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琳
工程造價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全程參與建筑工程的投資決策、設計施工、竣工結算以及運營等各個階段,可以說工程造價對于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有直接的影響。近十幾年房地產行業迅猛發展,建筑企業也開始使用現代化管理方法,一方面提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正因為企業的發展速度較快,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建筑行業的發展。
一、工程造價管理現狀
(一)體制不完善,監管制度缺失
眾所周知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經濟體制為計劃經濟,建筑工程造價方式大多為行政管理定價,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預。隨著建筑行業在近十幾年的迅速發展,行政管理定價模式的弊端凸顯,其中部分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根本問題依然存在。
首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工程造價受到多個部門的監管,如建設部、物料部、審計部等,各個部門定位不明確,層級順序也沒有明確的制度規定,導致中間環節過多、管理部門冗余,無疑增加了建筑工程實施的成本和時間,造成效率低下。其次,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雖有制定,但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迅猛發展的建筑行業和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的法律法規之間的矛盾,例如某些問題因為條例制定年代較為久遠而無法得到切實解決,出現了法律法規盲區;又如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建筑市場,不正當競爭時而出現,招投標階段為求中標刻意壓低價格、不顧造價情況修改設計等等問題,不但造成行業混亂,也導致了資源浪費。
(二)從業人員素質欠缺,工程管理意識薄弱
我國建筑行業從業人員較多,部分工程造價管理相關人員專業技能欠缺,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意識薄弱。工程造價涉及范圍較廣,工作內容繁復,而大部分工作人員是培訓機構出身,對工程造價大多依靠定額來進行,無法滿足動態管理需求,造成結果偏差較大。另外,部分從業人員道德意識薄弱,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容易在利益的驅使下弄虛作假,破壞工程造價的真實性。第三,建筑項目的工程造價管理需要有大局觀,從整體對相關問題進行考慮,而不是單純以技術制定價格,這樣會影響企業整體判斷,導致造價混亂。
(三)缺乏全程動態管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程度的提高,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已經不是計劃經濟下的狀態,而是隨著市場動態變化而波動。考慮到粗放型管理的歷史影響,仍有不少企業依然停留在靜態管理中,缺乏動態管理思想。
一方面企業在靜態管理下以定額管理模式進行工程造價管理,并沒有考慮到市場波動情況,長此以往會導致報價偏差過大,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另一方面,企業在建筑項目中對于招投標、建筑設計、實地施工等階段的重視程度遠超過對于全程造價控制,容易導致企業決策失誤。
二、改進方法闡述
(一)加強監管力度,完善管理體制
在現代經濟大環境下,行業的有效運行離不開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適宜的監管力度。建筑行業和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也是如此。完善措施主要包括對工程造價管理單位的精簡和健全,做到權責分明、分工清晰、管理手續簡化,實現統一管理;其次,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的同時,對于陳舊的法規條款也需要及時調整修改,避免出現盲區;第三,建立完善的監理機構,對于調查員和監管員進行嚴格要求,嚴格監督工程造價管理,維護行業的正當競爭和健康發展。
(二)加強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由于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具有專業性、實踐性的特點,要想推動行業進步,人才的培養是首要的。要培養技術與素質均過硬的人才,首先從業人員需要進行不斷的自我學習,關注行業發展,關注專業知識的提升和大局意識的培養,以全局觀對價格進行定位;另外,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調撥預算對從業人員進行對口知識培訓、素質教導以及道德鞭策也十分重要。
(三)強調動態管理,升級理念
市場經濟下的建筑工程造價必須對動態管理加以關注,不但可以提高造價的準確度,也能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質量和效益。首先企業管理層需要進行管理方式改革,制定相關事實細則,確保動態管理有實施的環境。其次,建立價格波動響應機制,盡可能根據實時價格進行定價,確保報價的科學性。第三,在決策和運營階段也要重視工程造價管理,以做出正確判斷、降低運營維護成本。
三、結語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專業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建筑工程從投資到運營,每個過程都離不開工程造價,工程的質量和企業效益都與之相關,因此必須健全工程造價管理體制,提高業內人員素質,強調動態管理。(作者單位為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