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瑀琦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河北保定設立雄安新區。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此舉必然為雄安新區、保定乃至京津冀紅色旅游帶來發展新契機。本文從SWOT理論視角下,分析雄本區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并為其今后的發展建言獻策。
一、紅色旅游的內涵
紅色旅游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事跡和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
二、雄安新區紅色旅游資源SWOT分析
(一)優勢
1.區位交通優勢。雄安新區規地處京津冀腹地,區位優勢明顯。自京津冀一體化提出后,京津冀區域基本形成了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設的交通設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目前雄安新區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鐘。這將為雄安新區紅色旅游提供便利條件,更有利于旅游者的進入。
2.資源優勢。雄安新區位于中國十二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之一的京津冀紅色旅游區,具有雁翎隊、容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安新縣孫犁紀念館等代表性的紅色旅游文化。雄安新區擁有豐厚的紅色文化,為本區域內紅色旅游的開發利用提供充足的資源。
(二)劣勢
1.旅游業發展緩慢。目前雄安新區的旅游產業,尚處在初步發展階段,營銷手段傳統落后,宣傳力度不大,市場資金的投入力度較小,其中目前紅色旅游的開發產品缺乏創新性。同時各景區之間存在重復建設的現象,景點欠缺保護措施,缺乏具有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旅游特色的精品項目。
2.產品缺乏吸引力。許多紅色旅游產品缺乏科學合理的包裝,沒有用更加生活化的語言、更加專業化的方式來表達,沒有將所要傳遞的革命精神與旅游結合起來。現階段雄安新區紅色旅游產品多為靜態的櫥窗展示,這種方式對于游客來說缺少參與性和體驗性。同時,對于和平時期長大的年輕人來說,目前的紅色旅游產品吸引力不足。
(三)機遇
1.雄安新區的設立。雄安新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家級新區,主要承擔的是北京 “非首都功能”,因此更多的是依靠國家資本注入。同時,國家將政傾斜政策以及調動資源對其給予支持。這將為本地區紅色旅游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全省旅游新發展。2017年9月河北省召開“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省動員大會”,會議中提出全省將優化全域旅游空間布局,打造雄安新區旅游創新發展示范區。在全省發展全域旅游的新背景下,將為雄安新區的紅色旅游提供發展新機遇。
(四)威脅
1.生態環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談到雄安新區時指出要 “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紅色旅游的發展必然要以一定的綠色旅游作為依托,而以雄安新區內現階段還有很多環境問題亟需解決,必然會給雄安新區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帶來一定的挑戰。
2.城市規劃問題。雄安新區現階段產業鏈主要以中低端的手工業為主,且城鎮化率低,經濟水平較低。這就要求雄安新區的建設,需要有整體性的規劃。而在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可能會破環當地本來的面貌,對于旅游業特別是紅色旅游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三、開發對策
(一)發揮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職能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及雄安新區設立的時代背景下,本區紅色旅游資源進一步開發利用,政府的管理與服務必不可少。政府要因地制宜開發利用本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統一規劃、科學管理、民主決策,協調好開發紅色旅游資源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統一。在本區紅色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政府要根據實際狀況制定規劃,借助本區的政策和市場優勢,科學有效的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實現雄安新區紅色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二)拓展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
雄安新區三縣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應重點開發代表性的紅色旅游資源。此外,在重點開發的基礎上,雄安新區在產品開發上應避免缺乏創意,進一步深度開發;依據紅色旅游本身的特點,使其適應市場發展,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同時應注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以及體驗式旅游方式的結合,提高游客在景區內的參與度,例如以革命故事為基礎的實景演出等。(作者單位為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法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