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雷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分析中學健美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影響中學健美操課堂教學的主要因素、韋納歸因理論在中學健美操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如何應用韋納歸因理論指導健美操的教學。對教師加強自我歸因、引導學生正確歸因、在中學健美操教學中進行歸因訓練,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中學健美操教學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歸因理論 中學 健美操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069-02
歸因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指個體對別人或自己行為的結果原因進行分析、解釋并推測的認知過程。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歸因方式,并且會對學生產生不一樣的期望值,從而影響并改變學生的后續行為。在中學健美操技術教學的過程當中,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行為,都可以進行歸因,不同的歸因能夠對學生的練習動機與積極性起到不同的作用。部分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取得成功,也許會把原因歸結到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強,也有可能把原因歸結到任務比較簡單或者偶然的因素,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練習動機,提高積極性。相反,在失敗的情況下,也會把原因歸結為個人自主努力較少或能力較低。所以,怎樣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歸因,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中學健美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情緒反應
認知和情緒一般是相互制約、緊密聯系的。在中學健美操練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受到錯誤的歸因方式影響,而且會產生消極和否定的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嚴重阻礙健美操學習的順利開展。部分學生尤其是男生從開始就持有不想學的想法,認為自己學不好,這將影響健美操在中學的普及發展、推廣與提高。
1.2 學生的習得性無助感
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了習得性無助感,尤其在歸因能力較差的學生中更為明顯。這主要包括4個方面:(1)自我效能感低;(2)消極思維;(3)情緒失調;(4)人際關系不良。
2 影響中學健美操運動的歸因因素
2.1 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主要指的是學生自身因素,即內部穩定的可控因素(如自己的努力程度);內部穩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自己的能力);內部不穩定的可控因素(如自己不穩定的努力);內部不穩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情緒狀態等)。
2.2 外部因素
歸因能力不強的學生往往會把成敗歸因為外部穩定的可控性因素和外部穩定的不可控性因素,外部不穩定的可控性因素和外部不穩定的不可控性因素。其主要是體現在學校與教師兩方面,例如:學校重視程度低;教師重技能、輕理論等。
3 韋納歸因理論對中學健美操教學的指導作用
3.1 提高教師對學生正確歸因的指導
歸因中的控制節點往往影響學生對成敗的期望,且穩定性則影響著學生對成就的期望。在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學習合理的歸因方法,逐步建立起平衡的、穩定的內外控制點。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在公開場合下對學生的練習結果均不適宜歸因于運動能力強弱。因為這對于歸因能力較好的學生是一種贊揚和鼓勵,對于歸因能力較差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畏懼、厭學心理,不利于教學。因此掌握韋納歸因理論,可提高教師對學生正確歸因的指導,從而更好地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3.2 提高學生內部穩定可控因素的歸因能力
一般認為,歸因訓練的原則有因材施教原則、啟發誘導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區別對待原則等。中學生正處于爭強好勝心較強的年齡階段,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和夸獎,其中老師對學生成敗的歸因對學生以后的練習動機影響最大。無論老師的回饋是批評和訓斥,或是贊許和鼓勵,都將成為學生對自己練習結果歸因的根據。學生會根據老師的回饋進行歸因,形成自己以后行為的預期。若教師的歸因是積極、肯定的,學生就預期自己會成功,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追求成功;若教師的歸因是消極、否定的,學生就預期自己可能失敗,在稍微遇到困難時就會放棄。所以在教學當中,教師的鼓勵教育對提高學生練習的信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并盡可能在集體面前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學生必定深受鼓舞,形成成功的預期,不斷提高他們內部的穩定的可控的歸因因素。他們一旦有了追求成功的意愿,其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提高。
4 教師在健美操教學中應如何運用歸因訓練
4.1 對學生的健美操學習進行積極正確的歸因
教師對學生積極與正確的歸因是提高學生完成動作質量的關鍵。健美操是一種肢體語言特別豐富,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運動項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完成幾個動作組合之后,無論動作成功還是失敗,完成質量高還是低,相對而言,總會有幾個動作完成質量較好,這時教師應從這幾個成功的動作入手,幫助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告訴學生練習成功的動作,就是他努力的成果,說明他的協調能力并不差;而沒有成功的動作是他發力點沒有掌握好或者其他的原因。教師要首先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然后鼓勵其勤加練習,并對他努力練習之后完成的動作予以充分肯定,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積極歸因的能力,提高學生對健美操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在遇到困難時,首先會從主觀努力方面找原因,不再自暴自棄,真正從失望的狀態中擺脫出來,努力走向成功。
4.2 因材施教,科學調整教學計劃
筆者在教學中也深刻體會到: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明確地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最重要的是制定一個能讓學生感到通過自己一定的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因為過難或過易的任務都會使學生對成功和失敗做出不正確的歸因。如果練習任務過難,必然會使學生經常遭遇失敗,把失敗的原因歸結于自己能力差等比較穩定的因素,從而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學習任務過易,讓學生很輕松就能得到成功,容易做出自己能力強的歸因,容易驕傲自滿,認為不用努力就能學好,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做到因材施教,科學地調整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難度應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既能讓學生們感到力所能及,又能夠使他們認識到必須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5 建議
中學生正處在動作技能形成和掌握的關鍵時期,但又處于身心發展波動較大且不穩定的時期,因此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1)應對學生的健美操學習進行積極正確的歸因,并加強積極歸因訓練,提高學生的健美操學習積極性;(2)特別注意歸因時的“觀察者效應”,做到因材施教,科學調整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 季瀏,殷恒嬋,顏軍.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肖光來.健美操[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0.
[3] 郝策.歸因理論對高校學生網球學習動機的規范與促進作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2(3):155-156.
[4] 孫靜,包靜波.歸因理論在健美操難度動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8(3):82-84.
[5] 侶黎明.論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歸因效應[J].首都體育學報,2005(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