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博?王猛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日益繁榮,公募基金也隨之成立并逐漸成長壯大起來,公募基金已成為我國證券市場中最具影響力的機構投資者之一。截至2017年末我國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1.6萬億元。但是我國公募基金不可避免地要承受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以及伴隨而來的風險。而且從現實看,我國的公募基金在構建投資組合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此研究公募基金風險承擔與投資績效間的關系極具現實意義。
一、我國公募基金現狀分析
公募基金的不斷發展壯大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運行效率;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市場的繁榮也豐富了個人投資者管理自身財富的投資渠道。在我國,公募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包括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對于以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為主要投資方向的公募基金,其投資收益主要依賴于市場均衡利率水平,因此它們的投資風險小且確定。對于以股票等權益性資產為投資對象的公募基金,其投資業績可能因為投資對象價格的巨幅波動而產生較大的投資損益。公募基金可以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從投資對象看,公募基金可以分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性基金以及QDII基金等。
總體上看,2005—2016年我國公募基金發行總數與發行份額都呈現出穩步増長的趨勢,2005年全年公募基金發行總數為55只,截至2016年年末,國內108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9.16萬億元,按照基金的不同投資類型進行分類后,從新發行基金的發行份額占比看,混合型基金占比最高平均為39.45%,高于股票型基金的平均13.39%、債券型基金的平均24.77%、貨幣型基金的平均21.63%和QDII基金的平均5.65%。
二、公募基金風險承擔與投資績效相互關系
隨著基金業績評價體系的完善,公募基金的管理費收入、基金經理的職業升遷都與基金的業績表現緊密相關。在現有制度設計下,公募基金的收入全部來源于含理費而不是投資收益的分成。一是好的投資績效意味著較高的投資收益,有助于資產規模內生性增長從而增加管理費收入;二是好的投資績效意味著較好的市場形象,有助于吸引増量資金流入從而增加管理費收入。
因此投資績效往往是影響公募基金風險水平、風險偏好、風險調整行為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從基金經理個人職業發展的角度看,基金經理所管理公募基金的業績表現將直接決定其是否能夠獲得升遷機會,如果基金投資績效不佳,基金經理則面臨調離崗位的風險,甚至有可能被解雇。因此公募基金承擔投資風險、制定風險策略、調整投資組合的過程中,其最終目的都在于通過合理承擔投資組合的風險來獲取更好的業績表現從而實現公募基金整體利益和基金經理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三、當前我國公募基金風險承擔與投資績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市場機制還不成熟
我國公募基金行業還遠遠稱不上成熟,過度投機、風險策略失當等投資缺陷仍然較為嚴重,而公募基金行業的不成熟是和自身績效評價體系、監管體系、基金管理人、基金經理以及投資者等多方共同造成的不成熟造成的。
(二)過多重視業績,投機傾向嚴重
我國資本市場中的普通投資者選購公募基金最關注的是基金的收益率水平,特別是原始收益率水平,此外公募基金經理業績排名和明星基金經理的宣傳效應對投資者的選擇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同時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對于短期收益的偏好和追逐,整個資本市場對公募基金短期投資績效過分關注而對長期績效的關注度不足。這容易造成公募基金在投資過程中仍然存在盲目増加風險等弊病,顯然單純的行政干預并不能夠有效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三)法律機制依然不健全
從法律法規上保障其合法利益與訴求并將其納入到現有的證券監管體系中陽光私募基金等機構由于出現較晚,規模較小,在我國并沒有被市場正式承認。但是并沒有類似《基金法》的法律保障,合法性上仍存在盲點。
(四)人才匱乏
我國公募基金投資業績的好壞越來越依賴于基金經理的投資經驗和其從業經驗的專業化程度,但是年齡和專業程度較高的基金經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過度自信的問題。同時,在相關人才機制建設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相關人才的匱乏。
四、公募基金風險承擔與投資績效的對策研究
(一)淡化唯業績論評價體系
改變和淡化唯業績論的基金評價體系是改善基金過度投機行為的有效手段,在基金的業績評價體系中應當逐漸加強投資風險承擔的觀測和掲示,并在投資者中進行有效宣傳。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管理層應更關注公募基金經理的風險管理情況,加強對出現短期過度投機行為的公募基金的監管力度。
2.應提高公募基金績效評價中的長期績效評價所占比重,對明星經理的宣傳要考慮風險因素和長期投資績效。
3.應加強公募基金風險提示并對短期惡意投機的基金公開批評。
(二)完善公募基金監管體系
1.減少行政干預。應當減少對公募基金在投資策略、最低持倉水平、投資工具選取等方面的行政干預,這樣做既能提高公募基金的擇時能力將其與公募基金優秀的擇股能力結合起來揚長避短更好地為投資者服務。又能夠還原公募基金以投資工具的市場角色,鼓勵公募基金在資本市場中與其他各類型投資者展開競爭。
2.加強對公募基金具體交易行為的監管力度。公募基金由于體量巨大,牽涉投資者范圍極廣,公募基金和投資者間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的委托一代理關系,因此在現有的行政干預體系下,公募基金對投資者利益的損害更多地體現在日常的交易行為中,需要加強對公募基金在交易行為、風險策略等方面的監管能夠有效地降低公募基金非理性的投資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3.進一步鼓勵資本市場投資主體多元化。一是給予陽光私募基金等機構平等市場地位,陽光私募基金由于其投資范圍、投資標的、投資策略的高度機密性和隨意性,如果監管不力更容易造成市場的異常波動。二是改進公募基金激勵機制,鼓勵公私募基金間相互交流學習。相比私募基金來說,公募基金必須改進自身的激勵機制,以報酬、制度及其他優勢改變人才流失的現象。另外,公募基金主動接納一些優秀的陽光私募基金經理轉投至公募基金,從而將公募基金人才單向流失的局面改變為公私募基金的雙向人才互動。
(三)重視提高基金經理的實務經驗和水平
1.應更加重視基金經理經驗積累。對于公募基金經理來說,投資經驗更多地需要靠時間的積累,短期無法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對于投研類工作或工作經驗卻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在較短時間內獲得的,因此公募基金經理應該有意識地獲得投研崗位的工作經驗或參與投研類崗位的工作,送樣才能夠更好、更快地獲得有效的實踐經驗。
2.重視基金經理的投資經驗和升遷經歷。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基金經理是影響公募基金選擇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那么投資者對于基金經理的關注應當集中于投資經驗和升遷經歷兩個方面。一般來說,掌管某只基金越久,投資經驗越豐富的基金經理更容易制定較為從容的投資策略,短期業績壓力較小,也更容易取得較好的投資業績。另外升遷背景專業,擔任過研究員等與投資直接相關的研究型崗位的基金經理也更容易取得較好的投資業績。
(四)加強對公募基金投資業績與策略的調整
在市場出現周期轉換的窗口期,投資者應當根據當時的市場情況采用不同的基金持有策略。同時結合實際的市場行情,對公募基金投資業績的考核進行適當的調整。(作者單位為中央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