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辛
摘 要:我國的飲茶歷史較為久遠,很多人將茶視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品。茶道文化中蘊含了儒、道兩家的思想,其中和敬、清靜的思想和中國禪宗寂滅的思想進行了融合,形成了和敬清寂的精神內涵,體現了一種和諧寧靜的生活態度,而這些特點在瑜伽運動中也有所體現,近幾年出現的瑜伽茶道更是融合了傳統茶道文化中的運動養生精髓。下面對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發展進行具體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茶道文化 瑜伽 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c)-0240-02
茶道的養生和瑜伽的健身定位有所重合,并且茶道精神和瑜伽精神也比較契合,為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很多現代人將茶道和瑜伽視為修身、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種高雅休閑方式,通過二者的融合,人們能夠在濃厚的茶道氛圍中以茶會友、奉茶以禮,同時通過瑜伽體位鍛煉體格、舒經活血、調理腺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最終達到養生、強身健體、參禪感悟等多重目的。
1 茶道和瑜伽融合的原則
對茶道和瑜伽進行融合時,人們需要進行適當的編排和設計,并且對瑜伽茶藝的目標定位進行明確,通過兩者的融合使人們能夠在活動過程中更好的交流和溝通,營造一種更加和諧、寧靜的氛圍,促進參與者的身心融合,使人們的思想境界有所提升,或是能夠獲得一定的感悟。此外,需要對飲茶和瑜伽修習的環境進行關注,配置更多茶藝相關的用具,同時通過裝飾的方式營造適宜的氛圍,使場所保持安靜、清雅和空氣流通,為茶道及瑜伽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環境條件。人們還需要將茶道文化和瑜伽的精神內涵更好的融合,將這些內容巧妙的融入到茶會活動和各種瑜伽體位之中,使參與者通過靜坐、冥想、奉茶、行茶等方式修心養性,使茶藝和瑜伽更好的發揮各自應有的作用,并且達到更好的效果。最后值得注意的一點便是奉茶的主人,接茶的客人可以進行靈活的互動和角色互換,最終使所有人均能夠參與其中,對各種身份進行體驗,每個人均可以進行奉茶和品茶,使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效果有所提升。
2 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發展
為了緩解現代人的壓力,使人們掙脫物欲橫流的俗世束縛,怡情養性和強身健體,達到心境的澄明的境界,可以將茶道文化和瑜伽融合起來,下面對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發展進行具體分析。
2.1 將茶道養生和瑜伽體位健身的定位進行融合
很多古籍中記載,飲茶能夠起到提神、修身養性之功效,并且在很多著名醫書、道書中對茶益氣力、輕身、換骨的作用進行描述,在《本草拾遺》里還對茶利尿、明目、祛痰、助消化以及止渴的功效進行了介紹,可見飲茶與養生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至于瑜伽體式、身位同樣側重于修身養性方面,在腺體調理、舒筋活血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為二者的融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1]。
2.2 茶道精神及瑜伽精神
我國的茶道文化中,蘊含了儒道兩家的思想,在與禪宗融合之后形成了和敬清寂的精神內涵,一方面其對人和人間的思想交流較為看重,并且將人們和諧寧靜的生活態度表達出來,另一方面通過以茶會友、以禮奉茶,可以增進友誼;在追求這種清靜、安逸生活的過程中,人們能夠進行更多的冥思,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瑜伽精神中和諧、奉愛、寧靜、超脫為其主要內容,兩者均要求人們減少私欲,擺脫塵世的紛雜,靜心融入自然之中,澄明心境,能夠在瑜伽體位的修習中品茶、論茶,甚至可以在飲茶之余進行瑜伽表演,通過欣賞和感悟達到超脫通達的目的[2]。
2.3 參禪飲茶和瑜伽修習
