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百蘭
自2016年5月份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之后,事業單位在納稅環境、稅負水平等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涉稅風險較高。鑒于此,本文以事業單位的納稅風險為研究對象,在探討其 “營改增”之后存在的主要納稅風險的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的防范和控制納稅風險的建議,旨在合理降低事業“營改增”之后的涉稅風險,提高其運營管理水平。
一、引言
“營改增”作為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于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單位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來看實現了結構性減稅的改革目標,另一方面對單位來說,既可以避免重復征稅,增強單位活力,同時又可能存在稅負、核算等方面的納稅方面的風險。
二、“營改增”對事業單位的有利影響
“營改增”對事業單位的有利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打通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可以有效避免重復征稅問題,從而客觀上為單位降低稅負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利于單位經營管理活力的提升;二是稅制改革后,需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一定的改進和完善以適應新型稅制的要求,從而在客觀上對于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有促進作用;三是有有利于稅收環境向著中性、更加公平的趨勢發展,從而為事業單位在創新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稅收環境。
三、“營改增”后事業單位存在的主要納稅風險分析
雖然從整體上來看,“營改增”后事業單位的納稅環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有利影響,但是從事業單位個體層面來看,卻存在著一定的納稅風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收入降低,稅負增長的風險
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其收入來源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但是從整體來看,“營改增”之后,事業單位的收入水平會有所降低,同時稅負有可能會發生增加的現象,主要原因一是營改增之前的營業稅屬于價內稅,而稅改之后的增值稅則為價外稅,但是事業單位的有償服務收入是按照物價等相關部門核定收費標準進行收費的,不會因“營改增”而調整收費標準,從而會造成事業單位的收入降低;二是“營改增”前后的稅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即由營業稅的5%稅率提升至6%、 10%、16%等,若事業單位不能取得足夠的增值稅進項稅發票,則稅率上升所帶來的稅負增加由事業單位負擔。
(二)“營改增”后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風險
在“營改增”之后,事業單位涉稅會計核算更為復雜,風險更高,主要表現在:一是增值稅會計核算科目更加復雜,“營改增”之后事業單位的增值稅核算涉及的二級科目至少包含“進項稅”、“銷項稅”、“進項稅額轉出”、“已交稅金”、“轉出多交增值稅”等科目,遠比營業稅的核算難度大,從而容易造成單位在納稅會計核算方面的風險;二是對于涉及不同稅率業務的事業單位來說,收入會計核算難度增加,若不能嚴格按照規定核算,單位會面臨稅負增加的風險,主要是因為“營改增”之后,按照相關規定,對于不同稅率的收入若沒有分別核算的,則適用高稅率。
(三)“營改增”后事業單位的涉稅財務管理過渡風險
“營改增”后事業單位的涉稅財務管理過渡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營改增”之后事業單位的涉稅會計核算和納稅業務的流程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此期間若單位相關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并且沒有經過專門的業務培訓,則極有可能會因為盲目抵扣、核算不準確等問題而增加納稅風險;二是“營改增”之后的發票管理比營業稅風險大,增值稅發票在領用、開具等方面的要求較為嚴格,若管控不嚴則可能給單位帶來納稅方面的違規違法風險。
四、事業單位應對“營改增”后納稅風險的建議
如上文所述,“營改增”之后事業單位在稅負、核算和財務管理等納稅相關業務方面產生一定的風險,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進行應對:
(一)做好“營改增”之后的稅收籌劃工作以降低稅負增加的風險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到,“營改增”之后事業單位若要降低因稅率提高所帶來的稅負增加問題,關鍵在于可抵扣進項稅發票取得金額的高低,若能夠取得足夠的進項稅抵扣額,則事業單位的稅負增加風險可以有效化解。在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可根據單位的營業稅和增值稅的繳納平衡點來測算出進項稅的最低抵扣額,并據此來進行稅收籌劃。
(二)強化“營改增”后的納稅相關財務管理工作
要強化“營改增”后的納稅相關財務管理工作,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做好事業單位的涉稅相關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特別是增值稅的相關核算和收入分類核算方面,降低單位因核算不合規所帶來的納稅風險;二是從強化增值稅發票管理方面入手,例如通過對發票的領取、購買、使用等環節的強化監督來實現對增值稅發票的科學管理,降低單位因發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而帶來違規、違法風險。
(三)加強專業培訓,減稅人為因素帶來的納稅風險
“營改增”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方面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改革后的稅收法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此情況下事業單位應當提高對“營改增”的重視度,加強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新的稅收法規的培訓,降低因對稅收法規不熟悉等人為因素所帶來的納稅風險。
五、結束語
“營改增”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具有雙面性,既能給事業單位帶來一定的減稅紅利,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此在實踐中,事業單位應當結合自身的業務內容和特點進行稅收籌劃,做好納稅相關的財務管理工作,從而實現對納稅風險的合理管控,提高本單位為社會工作提供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作者單位為山東省費縣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