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愛霞
農村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構成之一,不僅對農村經濟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也有著同樣重要作用。作為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財務管理工作,其發展制度是否合理優化,最終將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中的財務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建設提供穩定動力和保障。由此,文章將重點探究該如何優化農村集體經濟中的財務管理體系。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的集體經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與此同時,農村集體經濟建設過程中,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客觀問題,這會增加了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風險。因此,必須要正是農村集體經濟建設過程中,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財務管理體系。從而不斷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水平,促進農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
二、探究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常態問題
(一)農村集體經濟中財務管理意識落后
一直以來,我國廣大農村在進行集體經濟建設過程中,過于注重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因此,往往忽視了一些基礎性工作的建設。很多農村集體經濟建設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缺少有效的支持。在實際工作中,農村集體經濟在財務管理上,無論是在相關基礎保障還是在人員配置方面的投入力度都是遠遠不夠的,致使農村集體經濟在財務管理工作上問題頻出。
(二)農村集體經濟中財務管理人才匱乏
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離不開財務人才的參與與支持。但是受經濟及基礎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很多財務方面的專業人才,都不愿意投身到農村工作。其次:很多農村在集體經濟建設過程中,由于對財務管理缺少有效的重視,所以其對財務管理人才的重視程度也是不夠的,甚至在有些農村地區,財務管理人員都是由村委會內部其他工作人員來兼職完成的。由于財務管理人員能力素質達不到要求,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機制混亂,嚴重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展開。
(三)農村集體經濟中財務管理監管機制不健全
任何工作其都需要一定的內部或者外部監督來進行約束和管理,農村集體經濟在財務管理體系構建中,也離不開有效的監督。如果脫離了對其的監督,將會使集體經濟存在嚴重的財務風險,從而影響到其的發展及規劃。由于我國農村實行的是村民自治體制,因此在對農村集體經濟進行財務監督中,主要是通過內部村民監督來完成,而村民卻對此沒有充分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四)農村集體經濟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完善
如今,信息化的財務管理已經逐漸成為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本質需求。但是,在廣大農村集體經濟建設過程中,對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嚴重滯后的,首先:農村集體經濟沒有將信息化的財務管理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在實際工作中仍然采用傳統的工作方式。其次:農村集體經濟對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投入力度不足。最后:并沒有有針對性的建立起完備的信息化財務管理安全體系。
三、探究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體系的優化方法
(一)加強意識,建立完備的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機制
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體系的優化首先要從意識上做起,不斷提高村組織及村民對優化財務管理體系的認識,讓村全員參與到財務管理工作中來,逐漸改變以往集體經濟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強對財務監管體系、財務考核體系等得構建,通過這些方法全面保障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的開展。
(二)創建一流的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人才隊伍
農村集體經濟在實際的建設中,要不斷強化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能力培養,定期的對財務人員進行財務工作的提到培訓。其次,農村集體經濟建設中,還要不斷強化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農村面貌,這樣有利于改變財務管理人才對農村的固有看法,有利于吸更多的財務管理人才加入到農村集體經濟建設中來,實現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對人才的需求。
(三)發揮村民的力量,建立健全財務監管機制
農村村民自治,是社會主義社會獨有的體制,村民依法對村委會的工作具有知情權和監督權,因此,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是要受到村民監督的。所以,想要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不斷提高村民的參與性,通過村民來有效監督村集體經濟財務。加強對集體經濟財務的信息披露。這樣有利于防止一些農村村民領導以權謀私的情況發生,讓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狀況呈現在村民的監督之下,不僅保障了村民對村集體經濟財務信息的參與和監管權力,更重要是有利于農村陽光財務的發展。
(四)健全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體系
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發展,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持,因此,農村集體經濟財務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保障信息化財務管理的有序進行。其次: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信息安全體系,保障農村集體經濟財務數據的安全,降低財務風險。
四、結語
通過文章對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體系優化建議的探究,希望可以對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的科學發展提供幫助。(作者單位為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