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
作為對美加征進口我國部分商品關稅的回應,2018年9月24,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美國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收關稅,其中農產品加收稅率達25%。本文通過對比進口美國農產品所占國內市場份額、供需關系及相關產業鏈等,特別對國內豬肉和大豆市場進行分析,預測了對農產品施加的反制關稅可能造成的影響。
一、引言
2018年8月3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收從25%、20%、10%、5%不等的關稅,并自9月24開始實施。商務部公告中顯示,其中大部分涉及農產品,而對豬肉制品等8項進口產品、大豆及大豆制品等4項進口產品則加收稅率達到了25%。
本文主要關注了國內市場中豬肉制品、大豆制品的供需關系及其進口產品所占市場份額,淺析本次關稅調整可能對國內市場可能造成的影響,有助于提高市場參與人員對關稅政策變化帶來沖擊認識,為采取積極應對舉措提供參考。
二、反制關稅的目的
進口關稅是各國政府限制進口、保護國內市場的重要工具。關稅反制關乎國家利益,我國農產品關稅的大幅度提升,將提高進口農產品價格,削弱國外生產商在華農產品市場的份額,使國內消費者轉向和擴大內需,從而對國外生產、出口商產生負面影響,是反制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爭端對等方式。美國主要農作務產區,如愛荷華州、俄克拉荷馬州、北達科州等,都是特朗普政府單邊主義貿易政策的支持者,特朗普在其中擁有非常高的支持率。關稅反制措施勢必損害到這些州的利益,動搖農場主們對單邊貿易政策的信心,造成特朗普政府勢必中期選舉受挫,或迫使下屆政府在中美貿易政策上做出調整和讓步。但作為雙刀劍,大規模增加進口關稅必然會對國內市場造成消極影響。
三、國內主要農業市場的波動
(一)豬肉市場影響
2000年至今,豬肉市場一直占據著國內肉類市場較大的份額,今年更是接近總份額的60%。中國中商產業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國內豬肉市場規模約為12 015億元。去年國內豬肉產量約5 300多萬噸,豬肉消耗量5 456.55萬噸,意味著出現116.55萬噸的缺口,這是需要通過進口來補充的。2017年,美國出口豬肉285.9萬噸,排名世界第二,該年度我國進口美國豬肉到達16.57萬噸,占總進口豬肉的14.22%,僅次于從西班牙和德國的進口量。而增加25%關稅后,美國進口豬肉的總關稅將達到88%,成本也勢必大幅度上升;短期內我國需求不變情況下,豬肉總供給量下降(暫不考慮庫存因素),也將推升國內豬肉價格;繼而引民餐飲行業及以豬肉為原材料的食品行業的生產成本上揚,減小企業盈利能力;另外,也會對國內原豬肉進口簽約商產生沖擊。美國豬肉生產成本低,折合人民幣價格為每斤4.5-5元,中國的生產成本比美國高80%—90%,為每斤6-6.5元。增加關稅后,美國豬肉價約達到每斤5.6-6.3元,按價格差額乘以消耗量,國內豬肉消費者將遭受約4億元的損失,同時也會對豬內產業鏈的下游造成影響。
對于國內豬肉生產、供應商,增加關稅恰是個一利好的消息。雙匯、雨潤、得利斯等國內豬肉生產核心企業從中獲益。三家企業本年度第三季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上升15.91%、14.2%和18.52%,利潤也都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以此可見,短期內,豬肉貿易對國內豬肉生產商有一定積極意義,而對消費者將承擔一部分利益損失。這一狀況也將持續到新的國外豬肉進口商出現或國內豬肉養殖業快速發展,再或部分消費者選擇其它肉類替代品為止。
(二)大豆市場影響
相比豬肉,我國對大豆的進口依賴性較高。2017年,我國大豆年產量約為1 454萬噸,而從國外進口量卻達到9 554萬噸(進口量約為產量的6.5倍),這其中從美國的進口量約3 285.31萬噸,占大豆總進口總量的34.38%。這也表明,美國在我國大豆市場中的地位短時間無法取代。與此同時,美國生產大豆的60%以上出口中國,對我國消費市場的依賴度更大。施加額外25%大豆關稅后,預計美國大豆出口給中國量將減少40%以上。為了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必須要尋找新的大豆出口國,這也是我國或與阿根廷簽訂大額大豆訂單的原因,但價格上相比美國確實貴了不少。
我國進口大豆除了用于榨油,其主要作用是作為動物飼料和農作物肥料。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豬牛羊禽肉產量達8 431萬噸,同比增長0.8%。其中,豬肉產量達5 340萬噸,我國牛肉產量達726萬噸,同比增長1.3%;羊肉產量達468萬噸,同比增長1.8%;禽肉產量達1897萬噸,同比增長0.5%。2017年10月中國飼料產量為2751.9萬噸,同比增長4.5%。
施加新關稅后,家禽家畜養殖業、豆奶蛋制品加工業成本勢必上漲,蛋、奶、牛肉、羊肉、禽肉類價格也會普遍上漲。其結果會抑制了消費,反向對養殖業產生沖擊。
四、結束語
反制關稅無論是對中國還是美國,甚至對全世界經濟體都有影響。國內農產品價格將呈現上漲的趨勢,部分廠商或從中獲益,而消費者承受了一定損失,同時對養殖行業了造成沖擊。另一方面,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反制關稅是國家堅持抵制不平等貿易重要舉措,要積極應對,做好通過市場力量自發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預案,進而減少國家、企業和個人層面的壓力。(作者單位為1 猶他州立大學亨茨曼商學院; 2北京理工大學國際合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