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娜娜
實踐教學是培養專業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實踐教學理論知識將于工作應用有效對接。但我國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同時將以體系構建視角,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以提升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會計是企業的關鍵崗位,在現實工作中其不僅要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也要利用自身的專業能力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因此會計從業者需要具備極強的專業知識與實務能力。但我國的會計學實踐教學體系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以至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難以得到提升。這一問題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會計學專業中,學校通常會利用ERP系統打造專業實驗室,并為學生模擬出類似現實環境的工作場景。但校園內實踐教學難以體現出現實中的工作氛圍,企業的特殊要求也無法得到體現。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雙師型”人才的匱乏。“雙師型”人才是指兼具教學能力與會計實務能力的專業教師。其二,是會計學專業的教材設計較為僵化,其與現實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
(二)校外實習面臨的挑戰
校外實習是最為有效的實踐教學方式,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掌握到更多的實務知識。但會計是企業的核心崗位之一,其關系到企業的資金安全與稅務管理。若在會計部門大量使用缺乏工作經驗的實習生,必將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帶來負面影響與安全隱患,因此多數企業對于會計專業的校企合作持謹慎態度。基于這一原因,會計專業的校外實習機會相對較少,學生也難以得到有效的鍛煉。
(三)自主實踐存在的困難
學生自主開展的實踐練習,是對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補充。但在現實環境中,該項練習的有效性嚴重不足。首先,會計學的專業性較強且容錯率極低,但學生的專業能力較差,依靠自學往往會偏離正確的學習路徑。其次,會計學是我國的高級課程,其通常會在本科或高職院校內開設。但高校對于學生的課后管理較為寬松,因此學生難以在自學過程中獲得教師的幫助。同時由于學習模式與主觀訴求存在差異,學生之間也難以建立互助學習機制。因此會計專業的自學效率普遍較低。
二、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一)增強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校內的實驗教學與現實工作場景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改進的過程中,學校應當積極完善自身的教學體系,以彌補因“雙師型”人才不足所帶來的影響。在具體的教學中,其可主動邀請具備一線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在校內舉辦講座,并對實驗課程提供有價值的建議。通過這樣的方式,學校將形成“雙師”教學體系,不同類型的教師將在本校內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而學生將獲得更為全面的指導,實驗教學也將更加貼近現實場景。其次,學校可選拔優秀的青年教師進入到企業實習。青年教師的學習意愿較強,并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通過實踐學習,其將對工作環境以及企業需求產生更為深刻的體會,從而使“雙師型”人才不足的問題得到緩解,學校的實踐教學將于社會需求有效對接,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將得到提升。
(二)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
在現實環境中,企業難以為會計專業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校外實習體系難以擴展。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可與優質的會計事務所開展深度合作。會計實務所的業務量較大,其專業性也可有效彌補實習生的不足。因此會計事務所更加傾向于為實習生提供基礎性工作崗位。針對這一需求,學校可通過股份收購以及提供辦公場地等方式,與會計事務所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學校應當建立更為嚴格的管理機制。例如,實習教師可利用信息工具建立實習生交流群。利用此類工具,教師將掌握到學生的日常表現,教學制度也可與企業制度有效對接。再有,教師可邀請具備一定實務能力的學生共同開展項目教學。通過此類教學,實踐練習將與教學活動融為一體,學生與教師也可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
(三)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實踐
由于缺乏引導,學生自主練習的有效性嚴重不足。在改進的過程中,學校可通過專業競賽引導學生的課后學習。例如,學校可舉辦基礎數學競賽。數學運算是會計從業者的基礎能力,學校可依據會計工作的主要特征,舉辦高強度的基礎運算競賽,以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再有,學校可引導學生建立會計專業社團。在社團中學生之間將建立起自學互助機制。同時教師也可為社團內的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指導與學習模式。通過科學的組織,學生的自主練習將得到幫助,其有效性也將不斷加強。
三、結語
在完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學校首先要積極培養“雙師型”教師,以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其次學校可與會計事務所展開深度合作,以增加實習崗位。再有學校應當通過專業競賽等手段,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引導。(作者單位為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