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源
新時代的變化可謂瞬息萬變。面對時代的召喚、國家及政府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高度重視,讓各高校迅速投入到創新創業研究中。為了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作為思政輔導員有責任和義務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因此,本課題的出發點旨在通過摸索出適合高職高專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學生的個人素養提升、外部資源的提供,真正做到為社會輸送“具有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等開創性的個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解釋)
一、雙創教育的背景
進入21世紀,全球已相繼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也稱為新經濟時代)。知識生產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其中,創新性知識在知識中又占據了核心地位,創業產業在經濟產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創新創業在知識經濟時代占據非常核心的戰略地位。創新創業使知識更加注重主體、個體的價值,持續發展和增值。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以創業實踐為核心,創新創造為驅動的知識經濟的競爭。雙創教育研究和實踐勢在必行。
二、高職院校雙創教育模式及路徑研究
早在1947年,美國哈佛商學院就開設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新企業管理》。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發展,美國已經形成了政府、學校、社會機構等多主體深度參與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新創業教育走在世界前列。美國著名專攻創業研究方向學者卡茨(Jerome A.Katz)發表了“1876-1999年的美國創業教育年表和思想軌跡”文章,列舉了美國創業教育發展動態,涵蓋了經濟、農學和教育方面的研究內容。本論文將探索國內技能型高職高專院校技能型人才雙創教育模式及路徑研究。
(一)雙創教育課程體系構建
1.創業通識課程。不分院系,不分年級,不分專業,統一開設創業通識課程,納入學生公共必修課程中考核,并作為學生在校期間評獎評優重要考核依據。大學生通識課程包括KAB大學生創業基礎、8+MO、小企業管理等。通過創業通識課程,教師應先梳理總結創業規律、系統地向學生講解創業基本概念,闡述創業方法論和價值觀,幫助學生積累創業知識,培養學生創業思維,提升創業實踐能力。
2.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技能型創業實踐課程。依托創業平臺。目前已有的創業之星、8+MO創業實訓平臺等,可以實現根據不同院校的辦學特色,將創業與專業相結合。在模擬公司中,模擬的公司按照企業的人才管理標準和崗位職責,給學生分配分配實際的工作任務,學習職業技能和能力。
3.加強校校合作,跨院系,跨學科,跨領域選課。同一個高教園區的高職高專院校,可以采用跨院系,跨學科,跨領域院校合作實現跨領域、跨學科選課,實現資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二)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
專兼職雙創教師隊伍。打造一支以專業教師為主體,雙創輔導員為輔的專兼職雙創教師隊伍。發揮教師傳幫帶,優秀教師帶新教師。定期安排教師參加雙創教育課程培訓,下企業鍛煉,切實提高教師的雙創能力。鼓勵專任教師科研轉化,產教融合。完善教師參加創新創業工作獎勵機制。
(三)提升學生個人素養,培養創商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創業能力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課堂的理論知識學習。第二課堂的創業實踐課程體驗。來自校企合作中指導老師的經驗傳授。通過雙創教育,培養學生出色的職業能力、辦公能力、社會能力、風險意識、市場意識、團隊意識等。
(四)整合外部資源
做好政策宣傳。各地方政府、教育廳、校級政策均對創新創業學生提供一定的政策幫扶。發揮校企合作,校校協同的作用。邀請創業家企業家來學校開展講座,指導創新創業比賽,帶來先進的企業管理經營理念。全方位為學生搭建好平臺,提供社會資源,實現基礎學科,傳統行業向新興領域發展。借助雙創大賽平臺。鼓勵學生通過校內外社團、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合作、實習歷練膽量、豐富學識,培養自己的做人做事的情商和智商。完善創新創業獎勵制度。(作者單位為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