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舉
當前,世界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有經濟學家將本階段經濟發展狀況稱之為“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為了確保各項業務能夠順利地實施,避免存在欺詐行為以及落實經營管理目標,據此而制定的實施方案,則可稱為“企業內部控制”。構建內部控制體系,能夠很好地保障企業經濟管理水平,促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而且在企業的實際發展過程當中,為企業的財產安全撐起了“保護傘”,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但是,當前時期下,市場環境變化多端、復雜多樣,競爭也隨之而不斷增大,各個企業均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發展所面臨的外部環境,與企業的內部控制之間的有機協調是密不可分的。同時,企業內控也是企業管理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唯有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才可以促使企業的發展得到很好地保障。
一、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功能分析
(一)完整性
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功能主要表現在如下2個方面的內容:①控制的整體性;②控制的部分性。整體性是不管企業在生產還是在實際經營過程當中,其中的控制均可以在完整的流程中開展,也就是:可以開展全過程的控制;部分性則主要表現在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當中,它的控制主要貫穿了企業的實際發展需要。
(二)合理性
對于企業內部控制而言,內控方案的制定需要滿足企業規劃及其所制定的方案執行的有效性,更加合理地對資源進行配置,規避存在資源浪費的現象,導致企業成本水平上升。所以說,應該將企業內部控制的合理性進行充分地挖掘。
(三)有效性
制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要要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而且還應該注意不能與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相違背,需要有效確保企業的經營效率與水平。此外,企業在對經營以及生產相關的規劃與設計過程當中,需將實施的效率加以突出,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企業整體效益水平。
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高度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本夠
根據實際發展現狀而言,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有很大一部分的企業管理者主要聚焦于擴大企業經營規模以及經濟效益水平方面,對內部控制的認識水平十分低下,某些企業的工作人員僅僅是將內部控制工作歸屬于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與自身并無任何關系,也沒有投入到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此外,從企業內控的環境而言,企業內部控制環境較為寬松,某些企業采取的是行政指揮的途徑,從而使得內部管理制度以及方法顯得不嚴謹和不規范。
(二)企業內控制度存在諸多缺陷和不足之處
隨著現代化企業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很大一部分企業均可以意識到構建內控對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意義,但是并未形成一定的成功經驗,從而使得企業內控制度構建得并不規范、完善,而且還存在諸多科學性,執行水平普遍不高。從企業的角度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盈利,所以說在內控構建過程當中,其利益因素非常多,很多企業均對財務的內控給予高度地重視,而對企業的自身管理制度以及企業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等方面的控制完全忽略了,形成了企業的內控僅僅流于一種形式,卻不能真正地進行執行,不能真正地為企業管理所服務。
(三)企業的內控運行監督存在較多的問題及不足之處
對于我國大部分企業鱷魚肉,雖然均將企業內部控制融入至企業的各項管理過程當中,且成立了屬于企業專門的內部審查機構的設施。但是,在構建內部控制的前提條件下,相關的監督作用并未能真正地落實到位,諸多企業的內部監督與審計僅僅屬于形式上的存在,并未很好地發揮其應有的效果。而發生此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企業的監督管理部門不能在企業內部單獨存在,很多均與其他業務部門之間存在較大的關系,監督工作的全面開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其支持力量也存在較大的短板。(2)監督范圍方面的問題。上述已經提及:很多企業均過分地關注企業財務方面的控制,而且監督也是同樣,只是關注的是重企業財務的監督,而完全忽視了企業內部管理與規范化制度的監督效果,并無法真正地發揮相應的監督效果。
三、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解決對策
(一)強化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度
針對當前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不足方面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強化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這是由于先進的內部控制管理意識是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所以說:對于企業的所有員工而言,均應該樹立牢固的內控管理意識。具體可從如下兩個方面實施:①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清楚地意識到內控工作的重要價值和作用,主動地對內控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然后將其用于實踐工作之中;②也應該注重對企業的管理層,尤其是領導者進行培訓教育,讓全體員工能夠意識到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并以實際心動積極地融入至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當中,從而實現全員參與的局面。
(二)不斷促使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加以完善
企業的發展與全體員工的努力以及參與是密不可分的,應該注意建設相關的激勵政策,將員工的日常生活與工作能力與其薪資掛鉤,使其能夠明確工作態度,然后逐漸在良好的競爭環境之中培養自身的素質以及工作水平,以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來面對各項工作任務。可運用管理層股票或者期權等方面的行為,讓管理層以及員工均可以積極地去面對工作,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在對相關激勵政策進行制定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將相關政策加以落實,強化責任制度,讓員工意識到責任對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內部控制方面的作用,有效控制以及監督企業的內控制度。
(三)強化企業風險評估,牢樹內控風險意識
由前所述可以得知,某些企業并未形成風險意識,也未構建一套完整的風險控制機制。所以,為了有效規避企業內控中存在的各種風險,應該強化內控風險意識的形成,積極的采取相應的方法,強化對企業進行內部控制,不斷構建以及完善企業內控評估機制,應注意在企業內部專門設置評估機構,應該注意對企業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風險評估,從而為企業決策者制定決策提供一定的依據與參考。此外,企業除了開展預防以及分析經營風險之外,還應該采取風險轉嫁機制,那么這樣就能夠很好地規避當財務風險不能預防時。為了有效降低財務風險所產生額損失,所以,應該積極地運用這一機制。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積極發展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諸如:高度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本夠、企業內控制度存在諸多缺陷和不足之處、企業的內控運行監督存在較多的問題及不足之處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企業的內控工作產生極大不利作用。對此,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對企業內控工作加以優化。(作者單位為河南大河全媒體廣告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