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希明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可以斷定,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中高速、優結構和多挑戰的新常態。這種新常態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脫穎而出就必須加快升級轉型,調整產業結構,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實現對降本增效,從而實現企業的發展。要想使企業能夠實現轉型,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現有的企業管理會計體系。
一、新形勢下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
(一)構建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目標、思想和原則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構建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指導思想,也是新形勢下企業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的基礎。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企業在構建新形勢下的管理會計體系時不偏離社會和市場發展的規律,符合科學發展觀,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從而幫助企業形成良好的核心競爭力。
立足國情,借鑒國際;人才帶動,整體推進;創新機制,協調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是企業構建管理會計體系時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只有堅持原則,才能保證企業構建起全面科學的管理會計體系,才能保證構建起來的管理會計體系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才能保證企業所構建的管理會計體系是運用現代化管理方法和理念,與新形勢下的社會發展方向和要求契合。
構建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最主要目標是幫助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在構建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全面預算管理、財務風險控制、成本管控、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卡、精益化管理等方方面面。企業通過這些方面的預算和控制來實現對風險、成本、生產、資金等各方面的控制,保證企業以最小的代價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
(二)構建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主要內容
1 構建預測系統
預測是企業制定戰略目標、預算編制的基礎,是決定企業發展方向的根本。因此,企業必須構建準確并且全面的預測系統,采用科學的預測手段對市場、財務等進行全面的預測,以保證其對于市場環境和財務狀況的掌握程度。常用的預測方法與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兩種。
2 構建決策支持系統
管理會計的主要作用是為企業進行的各項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資料信息和相關參考。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導入大數據,建立起全面高效的數據平臺和決策支持系統對于新形勢下的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3 構建全面預算系統
通過預算工作,企業能夠對現有的資本和資源進行最優化的合理分配,從而控制企業成本的支出,使企業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全面預算系統集系統性、戰略性、人本性為一體,不僅能夠幫助企業科學進行資源配置和預算編制,還能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最優化配置。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個企業的全面預算系統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的不同,所運用到的系統模塊也是不同的。結合市場經濟情況和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對市場上現有的全面預算系統進行個性化調整,以保證事前預測控制、事中動態調控和事后反饋控制等環節都能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是每個企業在新形勢下進行企業管理會計體系構建工作時都必須完成的。
4 構建內部控制系統
內部控制是企業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最佳途徑。根據目前我國的經濟新常態,企業想要在同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進行內部控制系統的構建。《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是企業構建內部控制系統的基礎,同時還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加強企業內部的相互監督和約束,形成責權利相互制約又相互輔助的局面,以此來保證企業的經營效率和質量,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5 構建成本管理系統
成本管理系統是企業實現對成本的核算、分析、決策、控制的平臺。通過成本管理系統,企業能夠更加全面并且科學的控制企業的成本支出,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在新形勢下的成本管理系統為了達到企業對于成本管理相關資料的使用要求,以作業成本法作為基礎,再根據財務、預算、績效評價的不同要求為它們提供全面、真實、科學、有效的數據支持。
6 構建績效評價系統
企業構建企業管理會計系統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企業實現更大的價值和利潤。績效評價系統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對企業曾經或者正在進行的財務、業績、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經濟活動進行綜合考量,判斷它們對于企業實現更大的價值和利潤能不能發揮作用,對于在績效評價中發現的不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地方進行及時的改進和修正,以幫助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目前常用的績效評價方法有平衡計分卡和經濟增加值兩種。
7 構建責任會計系統
責任會計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明確經濟責任,劃分責任歸屬,制定責任指標。企業通過責任跨級系統對企業內部現有的會計制度進行動態的跟蹤、監督、管理和評價,以保證企業能夠實現責任經濟效益最大化。
8 構建財務信息系統
利用計算機技術和數據庫系統,構建全面、完善的財務信息系統是符合新常態下的企業發展方向的。將財務數據數字化,不僅有利于相關數據的保存,更有利于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形成,使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都能夠聯系起來,實現資源共享,讓管理會計不再是一座孤島,以此來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9 構建內部報告系統
每部報告系統是企業管理會計系統中最后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將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綜合起來,并且形成書面報告,以方便管理層了解企業的發展現狀,制定合理的發展方案。
二、企業管理會計體系構建的具體措施
(一)學習相關政策文件,重視管理會計體系建設
“堅持黨對一切的領導”不僅是黨的十九大提出來的重要指導思想,更是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因此企業在構建管理會計體系前必須加強對相關政策文件的學習,了解發展動向,保證企業管理會計體系不會與社會發展方向產生偏差。同時,企業管理層應該對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引起足夠的重視,不僅自己要重視,更要培養企業員工的管理會計意識,讓員工認識到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重要性,使管理層指定的相關體系規定能夠落實到位,促進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
(二)加快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是新形勢下每一個企業都必須經歷的轉型。為了滿足新形勢下企業發展的要求,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設也必不可少。靈活運用計算機技術和數據庫系統,建立企業內部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管理會計平臺,運用現代網絡技術保證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及時溝通,運用先到通信技術將企業會計、財務和業務信息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多元化的信息平臺,不僅有利于企業提高工作效率,保存會計資料,更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數據,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三)加強企業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
除了從意識上重視管理會計體系,在技術上完善管理會計體系以外,在人員上配備管理會計專業人才也是企業構建科學完整的管理會計體系的保障。因此,企業必須加強管理會計人才隊伍的建設,引進國內外先進理念和人才,支撐并幫助企業現有的會計人員完成由傳統核算人員到管理會計人才的轉型,以此來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三、結束語
企業管理會計體系的構建是新形勢對企業發展的要求,更是企業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和管理水平的根本。因此無論什么行業,企業都應該對構建管理會計體系給予足夠的重視。(作者單位為萊蕪鋼鐵集團粉末治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