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功慧 蘇泊文
農業認養作為農業發展經營的新模式,不僅給農村帶來了客流、信息流、資金流,也徹底解決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難以增收的核心問題,讓農民在發展農業中尋找到了一條致富新路,同時農業認養公司也可以通過“農業認養+互聯網”新模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網絡營銷,以便于將農副產品推向更多的市場,從而增加農民收入。但是農業認養的主要形式至今沒有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體現。很多初嘗農業認養模式的經營者最終選擇關門或者轉變模式,難以在農業認養模式上走的更遠。為了深刻地認識農業認養模式,筆者對合肥市進行調研分析,希望通過調查了解合肥市農業認養模式的發展現狀,為即將或者已經選擇該經營模式的企業或者個體提供一定理論建議。
一、合肥市農業認養模式現狀分析
(一)農業認養模式發展現狀
合肥市很多初嘗農業認養模式的經營者沒有認清農業認養的實質,生搬硬套經營模式,忽視了地方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沒有按照市場的要求深挖資源的特色和價值,甚至沒有認清客戶的實際需求,一味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從而導致游客感覺不到鄉村的特色體驗,沒有滿足到客戶的需求,沒有自己的特色僅陷在農家樂、采摘園這些產品項目上停滯不前,最終難以持續經營。
(二)市民對農業認養的需求狀況
調查中,有44%的市民表示對于農業認養模式參與意愿一般,有48%的市民表示愿意,甚至非常愿意參與該模式,該模式在合肥市有一定的需求市場,有一定的推廣意義,同時不同年齡段對農業認養的參與度也不相同,70后參與意愿最強,其次是80后。00后、90后群體。
(三)認養形式選擇傾向性
市民認養渠道及體驗方式調查結果中,60%的市民的認養形式更傾向于網絡認養和實地認養相結合,31%的市民只選擇了實地認養,9%的市民只選擇網絡認養,可以看出合肥市民在農業認養時,對網絡認養具有一定需求,同時網絡認養與實地認養兩者相結合將是農業人模式有效運營的一種趨勢。
(四)認養產品選擇傾向性
在認養產品調查中,瓜果蔬菜需求509次,占總體選擇23%,其次花卉需求373次,占17%。從整體上看,調查人群都傾向瓜果蔬菜,其次是花卉,因此企業可加大這兩種作物的種類與數量。
二、農業認養模式發展建議
(一)目標顧客確定
在所有年齡段中,70后參與意愿最強,其次是80后。00后、90后群體傾向成本不高的認養產品,這部分人群帶來的利潤可能不高;而80后人群有一定的收入能力,忙碌的都市生活讓他們向往接近自然的生活體驗,有較高的意愿去體驗農業認養模式,這部分人群具有的市場潛力要大于90后和00后。而70后作為參與意愿最高的群體,工齡比80后長,具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收入能力較強,這部分人群有較大市場潛力,相比較于80后市場潛力更大。因此,建議70后作為主要目標客戶人群,80后為次要目標人群。
(二)雙向認養渠道
建議線上線下市場同時開發,相互帶動。一方面,線上認養APP,方便時間上不方便的人群和追求流行趨勢的人群,APP上設有認養產品展覽區、產品銷售區、產品監管區,以及討論區,在APP中不僅可以討論、交流認養經驗,還可以在線掌握認養產品成長狀況,甚至可以在線出售認養產品;另一方便,線下做好宣傳,可以在合肥各個區設置站點用于銷售農產品和宣傳企業認養模式,定期邀請市民參加舉辦的體驗節日,帶動市民的認養與消費欲望。
(三)結合目標客戶的認養偏好,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
主要目標客戶是70后,而這部分客戶傾向的前三項體驗活動是采摘、食品加工、攝影繪畫,次要目標客戶80后傾向的前四項體驗活動是采摘、食品加工、盆景、攝影繪畫,因此企業可以增設季節性的瓜果蔬菜采摘節,增設DIY廚房,DIY紀念品制作工作室,提供攝影繪畫工具,讓消費者體驗采摘活動的樂趣同時,也可以加工食品,制作紀念品等服務,讓認養者體驗一站式服務,體驗過一次后,深刻難忘,還會再來。
三、結語
本次調研中得到各個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得出市民的不同基本特征對農業認養行為的選擇不同,針對以上調查分析結果,得到一些結論,希望這些思考可以為企業進入合肥市場,在市場定位、產品確定、價格確定以及營銷渠道等方面有所幫助。(作者單位為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數據挖掘的安徽省農村電商物流配送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8XJSK06);安徽省質量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項目編號:2016zy027);安徽省質量工程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示范項目《物流概論》(項目編號:2016mooc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