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凱
根據社會相關調查發現,在企業用人過程中勞資矛盾與糾紛問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而勞資矛盾與糾紛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勞資雙方權益之間產生矛盾,對企業在今后的經營與發展過程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為此,為了兼顧各方的利益關系,并對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化解勞動關系的矛盾與糾紛問題,不僅是社會穩定發展的需要,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在新時期背景環境下,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也更加注重和諧勞動關系的塑造,本文首先對于引發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問題的原因進行簡單分析,進而對于化解勞動關系矛盾與糾紛問題的解決對策進行探討,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和諧社會提供依據。
一、引發勞動關系矛盾糾紛的原因
(一)拖欠工資問題。當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市場競爭激烈,而一些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困難,資金周轉不利,從而導致出現拖欠工資、欠繳社保等問題,而這種現象容易引發大量群體矛盾與勞資糾紛問題。此外,部分非公有制企業在工資支付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工資支付標準和最低工資規定,支付行為不規范,或者出現隨意克扣員工工資的現象,壓制員工工資,從而引發企業員工產生不滿,進而導致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問題產生。
(二)勞動者維權困難。當前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處于弱勢的社會地位,當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遭受損害后,因害怕被解雇,失去工作,大多數勞動者都會選擇忍氣吞聲,只有在發生工傷事故而無法得到合法權益時才會對企業行為進行訴訟或上訪,如果政府相關部門不能解決其訴求則會發生過激行為。此外,部分企業工會中盡管選出了有職工代表,但由于相當一部分職工缺乏勞動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在與企業平等協商的過程中又缺乏談判能力,從而導致涉及到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問題難以有效解決。
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糾紛的對策
在新形勢背景環境下,積極化解勞動關系矛盾與勞資糾紛問題,并對雙方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兼顧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就需要建立科學的應急機制,對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問題化解的對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內部應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從根本上來預防或是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糾紛的產生與發展,企業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的建立過程中應通過多種方式,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作用,加強企業工會建設,建立健全工會組織形式,并明確工會指定負責人,確保在企業管理層與企業職工之間工會可以發揮橋梁作用,進行順利溝通。因此工會組成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與專業知識,并獲得職工群體與企業組織的信任。
(二)實施工資保證金制度。對于曾經有欠薪記錄的企業都需要在勞動保障部門制定銀行設立專戶,對工資保證金預存,用于保障工資支付專項,并由勞動保障部門來對工資保障金的使用進行監督,在未經勞動部門批準的情況下不可動用保證金。
(三)建立健全欠薪應急保障制度。在企業破產、倒閉、經營不善、經營者逃匿等緊急情況下,導致未能對企業員工如期支付的勞動報酬,欠薪應急保障金可以先行墊付,從而解決勞動者的工資問題,確保社會穩定。而欠薪應急保障金應由當地政府財政部門所承擔。當政府部門在墊付企業應付工資外,在地區法院對于企業中的資產進行依法處置變現后,應當對欠薪應急保障金進行返還。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社會勞動關系矛盾糾紛案件頻頻發生,而這一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穩定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由于勞動者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維權工作十分困難,為了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對于勞動者維權工作高度重視。為了加強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障,就需要對于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問題通過多種調節方式來進行化解,確保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在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問題的處理過程中需要注重案前調解、事前預防等,并建立健全的應急處置機制,緩解勞動雙方的矛盾問題。(作者單位為中原油田行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