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晶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深入推行,與沿線國家經濟往來不斷加強,出口不斷增長,出口產品技術含量、附加值不斷提高,我國民營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以技術、品牌、質量、尤其是以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正在形成。與此同時,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諸多外貿企業憑借跨境電商環節少、成本小、門檻低的優勢,紛紛轉型開始利用電商平臺進行對外貿易,使得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復合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供不應求。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推行,為我國對外貿易新一輪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機遇,同時也對外貿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下。具備較強跨文化交際和服務意識,能熟練運用跨境平臺進行對外貿易的新型外貿人才成為對外貿易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加強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新型外貿人才的跨文化服務意識
(一)加強職業規劃,明確就業目標
職業規劃是一個人前進、發展的重要指導。大學生,尤其是剛剛入校的大學生做好個人職業規劃,能夠有助于及早地確立人生和職業的奮斗目標,從而為個人職業目標的實現作出針對性的學習和提升。在新業態背景下,對于對外貿易相關專業的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的指導尤為重要。高校應對學生做好專業和就業介紹、引導,結合對外貿易行業現狀以及人才需求對其做好職業規劃的指導,讓其明確對外貿易對人才的需求,明確工作崗位的具體要求,結合自身世界制定出個人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
(二)了解文化差異,提高自身修養
對外貿易事實上是一種跨境交易,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日趨頻繁。在日常教學中,引入這些國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案例,讓學生充分了解這些國家的文化特點、明確與我國文化之間的差異的同時逐步提升自身職業修養,為今后實際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際和服務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促進語言運用,提升工作效率
在對外貿易中,語言的溝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結合目的語的社會和文化特點,通過設置對外貿易活動的任務載體,引導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增強主體意識,提高學生語言應用的合理性、準確性,逐步提升學生職業行動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今后實際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加強跨境平臺運用技能的提升,增強新型外貿人才的實踐技能
(一)優化專業課程結構
隨著 “互聯網+”時代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跨境電商平臺來推動對外業務的發展,需既懂國際貿易又懂電子商務,同時具有熟練的外語溝通能力的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需求旺盛。目前,對外貿易相關專業的課程結構已經無法滿足新型外貿人才培養的需求,高校要根據社會需求,及時進行課程結構的調整。首先,在課程設置上,可以增設跨境電商操作實務,讓學生系統了解常見跨境平臺的操作;其次,可以在商務英語課程中增加跨境電子商務英語的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開設網絡營銷、網頁設計等選修課程。通過課程結構的優化,提升學生對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的深入了解。
(二)加強校內實訓環節
結合新型外貿人才技能需求,加強跨境電商操作的實踐能力培養,進一步改革實訓環節的教學。首先,在教學中引入常見跨境平臺如:速賣通、wish等,通過平臺的實踐操作,提升學生跨境電子商務操作能力;其次,進一步改善校內實訓條件,建立跨境電商實訓室,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工作氛圍;第三、按照跨境電商的工作流程,結合跨境電子商務能力要求和知識要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以小組合的方式,以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真實業務為載體來設計實訓項目。
(三)加強校企合作
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學校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和跨境電商企業合作。目前,這類企業很多,對人才需求也頗為旺盛。在雙贏的前提下,學校可以創新校企合作形式,在教學中切實引入企業資源。由企業提供產品,以跨境電商實訓室為依托,通過速賣通、wish等平臺開展真實的業務操作,由校企雙方共同指派人員指導,讓學生在真實的業務環境中學習和鍛煉,掌握操作細節和操作技巧,在實戰中提升職業技能。(作者單位為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課題《基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需求與培養研究》論文。(課題編號2016C2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