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 楊君 陳曦
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應以此為遵循,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機制,將企業第一位的生產經營,和擔負著為企業經營提供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重大責任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通過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為企業發展打造一直勇于擔當、履職盡責的員工隊伍。
當前,企業能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因管理運行機制的不斷變革,勢必使思想政治工作所處的環境、面臨的問題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因此,了解并掌握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狀況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結合國企普遍存在的問題,就如何改進和創新國企員工隊伍思想政治工作作一些探討。
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員工思想心態的主流是好的,但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歸納總結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一、企業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企業基層單位相對重視生產經營,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和作用還停留在認識層面及粗線條的動員、維穩,還流于形式。只是在形式任務目標教育期間“當時轟轟烈烈,過后冷冷清清”,真正產生實效的不多,對員工沒有新鮮感、缺乏吸引力,沒有自我認同感和歸宿感。
二、企業政工干部的方法不多
盡管組織機構齊全,思想政治工作能夠正常開展,但在內容和方法上明顯落后。政工干部隊伍建設和自身素質也成為影響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政工干部缺乏經濟、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對本單位生產經營和管理情況缺乏了解,因此,面對企業體制改革中出現的各種思想問題,照本宣科很難做出使人心悅誠服的解釋,直接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三、現代人們的價值觀念多變
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的價值觀念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尤其現代國企員工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舍不得讓其吃苦,使得他們不知在企業如何發揮主人翁作用,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不強。國企的“鐵飯碗”,使一些老員工存在只要身份在就沒有人敢讓自己得不到利益的想法,安于現狀,沒有憂患意識,甚至產生了自我放任、不服管束等不良風氣。
為什么企業中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這些問題呢?
(一)社會環境的變化決定著思想動態呈現多元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質生活水平的迅速增長,使得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
(二)對思政工作者難以量化考核。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長期和復雜的工作,且“思想政治工作是務虛”的慣性思維仍然存在,出現了企業快速發展和員工思想觀念滯后的“長短腿”現象,未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的絲絲入扣、有機融合,導致結果是領導重視不夠、經費投入不足、工作運作不暢、實際效果不佳。
(三)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兩極分化嚴重。當前,從事思想政治老工作者雖然有工作威信和工作經驗,但缺乏新的理論充實,工作模式傳統化、常規化,新工作者思想活躍,敢于突破創新,但缺乏工作經驗,掌握不了群眾語言,和群眾有一定的距離感,雖然工作設想很好,但往往效果不佳。介于兩者年齡原因,形成“頭腦風暴”可能性小,導致工作方法受限。
(四)新媒體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互聯網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碎片化”,人們獲取信息的網絡渠道多樣化,注意力更加分散,耐心思考越來越少。人們時常處在大量的信息包圍之下,在雜亂無章的網絡輿論的影響力下,思想也變得更加多變、易變。
面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各類問題,要積極探索新思路,研究新辦法,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1.構建工作機制。新形勢下,國企要結合黨建工作,要明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形成主要黨委書記親自抓,黨委委員分管抓,各級黨組織認真抓,構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執行機制。二是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考核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結合。日常管理、宣傳工作、文明創建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員工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知曉度、滿意度、支持度進行定性分析。三是建立激勵機制。要根據考核情況,年度對宣傳思想工作任務落實好的單位予以表彰;對考核不合格者,除取消其評先評優資格外,還要給予警告。
2.加強隊伍建設。一是文化性。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變化和人們各方面需求的提升,政工干部要樹立自己“一桶水”與給人“一碗水”的觀念。在堅持提高政治理論功底的同時,要認真學習心理學、管理和經濟等知識,充實自身的知識儲備,才能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導作用。二是創新性。通過加大培訓力度,采取“走出去、請進來”,讓政工干部經常接受心理疏導技能培訓、工作業務培訓、宣傳技巧培訓,拓寬視野、拓寬思路,敢于創新、追求突破。順應形勢變化和員工思想活動的新動向,滿足員工求富、求新、求知的要求。三是超前性。政工干部要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創造性,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站得高一點,信息更靈一點,更敏銳一點,當好思想解放的輔導員,企業改革的助推器,黨委決策的參謀部等角色。
3.拓展工作載體。一是加強針對性。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輿論引導,弘揚十九大主旋律,在實際工作中,要針對不同人群的思想實際,探索創新方法,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區別他們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的接受能力,不搞“一刀切”;及時分析產生思想問題的不同原因,不搞“一概而論”;抓住帶有傾向性的問題,用他們易于接受的方法給予幫助解決。二是體現時代性。在這個思維多元化的時代,改變思想政治工作固定的“說、講”模式,利用企業新媒體平臺,通過不同媒介針對不同對象不定期發布時效性較強的新知識、新技能、新理論,讓員工隨時從不同途徑獲取,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三是謀求實效性。善于運用各類文體活動,讓員工喜聞樂見、便于參與、易于接受。要培養員工主動參與的意識。讓他們從后臺走向前臺,從臺下走到臺上,從單向灌輸變為雙向互動。在活動中相互交流學習,“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進行思想政治工作。
4.樹立服務理念。習近平主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關鍵是要突出時代性和感召力。強調要注重“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企業基層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用真理說服人。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幫助員工認清形勢,引導廣大員工增強他們與企業同命運、同呼吸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凝聚奮力拼搏的干事力量。二要用真情感染人。領導干部要緊密聯系員工最關心、與員工切身利益最密切的問題,把教育引導員工與幫助服務員工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真正做到與員工同心、同德、同力、同等。三要用真實打動人。
為適應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的客觀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求實創新,讓企業領導干部有信仰有使命感,讓黨員有追求有責任感,讓員工有期望有差距感,為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保障。(作者單位為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