踐行餐具循環的具體流程。并在試行結束之后發放小禮品,并將他們的感受通過視屏的形式,更為直觀的展現給學生中,增強同感性。如有必要,可以開展二次或三次試行,讓更多人能更加直觀的感受。
(五)消毒參觀。鑒于一些學生對循環餐具的清潔性抱有懷疑,我們可以與后勤部進行溝通,在取得同意的情況下,開通綠色參觀通道,讓學生對餐具的消毒具體流程更加了解,從而增強他們對循環餐具清潔度的信心。
(六)提供清潔工具與平臺。學校為學生提供方便的清潔工具,在學校的水房及各洗手處安置洗潔劑、毛巾等工具,讓學生可隨時隨地方便清洗,有助于增強活動的可行性。
四、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使我國的環境形式變得嚴峻。習主席一直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我國近些年來一直嚴抓嚴打,強調環境保護。而食堂餐盒循環利用則是對此政策的很好響應。1.從源頭上減少樹木使用量。對一次產品需求減少,則用于只做一次性產品的樹木砍伐也將隨之減少。2.有利于減少碳排放。未被砍伐的樹木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且一次性產品需求下降,有助于減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3.垃圾填埋燃燒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后需要填埋降解或燃燒,對環境產生很大負荷。而循環餐具可以有效解決這種麻煩。食堂可循環餐盒的使用和推廣利于環境的保護,也符合現代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因當賦予實踐。(作者單位為安徽財經大學文學院)
作者簡介:陳寶娣(1997-)女,漢族,安徽蕪湖人,安徽財經大學文學院,2015級本科生
項目編號:本文屬安徽財經大學國家級創新訓練項目關于《減少大學校園食堂塑料餐具外帶使用的對策》(編號201710378321)階段性研究成果,指導老師:賀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