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海
實踐育人作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環節,對于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創新創業能力和工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為扎實推進實踐育人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創新創業能力和工程能力,各高校先后實施了“課外培養計劃”,但“課外培養計劃”涉及的實踐平臺面較廣、考核難度較大、缺乏統一組織、學生的實踐平臺層次較低、學生能力的提升、學分的認證和界定存在等諸多困難、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等問題。
從當前高等教育的客觀實際出發,探索推進這一工作的創新機制、運行機制、評價機制、管理機制,可以為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實施提供更好的理論支持與保障。
一、實踐育人工作的重要價值
(一)實踐教育對提高人才的全面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
實踐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培養扎實基礎技能、全面專業綜合能力的提高、卓越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優秀創新創業素質養成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實踐,實現 “知行合一”的重要渠道。
實踐觀更加重視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將學生的日常理論學習、文體活動、社團活動和人際交往能力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最終達到學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實踐能力培養是我國人才培養中最薄弱的環節
長期以來,重理論輕實踐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痼疾,應試教育導致“唯分數論”,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缺乏獨立思考和創新進取的精神,缺少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在實踐活動中,學生能夠實現對自我和外在世界的更全面和更深次的認知,從而引導自己日常的學習和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三)“課外培養計劃”對實現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課外培養計劃”對增強大學生知識運化能力、感知能力和體悟能力,以實踐育人助力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以增強大學生個體的感知能力、體悟能力和覺察能力,以提高培養質量、提高實踐育人能力為首要目標,突顯課外學分的引導作用,使之與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人才培養目標達到高度統一。
二、“課外培養計劃”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課外培養計劃”不再只是針對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培養,而涉及到科技文化、人文社科、實踐教育等諸多方面。然而,課外培養計劃在課外學分設置、組織實施、界定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缺乏理論指導,導致實施起來存在諸多困難。
同時在實施過程中,由于“課外培養計劃”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不能照搬課程實驗和實習的模式,因此,涉及的實踐平臺面較廣,考核難度較大;其次,大多數學院采取學生自找實踐單位,自主參賽等方式,缺乏統一組織,導致學生的實踐平臺層次較低,實踐內容多為認識實踐,形式單一;再次,考核方式為一次性的結果考核,缺乏對學生的實際參與度和能力提升的考核,學生能力的提升、學分的認證和界定存在諸多困難。因此,要圍繞課堂教學設置“課外培養計劃”中各項學分的分配比例,及其相應的開展途徑和實施手段,將其做模塊分解,分部門組織,分部門指導,分部門實施。同時整合校內外資源,根據學生個性發展,有針對性為學生搭建高水平實踐平臺。完善考核方式,完善課外學分的過程監控體系,實施階段性考核與成果答辯制度,考核要將“質量”考核放在首位,考核要體現學分獲取的過程,將階段性考核和成果答辯考核相結合。并制定適合本學院的“課外培養計劃實施細則”,才能使實踐育人質量的提升落到實處。
三、“課外培養計劃”的科學構建
(一)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
在實施“課外培養計劃”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德育引導和道德培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著力培養品德高尚、務實進取、專業基礎扎實,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自覺的將個人理想融入到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引導學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二)做好頂層設計,做到分類指導
課外培養體系涉及諸多方面,作為學院“課外培養計劃實施細則”的落實、管理和考核的教師,要做好“課外培養計劃”的頂層設計。在計劃制定過程中,要以教學大綱中培養的能力為導向,與校院各級單位加強溝通,完善課外培養運作訓體系和評價機制,加強過程督導和結果反饋,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分類指導,做到“因材施教”,以“大實踐觀”教育理念為指導,從提高實踐能力,強化工程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出發,科學設置和規范各實踐教學環節,探索實踐平臺的搭建與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機結合,落實課外培養的課程化建設和制度性安排。
(三)整合資源,完善運行保障
以服務學生為出發點,以“素質教育+專業教育”為目標,最大程度整合校內外資源,積極探索校內外相關單位的協同創新機制。通過整合資源,通過有效的組織,搭建高水平實踐平臺。依托學校雙創平臺,為學生提供提高創新能力的機會,在高平臺中可以參加研發型導師制中,加入導師科研團隊。
(四)建立健全評價體系,完善監控機制
考核機制是檢驗實踐育人工作效果的關鍵環節,也是促進工作質量提升的有效途徑。要在實踐單位、學院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和反饋機制,形成有效的雙向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改進實踐育人工作。要完善課外學分的過程監控體系,實施階段性考核與成果答辯制度,要完善考核機制,將“質量”考核放在首位,考核要體現學分獲取的過程,將階段性考核和成果答辯考核相結合。
高校課外培養體系的構建不僅需要科學的創新機制、運行機制、評價機制、管理機制,更要依托教學大綱中的培養能力,以大實踐為載體推動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將結合,提升學生的知識運化能力,強化大學生內在能力的提升,切實使實踐育人工作得以有效實施。(作者單位為東北電力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課題名稱:基于“提高實踐育人能力”為目標的課外培養計劃實施質量提升工程的研究 課題編號:J2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