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浩
水利經濟是我國經濟實力的一部分,水利經濟的發展不僅是水利事業發展的基石,還是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條件。水利經濟的發展要與時俱進,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創新,科學合理的利用水利資源。本文主要闡明講述新形勢下我國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和現階段水里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可以促進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措施。
一、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水利經濟的健康發展既是促進水利事業發展進步的前提,又是社會經濟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可持續發展理念就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獲得了人民群眾的積極響應,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現階段中,我國的水資源短缺情況和水資源污染日益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困境,促進水利事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推出了眾多相關政策來進一步推動水利事業發展。努力推進新時期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還確保了水利經濟與社會經濟保持同步發展,不在社會整體發展進程中脫節。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符合當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造福人民,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為推動祖國建設提供充足的動力。
二、我國現階段水利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水利資源市場運行體制不完善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確定時間不長,長期以來水利建設都是在計劃經濟的背景下運行,造成了我國水利事業發展中相繼出現了不重視產量和經濟效益,支出與收入失衡,發展受阻等問題。我國的水利建設都是以政府為指導,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資,為推動民生發展,忽略了水利建設的經濟效益,這些因素使我國水資源的經濟價值受到低估,水資源市場更加受到壓迫,嚴重限制了水資源市場價格和生產速度等方面的發展。
(二)投資渠道單一,缺少資金支持
我國的水利資源具有公益性、基礎性的特征,我國水利的工程設施主要由政府主導建設,造成我國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相對來說比較,缺乏相應的投資渠道,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設需要考慮復雜的外界因素,建設周期長,經常會出現工程建設尚未完成設備就已經損壞、老化的問題。這不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還阻礙了我國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水價不合理
現階段,我國的水利設施運行機制中維護費用都由政府財政支持,使我國水利經濟效益極低,導致目前的水資源收入不足以支撐水利工程建設的成本,水資源污染的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短缺,不利于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過低的水價引不起民眾節約用水的意識,間接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三、新形勢下促進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我們要改善上述我國現階段水利事業建設中問題,另一方面需要改革創新,促進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促進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構建完善的水力資源市場。水力資源屬于綜合性強的資源,政府、社會相關部門和企業,必須遵循國有水利資源開發的法律,貫徹落實各個單位的工作。比如,旅游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可以通過開發多種水利項目提高其水利經濟效益。其次政府要逐漸拓寬水利工程的投資渠道。國家可以設立多種發展水利經濟的資金組織,比如針對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區域所建立資金部門,有助于當地水利基礎工程的建設 。通過多種類型基金會的建立,不僅可以豐富水利經濟資金來源的結構,完善各項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還可以有效地推進水利科研成果的發展進步。最后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水價機制,政府需要結合當地的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以及供水成本進行供水價格的合理調整。比如生活和工業用水應該大力推行階梯式計量制度的計價收費,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水資源,還可以保證水利經濟的效益。
改革創新也是實現水利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隨著目前社會經濟和形勢的不斷變化,水利部門需要不斷地改進與創新,與時俱進。針對水利經濟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案。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水利設施的日常維護工作,最大化的利用水利設施。
四、結語
水利經濟的發展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要時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提高水利經濟在目前市場經濟體制的地位,科學合理地配置資源結構,將水利建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保證水利經濟的科學、綠色、健康,從而實現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為淮河入海水道濱海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