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燕
一、跟蹤審計
跟蹤審計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全過程進行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的一種事中審計方式,其實質是實時審計,也被稱為同步審計。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就是實時地圍繞政府投資項目全過程的技術經濟活動和固定資產形成過程中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跟蹤、咨詢和控制,最終達到堵塞項目建設漏洞、完善建設項目管理機制的目標的審計。政府投資項目從立項到竣工涉及多個階段、多個參與主體,因此,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的主要對象包括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以及項目的建設單位、決策咨詢單位、招標代理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眾多主體。連續式跟蹤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全過程實時跟蹤項目的建設、管理情況,實時的評價、鑒證、出具審計建議。該模式是最典型的跟蹤審計模式,最能體現事中審計、實時審計的特征,是最具代表性的跟蹤審計模式。在該審計模式下,審計對按計劃實現項目目標的作用較大,體現了審計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免疫功能。
二、政府投資項目審計需遵循的原則
一是遵循政府主導審計的基本原則:審計部門要向政府部門及時的反饋各方面的信息;二是遵循均衡有效審計的基本原則:在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中積極堅持審計機關的主導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內容,需要保證相關審計機關能夠實現對政府投資項目質量以及數量的監督,并且還需要充分發揮出社會審計組織的作用,不斷提高其經濟效益;其三是積極遵循廉潔高效審計原則:這不僅是對審計隊伍的基本要求,并且也是做好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的關鍵所在,所以審計機構要制定切實有效的審計廉潔保障機制,才能保證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的完善性與有效性。
三、新時期提高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水平的策略
(一)構建完善的審計關系
審計關系對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有所影響,其中需要構建科學且合理的現場審計監督管理機制,并且要不斷加強對審計人員審計行為的約束,進一步提高審計質量;還需要構建有效的審計反饋機制,或者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制定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審計報告,這樣才能對審計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與研究。
(二)防范審計風險
積極做好審計風險防范工作是十分關鍵的,需要制定完善的審計工作實施準則,合理開展各項審計工作;要加強與政府投資管理部門的合作,并且還要經過協商制定政府投資項目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日后審計結構奠定基礎;實現審計工作細節的完善,不斷提高審計質量與水平。
(三)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
李賢文認為,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與職業素質,由于建設項目審計工作的特殊性,審計人員在具備財務知識的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工程知識儲備。同時要改進審計工作作風,增強工作使命感和責任感,敢擔當、敢碰硬,培養一批業務精、能力強、作風好的審計骨干,為提升審計工作質量和降低審計風險提供人力保障。
(四)加強法律法規建設
劉偉奇認為,在立法上應積極完善與《審計法》、《審計準則》相配套的法規和審計準則,尤其是隨著現代經濟信息化程度和電算化程度的提高,這些準則在規范審計程序、防范審計風險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還要完善審計法律、標準與其他法律、標準的銜接。由于審計立法起步較晚,各種審計法規、準則方面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和其他法律、法規標準之間的銜接方面。解決好與這些法律、法規的銜接,不僅關系到審計機關與其他執法機關的權限問題,也關系到審計機關和其他執法機關如何將國家法律、法規、標準落實到實處,共同維護法律的尊嚴。
(五)審計質量控制要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始終
周曉莉、左工認為,審計質量控制是審計機關根據審計質量標準,使各項審計管理和審計工作按照預定的目標按規定程序操作,以便達到規定的質量水平,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和審計工作效率。它是為確保審計工作符合審計準則和規范要求而制定和運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實施審計質量控制,對于審計機關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評價及服務等職能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防范審計風險必須重視質量控制工作,而且要將此項工作貫穿于審計過程的始終。
四、結語
在新時期積極做好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還可以避免出現貪污犯罪現象的發生。現階段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與不足,嚴重制約審計水平,所以需要從宏觀角度出發,不斷提出有效的建議與措施,把握好審計的重點與難點,減少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水平與審計效率。(作者單位為鞏義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