參禪飲茶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茶禪一味的效果,同時人們還可以將瑜伽融入其中,對禪道與瑜伽之間的關聯進行充分利用,使瑜伽和茶道文化間接聯系起來。禪道與茶道均是提純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徑,人們甚至可以將飲茶本身視作禪修功夫中的一種或是參禪的前奏,最終達到參禪悟道的效果,之后世人感受到的便不再僅僅是茶之本味,而是舍棄自我達到無我境界的禪之味。而在人們修習瑜伽時,禪定、解脫是人們關注和追求的內容,前者講究靜中思、定中觀,并且瑜伽被分成了凝神、入定及三摩地的3個層次,可見瑜伽和禪道在冥思、自我知覺消除方面不謀而合,在參禪飲茶過程中修習瑜伽可以讓人們打破原有思維定式,破除執念妄念,感悟更多宇宙和世界的真理,最終達到三位一體的效果。
2.4 茶“道”和瑜伽的“天人合一”
茶道文化中蘊含儒道兩家的思想、佛家思想,講究道行修行,通過自我體驗、感知達到更高的境界,人們認為茶道文化具有怡情養性、養生等功效,按照儒、道、釋三家的說法便是“天人合一”,而瑜伽中同樣蘊含了這一思想,通過修習瑜伽的三重境界可以使注意力和神合二為一,在認識到宇宙本體、本真之后得到更多的快樂,使自己的內心真正平靜下來[3]。
2.5 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技法及注意事項
茶道文化和瑜伽融合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種瑜伽茶道,下面以其為例對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技法中的一種進行具體分析:首先,主持者對參加本次活動的人員、茶會規則等進行說明;其次,對瑜伽音樂進行播放,參與者隨著音樂擺出初級瑜伽體位和姿勢,之后準備水進行泡茶;再次,所有茶席均泡上一壺茶,并且根據席間人數分至各個茶杯中,蓋好茶蓋,將其放置于茶盤中,泡茶者事先自留一杯;最后,席間所有人一起飲茶,按照相應的程序或步驟進行飲茶。參與人員模仿“前屈式”,雙腳并立將奉茶盤放于腳前方;主人需要向席間客人致禮,之后對“樹式、新月式”和“前屈式”進行應用,完成“專注、供天”和“敬地”等步驟,將相應的瑜伽動作維持數秒;之后主人收腳并立,兩手端茶起身,把茶捧到胸前示意眾人開始飲茶;客人開始行茶,兩手平端并將其放置于胸前,靜立一定時間后按照行茶規則進行飲茶,保持平靜、祥和的狀態;奉茶結束后開始回席品茗,之后開始上第二、三杯茶和后續茶,并交換主客角色,直至所有人均奉茶完畢;參與者們在瑜伽音樂之下冥想靜坐10~15min時間,完成謝茶步驟[4]。
茶會過程中,人們需要對以下幾點進行注意:其一,除了接茶、飲茶以外,參與者需要保持放松的狀態,靜坐的過程中對茶會場內寧靜、和諧的氣氛進行感受;其二,對茶會規則進行熟練掌握,在所有人熟悉之后可不必再安排主持人,使參與者在音樂的引導下默契配合,完成各個步驟;其三,茶會結束時,參與者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座談交流,或是增設一些瑜伽體位、瑜伽技藝表演和切磋的環節;其四,人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活動進行調整,使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起到更好的效果[5]。
3 結語
總結全文,茶道和瑜伽在精神內涵和定位方面具有較多的相同點,通過二者的融合,可以賦予茶道文化和瑜伽更多的變化性,同時可以達到養生、怡情養性、強身健體和感悟等多種目的,使人們保持身心舒暢和意識清明,滿足人們精神世界方面的需求。本文已經對茶道文化和瑜伽的融合發展對策進行具體分析,希望為二者的融合提供一定的思路,使茶道文化和瑜伽更好的發揮其作用,并且產生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嶸,鄢行輝.論茶道與瑜伽的文化融合[J].福建茶葉, 2016,38(12):282-283.
[2] 王靜宜.茶道文化與瑜伽的融合發展[J].福建茶葉,2016, 38(9):302-303.
[3] 譚艷青.瑜伽現代化的路徑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6.
[4] 宋君,張雪瑩.瑜伽的現代抉擇與東西方健身文化融合[J]. 現代婦女,2015(1):302.
[5] 石慧,李日昌.瑜伽運動中所蘊含的茶道精神探析[J].福建茶葉,2016,38(6):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