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具有發展航空物流的巨大優勢,同時還能夠滿足國際航空貨運物流的增長需求,推動我國與經濟全球化的融合。然而當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存在航空物流信息系統不完善,航空物流基礎設施不健全,缺乏專業航空物流人才等問題,需要通過開發完善的航空物流信息系統,打造優質航空物流基礎設施,培養專業航空物流人才等方式來推動航空物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國內經濟處于經濟方式與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時期,鄭州作為我國腹部重要地區擁有發展航空物流產業的交通優勢、配套產業優勢、海關優勢。針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發展現狀進行研究,探索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同時提出一定的應對措施。
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航空物流發展的優勢與作用
為了將鄭州建設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2007年10月河南政府通過了鄭州建設航空港的申請。自從試驗區規劃批準到2016年底,試驗區成為國際新區,2016年生產了2.58億部手機,有171家企業,完成了進出口總額2784.5億元。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基于鄭州新鄭機場發展的航空物流的區域,力求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伴隨著新鄭機場貨運量的持續增加,越來越多物流企業加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持續增加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規模。
(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航空物流的優勢
第一,交通優勢。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地理位置優越,是我國重要的交通運輸中心。公路方面,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所處城市鄭州的公路為交通樞紐,是連接京珠、連霍高速的交叉口。鄭州市的區縣高速公路發達,形成了城鄉共同發展的交通布局。鐵路方面,鄭州鐵路是京廣與隴海鐵路的交匯處,也是濟渝鐵路、太合鐵路的交叉口,是全國零擔貨物的重要樞紐。航空方面,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口覆蓋范圍大,達到了90%。第二,配套產業優勢。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使得大量相關產業集聚,達到了一帶多的發展效果。例如,智能終端產業也在此快速發展,手機產量以及達到了2.52億。鄭州成為了手機發展的重要平臺。第三,海關優勢。為了進一步推動產業國際化進程,綜合保稅區與機場口岸建立了聯動機制,新鄭綜合保稅區的運作使得企業能夠直接在制定區域報關、安檢,完成了綜合保稅區與機場的聯動。實行“屬地報關、口岸放行”政策,實現機場與綜合保稅區的無縫對接,貨物流轉速度快、通關便捷。
(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航空物流發展的作用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航空物流發展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滿足了國際航空貨運物流發展的需求,鄭州航空港的航空物流成熟發展給滿足航空貨運需求提供了廣闊的物流發展空間與足夠的支柱力量。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下,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往來日漸頻繁,國際航空貨運需求量也不斷上升。導致航空物流市場被充分開發。國家航空物流的需求成為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發展的重要動力。第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推動了我國城市與經濟全球化的融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航空物流以安全、便捷、高效的優勢占據了全球貿易物流的重要形式,在全球經濟貿易對物流運輸時間與空間的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經濟交易與商業活動的主要區域已經從港口轉移到機場,使得機場成為全球貿易物流的重要橋梁。因此,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物流產業的發展有力推動了我國與全球經濟貿易的密切往來,并且逐漸深入到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分工中去。
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發展現狀
(1)航空物流信息系統不完善
航空物流要實現高效、便捷的運輸就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撐。與國內外先進航空港對比而言,鄭州航空港中連接倉儲地區、貨物處理地區、商務辦公區域等節點的信息系統還不夠完善。缺乏服務于航空物流的信息平臺,航空公司、貨運企業、機場信息等節點的缺乏足夠的溝通,無法進行實時的信息共享,導致信息利用率低下。
(2)航空物流基礎設施不健全
全球領先的香港國際機場空運貨站建設投入十億資金,站定面積大27萬平方米,每年能夠完成260萬噸貨物的轉運,同時能夠實現全自動化航空貨箱存儲。相對于香港國際機場空運貨站來說,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航空物流基礎設施、相關配套設備尚未達到國際標準。雖二期擴建工程與物流園區正在建設,但僅能完成年50萬噸的貨運量。
(3)缺乏專業航空物流人才
當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普遍存在專業航空物流人才缺乏的現狀,專業物流人才缺口難以滿足物流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另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尚未建立專業人才培養與引進機制,與周邊高校、科研機構缺乏密切的人才培養聯系,無法實現大量的人才供給。另外,實驗區中很多在崗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不高,無法滿足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的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4)物流綜合服務能力低
