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敵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進入了發展的新常態,在新常態下,各個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國家發布了一些列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此來降低企業的稅負,減少企業納稅成本。本文從納稅籌劃概述入手,接著闡述了納稅籌劃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總結了納稅籌劃在企業中的應用對策,希望對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有所幫助。
一、納稅籌劃概述
稅收籌劃指的是是在生產經營管理中或者投資、收入分配、籌資中利用一定的方法和謀略提前進行的合理籌劃,可以減少納稅環節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在市場經濟中,納稅籌劃工作被大多數企業所重視。但是企業在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的時候不違反稅法規定,必須確保依法辦事,對企業的經營業務活動進行提前謀劃和安排,納稅籌劃工作開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減輕納稅人的稅收負擔,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二、納稅籌劃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會采取一些措施來維護自身的利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在現代企業經營活動之中開展納稅籌劃工作可以有效的規避納稅風險,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以達到降低企業稅負的目的,納稅籌劃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如下:
(一)通過納稅籌劃可以降低納稅成本
納稅成本是企業重要經營成本之一,想要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合理用納稅籌劃達到降低納稅成本的目的。首先,隨著我國稅法體系的不斷健全,營改增等各種稅收政策的改革和稅率的降低對企業均是一些利好的消息,企業在納稅管理工作中需要進行提出安排,選擇最佳的稅收方案來減少納稅環節少納稅。其次,稅收杠桿屬于經濟杠桿之一,只有選擇合理的納稅籌劃,才能夠順應國家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在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國家也在開展經濟結構調整,出臺了相應的減稅、免稅政策,以此確保宏觀調控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企業需要了解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確保納稅籌劃工作的有序開展,強化稅收杠桿作用的應用,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最后,隨著材料、人工成本的不斷增長,企業收入、利潤指標在降低,企業必須加強內部管理來降低成本,包括納稅成本的降低等等,來尋找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使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下去。
(二)通過納稅籌劃可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好的納稅籌劃方案需要依托財務人員對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的了解,不斷提升納稅人員的納稅意識,自覺學習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密切關注稅收變動掌握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變化,通過定期開展會議與學習的方式,實現納稅籌劃意識的提升。納稅籌劃能夠決策、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促使其投資、經營活動更加合理化、科學化,以此確保財務、經營活動的有序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可促使企業會計核算、財務管理更加規范,企業在納稅籌劃方案設計中,需要將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為最終目的,并不斷完善會計核算方式,確保納稅籌劃方案實施的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應用中納稅籌劃對會計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會計人員具備熟悉會計準則、制度,還需要掌握熟悉國家的相關稅收政策、法規,以此實現財務總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 企業價值納稅籌劃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稅收本身具有無償性的特點,不管稅收合理與否,就企業而言,均會造成利益損失。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主體利益觀念也在不斷增加,在不違規的情況,充分應用稅收優惠政策享受稅收優惠降低納稅成本。隨著國家對稅收體制的不斷完善,納稅籌劃是現代企業的必然選擇。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企業在運行中更注重自主化、獨立化,最大限度維護自身的經濟效益。企業在納稅籌劃應用中,不僅需要遵循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納稅,還需要明確選擇納稅籌劃,切實維護企業的利益。
三、納稅籌劃在企業中的應用對策
現代企業在納稅籌劃工作開展中,需要不斷強化法制觀念,循序漸進,切忌從片面性角度出發去理解稅法。依據實際情況,利用稅收籌劃方案,發揮出節稅效果,納稅籌劃在企業中的應用對策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提升納稅籌劃風險意識
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中,需要參照相應的法律法規,不斷強化自身的法制意識,要綜合考慮稅收籌劃的風險,開展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策。由于納稅人均是在經濟行為發生之前安排稅務籌劃工作,帶來的利益并非絕對的數字,只是一個估算值。在復制經濟環境下,納稅籌劃中考慮不夠全面,可能會導致一些非主觀事件的發生,進而導致在稅收籌劃工作中會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嚴重影響著稅收籌劃工作的科學性。只有樹立良好的納稅籌劃風險意識,才能夠確保納稅籌劃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二)精準掌握稅法政策應用
想要確保納稅籌劃工作的有序開展,必須要分析企業的運營方式、納稅種類,掌握稅收籌劃方案中的關鍵點來設計籌劃方案。相關財務人員必須要全面了解與納稅籌劃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案例,掌握相應的稅法規定,確保納稅籌劃的合法性,進而確保稅收籌劃工作的有序開展。通過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對納稅籌劃方案進行對比分析,才能夠確保籌劃方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達到節約稅金的目的。
(三)加強與稅務部門之間溝通
由于納稅籌劃活動是在稅法的邊界線上開展運作,因此,企業必須要加強與稅務部門之間的溝通,按照稅務部門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對策。由于稅收征收標準在各個區域內的差別較大,納稅籌劃人員很難精準全面掌握稅收政策,稅務部門本身有著自主裁決權,因此,稅務籌劃人員需要密切關注當地征收方式、征收特點的變化。納稅籌劃行為的目的是為了讓稅務部門承認籌劃方案的合理性。納稅籌劃只有獲得稅務機關的認可,才能夠履行相應的義務與職責,將納稅籌劃結果轉化為企業的利益。
(四) 納稅籌劃重視成本效益
近幾年,納稅籌劃被更多的企業所利用,雖說在理論上納稅籌劃可以減輕企業的負擔,但實際應用中操作性不強。通過分析能夠發現,納稅籌劃失敗的原因在于與成本效益原則不符。納稅籌劃本身屬于財務管理中的一種管理方式,因此需要服從財務管理效益最大化原則,確保納稅籌劃的目的得以實現。比如:在財務杠桿應用中存在風險,隨著負債比率的提高,納稅人的財務風險以及融資成本也必然隨之增加。這種情況下一旦負債利息率超過息稅前全部利潤率時,就會出現負的資金效應,所有者權益利潤率會隨著負債比例的升高而下降,因此企業在開展納稅籌劃的時候應當綜合考慮成本效率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經濟起步較晚,稅種多,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納稅成本。企業只有開展納稅籌劃,才能夠促使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中,企業必須要結合自身內部環境的變化和國家的稅收政策的變化來制定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來降低納稅成本和風險,實現企業經濟價值最大化的目標。(作者單位為九州信通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