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開勇
“有道無術術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由于會計人員喪失職業道德,進行貪污、接受賄賂、參與造假等現象日益增加,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和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闡述了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結合目前存在的一些現狀,提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培養途徑對策。
一、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會計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履行職責活動中具備的道德品質。它既是會計工作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也是衡量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壞的標準。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道德標準。它體現了會計工作的特點和會計職業責任的要求,規定了會計人員在履職中“應當怎么樣”、“不應當怎么樣”。這些道德標準是財經法律、法規、財會政策制度所不能替代的。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會計工作處于各單位經濟管理工作的前沿,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具體承擔者,會計人員的職業水平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修養和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
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其作用是其他會計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會計法律只能對會計人員不得違法的行為作出規定,不宜對他們如何愛崗敬業、提高技能、強化服務等提出具體要求,但是,如果會計人員缺乏愛崗敬業的熱情和態度,沒有必要的職業技能和服務意識,則很難保證會計信息達到真實、完整的法定要求。
(三)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
動機是行為的先導,有什么樣的動機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會計行為是由內心信念來支配的,信念的善與惡將導致行為的是與非。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的行為動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如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
(四)會計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從會計職業關系角度講,會計目標就是為會計職業關系中的各個服務對象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能否為這些服務對象及時提供相關的、可靠的、真實的會計信息,取決于會計職業者能否嚴格履行職業行為準則。如果會計職業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真實、不可靠的會計信息,會嚴重背離會計目標,造成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使服務對象的決策失誤。因此,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著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五)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提高素質的內在要求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會計職業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體現。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應當做到愛崗敬業、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這不僅是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也是會計職業者遵循會計職業道德的可靠保證。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現狀
在《會計法》全面實施的今天,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財務基礎工作薄弱的現象仍較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前會計工作質量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做假賬,掩蓋真實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達到逃稅漏稅,截留日常收入侵占國有資產等非法目的,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一是狹隘的小團體利益作怪,少數人為了一己之私,無視制度和規矩的存在,無視會計法和會計準則,但也和會計人員缺乏應有職業道德、不堅持原則不無關系。
(二)一部分會計人員在所處環境的影響下,職業道德基礎動搖,隨波逐流,最終走向了拜金主義道路,或則為了自己的私利接受別人的賄賂,為他人做假賬,以虛假的信息掩蓋真實的信息,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監督不力。關于會計造假的事件時有發生,不少公司的會計造假行為對資本市場及投資者信心的負面影響很大,給國家和社會,投資者、債權人、金融機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監控機制失靈,監督不力。
由此可見,會計信息失真和造假的根源錯綜復雜,既有法律、制度上的缺陷,更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問題。昧著良心,去做不應有的交易,歸根結底就是誠信的理念還沒有真正樹立,喪失了應有的會計職業道德。
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途徑
會計職業道德是人們對會計職業行為的客觀要求。從受托責任觀念出發會計目標決定了會計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尤其是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不僅要為政府機構、監管機構、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而且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醫生職業道德的優劣影響的可能只是一個或幾個患者,而會計職業道德的優劣將廣泛影響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可見,會計職業道德必將受到社會關注,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會計職業道德是人們對會計職業行為的客觀要求,會計人員是從事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提供經濟信息的特殊行業,因而從事會計職業的隊伍的職業道德優劣,直接影響會計職能的發揮,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因此,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建立完備的道德教育體系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建立一個配套的道德教育體系,要把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滲透到專業學習內容之中,應將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的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讓準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職業之前就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為以后正確對待自己所從事的會計職業,做到敬業、樂業、勤業,為其良好的道德品質打下基礎。
(二)用法律的手段約束、制約不道德行為
充分發揮法律威懾作用,不僅可以遏制和減少會計人員經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還可以防止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敗壞。健全和完善會計法規體系,強化法律環境,對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自律,減少會計人員的非職業道德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
健全的企業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可以從多種渠道杜絕不道德行為和違法行為的發生。這些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應包括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會計崗位責任制度、內部審計制度等。
(四)加強會計人員道德修養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修養有兩層含義:一是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中依據高標準的職業道德規范對自己的思想品質等方面進行自我改造、自我鍛煉和自我提高;二是在自我意識活動中達到道德品質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高。會計人員通過提高自身修養,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熱愛會計職業、獻身會計職業的理想,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有了堅強的職業道德意志就能抵制外來的腐蝕和引誘;有了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工作就會精益求精。
總之,在會計業面臨巨大挑戰和承受巨大壓力的今天,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刻不容緩,必須大力改善會計職業道德環境,努力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切實規范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只有這樣,才能重塑行業形象,重建社會公眾對會計行業的信心;才能使會計在加強經濟和財務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者單位為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