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娟
一、勝任力模型在特色應用型商務英語專業崗位中的價值分析
(一)為構建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培訓體系提供了理論指導
勝任力模型是人力資源角度的概念,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探討培訓活動的具體展開就需要強調學習個體、培訓活動內容、培訓活動組織三個方面的有機協調。勝任力模型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體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相通的。它們在學習過程中都關注了學習個體對學習活動的主觀能動意識和主體地位,學生在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培訓中的表現,將會被教師記錄下來并運用勝任力模型進行分析,從而判斷學生現階段商務英語專業水平是否能夠勝任企業職務的需求,在明確了差距后,幫助學生找準努力方向,這將為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培訓體系的有效構建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使得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培訓更具針對性
從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素質能力現狀來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面臨著工作能力上的不足即“勝任力”不足的現狀。而相應的師資素養培訓又不能針對性地展開,商務英語專業人員的能力難以得到較有成效的提升。參照上述兩種勝任力模型核心指標的思路,以指標權重為參考,一方面高校能夠根據商務英語專業人員的實際素養需要針對性組織和展開有關培訓活動;另一方面對商務英語專業人員能力的培養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這樣就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創造了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其專業學習動力,并在這一過程中使個人專業能力進一步向企業用人需求靠攏。
(三)勝任力模型能夠為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培訓提供反饋
以往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教師多數情況下都是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期末測評成績來反饋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由于反饋周期較長,很難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而基于勝任力模型,教師可以以企業對于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作為參考,動態的對比學生專業水平與企業需求的差距,在不斷的反饋、訓練過程中,實現了學生商務英語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另外,通過勝任力模型反饋的信息,還可以幫助英語教師及時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也有一定幫助。
二、勝任力模型在商務英語專業崗位中的應用
(一)設計培訓計劃
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培訓,要求教師綜合考慮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并且根據這些計劃實現從“教什么”向“怎么教”的轉變。這樣一來,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學生的學習訴求,從而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從整體上看,培訓計劃應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基本素質培訓、專業素質培訓和職業能力培訓,這三方面的培訓內容依次遞進,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提高商務英語專業崗位的勝任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每完成一個階段的培訓目標,需要由教師借助于勝任力模型中的相關標準對學生進行檢查,在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能夠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選擇培訓方式
根據不同的分類條件,現階段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培訓的方式分為多種,例如根據是否在職分為崗前培訓、在崗培訓;根據培訓時間長短分為短期培訓、長期培訓;根據培訓方式分為理論培訓和實踐培訓等。教師采用不同的培訓方式,所要達到的培訓效果也存在很大差異。以在校本科生為例,在開展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培訓時,一方面要結合在校學生商務英語的實際水平,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和選擇高效的培訓方式,另一方面有要結合勝任力模型,關注市場用人單位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招聘需求。只有綜合這些因素選擇培訓方式,才能使本科生經過培訓后符合企業用人需要。
(三)評估培訓效果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培訓任務后,教師還應當基于勝任力模型對學生課堂的表現做出一個客觀、中肯的評價,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商務英語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又可以對照本專業崗位的技能要求,明確今后個人需要努力的方向,這對于提高專業教學質量也起到了幫助。在進行培訓效果評估時,教師也應當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綜合學生日常培訓的表現情況以及最終的測評成績,得出一個綜合的評估結果。最后對照企業商務英語專業崗位的任職要求,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達標。
三、結語
應用型本科高校應當以向社會輸送精緊缺的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辦學目標,在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培訓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要注意結合現階段市場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專業崗位培訓,可以將教學內容與人才需求結合起來,了解學生是否勝任企業專業崗位的任職需要,進而針對學生的弱項進行針對性提升,使學生能夠順利就業。(作者單位為哈爾濱學院)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基于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的商務英語專業崗位勝任力模型理論研究",課題編號:GBC121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