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專業分工已經逐漸被運用到各個行業當中。航空運輸已經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貨物運輸,而是朝向更加綜合的方向發展,結合貨物運輸、貨物倉儲、貨物配送、貨物分揀、貨物報關等集多項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然而當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主要以單一的貨物與郵件運輸為主,其運輸鏈為一個機場到另外一個機場,供應鏈短缺,運輸業務相對單一,盈利項目少,經濟效益有待提升。
(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發展對策
(1)開發完善的航空物流信息系統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要重視科技的作用,開發佤山的航空物流信息系統。航空物流產業要高效、便捷、準確運作,快速集散貨物就需要通過高新科技來實現。航空物流信息系統能夠提供便捷的二維碼掃描供、GPS定位功能、RFID識別技術等,大大提高物流集散貨物的效率。同時,注重航空港電子口岸與物流信息數據中心的建設,構建健全的航空物流信息化平臺,高效整合陸運與空運物流信息,為航空物流企業、海關、商檢等主體提供詳細的開放式信息,集成物流信息、資金結算、單證合同等多項功能,全面提升航空物流的運作效率。
(2)打造優質航空物流基礎設施
優質的航空物流基礎設施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點任務。當前國內外先進的航空港均采用自動化設備對貨物進行集散處理,貨物集散效率很高。為了全面提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貨物的吞吐量,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打造為世界級別的航空運輸平臺,就需要打造優質的航空物流基礎設施,實現全自動化操作。完善地面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牽引車、裝箱設備。物流實驗區管理部門要定期收集企業與客戶對機場貨運基礎設施的要求與建議,根據建議對貨物運輸基礎設施進行完善與調整,以便能滿足客戶的物流運輸需求。
(3)培養引進專業型航空物流人才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配備充足的人力資源。由于航空物流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就需要針對當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物流人才匱乏的情況通過培養和引進大量吸收專業性航空物流人才。一是進行校企訂單培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可以與當地或周邊高校、職業院校開展密切合作,定向輸送人才培養訂單,讓高校能夠根據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對物流人才的需求訂單式培養專業人才,充分保障航空物流產業的人力供給。二是在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除了與高校合作培養訂單式人才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還需要針對在職物流人員進行在崗培訓。定期開展專業航空物理知識培訓,邀請國內外航空物流專家學者、管理人才前來舉辦講座,以提升在崗人員的職業素養。
(4)提升物流綜合服務能力
針對當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綜合服務能力較弱的實際情況構建高效綜合服務供應鏈。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勵,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本質可以看做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并且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基于此,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要構建物流服務供應鏈,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從而強化自身綜合競爭力。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可以充分利用鄭州航空、鐵路、公路三位一體的綜合運輸地域優勢,在機場區、產業區以及物流區之間構建完善高效的服務供應鏈,通過機場帶物流、以物流促產業,產業再反向補給物流的方式來實現良性循環。對航空物流服務供應鏈進行綜合整合,從流程與信息兩個方面對其進行優化整合。優化整合內容涵蓋了節點企業之間的運作、合作、資源共享方式、信息共享質量等。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物流服務供應鏈能夠強化物流企業對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并且通過信息資源的共享使得價值鏈增值,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降低物流成本與交易成本。提升服務供應鏈的協調程度與運作效率,強化在物流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地理位置優越,是我國重要的交通運輸中心。周邊有利的物流發展環境將會給鄭州航空港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然而當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產業發展尚不完善,需要有針對性的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解決鄭州航空港物流產業發展的問題,從而保障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物流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為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作者簡介:任劍(1984-),男,漢族,河南鄭州人,本科,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學
【項目】2018年度省社科聯、省經團聯調研課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課題編號:SKL--2018--3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