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橋市是一個“依鎂而立,因鎂而興”的資源型城市,被國內外譽為“中國鎂都”。大石橋市鎂產業發展歷史悠久,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作為以鎂產業為支柱的工業化城市,鎂產業的發展代表著全市經濟發展水平,近幾年一直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即使在全國經濟下行不利因素的影響下,鎂產業也實現逆勢上揚。然而作為重工業的鎂產業也是大石橋市環保整治的重點,因此,如何確保既發展鎂產業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大石橋市鎂制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大石橋市被譽為“中國鎂都”, 是我國唯一的鎂質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鎂制品的發展支撐著大石橋市的經濟,但是這些年的粗放發展,造成鎂礦的污染浪費,也使鎂制品行業舉步維艱。
(一)產業結構不合理
從鎂制品產業結構發展來看,耐火材料產業發展較好,產值占大石橋市鎂質材料總產值的80%以上。而其它鎂制品產業發展相對較弱,像是鎂合金產業和鎂質化工材料產業還是處在起步階段,附加值高的非耐材料占比較低,總產值也不高,金屬鎂及加工產品,特別是鎂合金壓鑄產品還處于產業化開發階段。
(二)自主創新能力低
大石橋市鎂制品行業企業都是民營企業,這些民營企業都是家族式經營、家族式管理,經營者素質和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對于如何更好的發展企業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大部分企業仍然是粗放式的生產,有創新研發的企業不多,而且企業的自主創新意識不強,科技投入不足,或是沒有科研經費,難以支撐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而且大石橋是一個縣級市,在整個營口地區中,由于營口屬于中小城市,每年流入人口大于流出人口,嚴重缺乏高科技人員,而且流失嚴重,未能形成有較高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導致創新能力低下。
(三)鎂資源利用率低
大石橋市傳統鎂產業發展,主要是依靠鎂礦資源的優勢。由于受到開采技術的限制,一些采礦企業采礦時浪費嚴重,技術不過關,造成鎂礦資源的嚴重浪費,鎂資源的利用率低下。
(四)鎂產業污染嚴重
目前大石橋市鎂制品行業不僅能源消耗較大,而且污染嚴重。傳統的開采、熔煉方式,導致鎂礦原料利用率較低的同時,企業技術設備相對落后,工藝粗放,工人能力有限,造成經濟效益低,環境污染嚴重,不符合國家環保標準。
(五)產業集聚度不高
大石橋市是鎂礦資源的重要產地,但是鎂產業的企業集聚度卻不高,482家涉鎂生產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家,企業布局分散,大部分企業規模偏小,特大型企業相對較少,規模效應不明顯。
二、大石橋市鎂制品產業綠色發展的建議
大石橋市鎂產業綠色發展迫在眉睫,只有不斷提高鎂品產業技術水平、產業規模、裝備水平、平臺建設、人員素質,才能為鎂產業綠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加大資源保護力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對一些規模小、產量低、能耗高、污染大的礦山進行集中整治,可以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進行整合,做大做強企業(集團)規模,形成一批有較強竟爭力的企業集團。堅持開采和保護并重,控制在年開采量500萬噸以內。加大礦山剝巖力度,通過鼓勵企業采用先進采礦技術,延長礦山生產服務年限。鼓勵和支持企業研發不同礦石含量的浮選技術,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廢棄粉礦、碎礦的利用率。
(二)積極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近幾年,大石橋市積極淘汰落后產能,陸續取締了129座(臺)落后窯爐,關閉了963座漏窯,整治了320臺雷蒙及鎂砂粉碎系統污染設施,使鎂礦企業發展進一步符合環保標準。今后,對于鎂制品行業要實行嚴格的行業準入資格審查,對于新增項目要以環保為先,嚴格篩查,控制煤制品行業的產能,避免重復浪費。
(三)全面推行節能減排,加強行業綜合治理
鼓勵企業使用清潔式能源,加快推進天然氣替代重油,目前30條高溫隧道及梭式窯已完成油改氣,其余正在實施。積極推廣潔鎂科技、東吉集團、群益集團、信威耐火等企業在“三鎂”治理方面的新技術、新設備,為企業整改提供技術支撐。
(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鎂制品產業走路色發展之路,關鍵是要使產業優化升級,調整鎂制品產業結構。推進傳統耐材產業轉型升級,原料企業方面重點促進生產設備向大型化、自動化、環保零排放轉型升級,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加企業盈利能力。在鞏固傳統耐材產業發展的基礎上,針對菱鎂礦石不同品位,研究和開發適宜產品,大力發展鎂化工、鎂建材、鎂合金產業,通過大力發展鎂建材、鎂化工和鎂合金產業,培育成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提高市場占有率。
(五)提高產業集聚程度,形成規模發展格局
充分發揮大石橋高端鎂耐材產業園、鎂合金產業園、鎂建材產業園、鎂化土產業園和科技研發區作用,提高鎂制品產業集聚程度,發揮園區集中、帶動、產業聯盟的作用,形成規模發展格局,使鎂制品產業集群化發展。(作者單位:中共營口市委黨校)
作者簡介:修芳菲,女,(1982.4-)遼寧營口人,中共營口市委黨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