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課堂案例對體育教學中開展使用學習的意義、課堂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合作學習的有效價值。課程改革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于課堂教學。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優(yōu)勢互補,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和提高體能水平。
關鍵詞:體育課堂;有效教學;合作學習
我有幸在《中國學校體育》看到了覃俊平和譚濤老師寫的《體育教學中有效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只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才能產生真正的實效,我就把他們提出的合作學習實踐方法運用到我的體育課堂學習中,發(fā)現(xiàn)效果很好。下面結合4個具體的案例來分析如何運用四種合作學習方法。
方法1、思考(體驗)-分享-練習
思考(體驗)-分享-練習法是基于思考-結對-分享的方法,這是一種通過批判性思考或積極體驗,分享、協(xié)商和練習,激勵參與的策略。它適合于創(chuàng)造性游戲、舞蹈和障礙課程以及需要問題解決能力的游戲和戰(zhàn)術教學。我就在武術教學中運用了這種方法。
實踐1、多變的五步拳
在前幾節(jié)課已經學習了三個基本手型(掌、拳、勾)和五個基本步型(弓步、馬步、歇步、仆步、虛步),剛上課我就讓他們每個人自己去思考或嘗試編出手型和步型結合的動作。大家都很積極,創(chuàng)編出了多種多樣的動作:如弓步沖掌、馬步沖拳、虛步亮掌、仆步穿掌等都出現(xiàn)了。在學習五步拳時,我沒有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去交,而是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想法每個人單獨創(chuàng)編出5個連貫動作。然后4個人一組交流自己的創(chuàng)編動作,大家都表演后,相互評價,經過熱烈的商量和討論,再統(tǒng)一動作,集體練習。在表演時各組的五步拳都有自己的特色,學生學得很開心,而且創(chuàng)編出了自己的拳。
反思:武術本沒有固定的步驟,其實五步拳也是人創(chuàng)出來的,為什么一定要跟著別人打呢?學生們?yōu)槭裁床荒茏约簞?chuàng)編呢?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運用基本動作,這才是最關鍵的。不要讓合作學習成為兩極分化的橋梁,合作學習有了每個人的參與才會變得更加生動和精彩,合作前給學生思考或體驗的時間,在合作時大家才會有自己的想法,才有話可說,最終才會產生共鳴。
方法2、結對-檢查-練習
結對-檢查-練習是建立在成對檢查法基礎之上。它適用于學習走、跑和跳等基本動作、競技項目,體操或者水上技能項目。教師先向學生講解和示范動作,而后兩人一組結對(每對學生中一人練習動作,另一人提供激勵和反饋),兩人都能完成動作后,就合并成原有的四人一組繼續(xù)練習。我結合在前滾翻教學中運用了這種合作學習方法。
實踐2、前滾翻
我先讓每個同學表演他們最擅長的滾,有的側滾,有的后滾,有的前滾,有的抱頭滾,有的抱腳滾,有的兩手平舉滾,滾的方法多種多樣。滾完后我就向大家宣布這節(jié)課目標是學會前滾翻,編出幾種滾的游戲方法。第一個目標就是學前滾翻,我先邊示范邊講解,做了一個前滾翻的動作,再分成4人小組,然后兩個兩個結對,相互幫助、相互指導學習前滾翻。有的同學邊講邊做,有的再向搭檔請教,有的再觀察其他人怎么滾。過了一段時間后,會的同學在積極幫助自己的同伴,不會的同學為了不給自己的搭檔拖后腿,虛心地向搭檔請教,一遍遍認真地練。兩人都完成任務后就同本組的其他成員匯合,所有成員來評一評每個人的學習情況。大家基本上學會前滾翻后,接下去就創(chuàng)編滾的游戲方法。有些組是一同學如果用“降龍十八掌”打到你,那人就用前滾翻來抵消,還有的組用“無鷹腿”踢到屁股時滾,還有的組是前滾翻(模仿孫悟空翻跟斗)比賽等等。
反思: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時刻在相互評價,在評價中促進學生更主動地學。其實在評價別人的同時逐漸學會評價自己,他如果發(fā)現(xiàn)別人出色的地方,可能這個地方就是他的弱點;如果發(fā)現(xiàn)別人不足的地方可能正是他的優(yōu)點。在無意識中搭檔間形成了一種良性的關系: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在合作學習中幫助是少不了的,而同伴間的評價就是最大的促進。
方法3、拼圖法練習法
拼圖法練習是每個學生有責任學習和練習一定比例的內容,然后向其他組員,傳授他或她所掌握的內容。在拼圖法方法中有強烈的積極相互依賴,每個學生需要依靠其他人獲得信息。它適合教授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內容、舞蹈以及復習動作技能和學習技戰(zhàn)術。我在廣播操的教學中運用了拼圖法練習法。
實踐3、廣播操
本學期,因為學校要舉行廣播操比賽,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動作要點呢?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把整套廣播操全部教給學生,每節(jié)的要點都詳細告訴大家。不要說學生,就是我們老師都很難一下子接受。這里,合作學習就發(fā)揮了真正的實效。以8人小組為例,組長安排每人重點學一節(jié),如甲學第一節(jié),乙學第二節(jié)……,誰負責重點學哪一節(jié)就由誰來負責教會大家哪一節(jié),但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做好廣播操。每個同學既是“老師”,又是學生,大家學得很高興,教得也很開心。每位同學都積極參與,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經過每個人的努力才能學好整套廣播操。在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下各組的廣播操越做越整齊、動作越來越到位,而且越來越有精神。
反思: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任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而小組的目標分解成每個人的子目標,每個人的目標實現(xiàn)了小組的目標也就達到了。他們主動參與的意識都很強,合作學習的價值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合作學習是著眼于全體學生的,給人人創(chuàng)設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人人都從中得到發(fā)展。
方法4、協(xié)同合作游戲法
它強調在挑戰(zhàn)性,包容性活動中,學生一起努力獲得成功。協(xié)同合作游戲法適用于學習修正或創(chuàng)編的游戲、舞蹈和障礙課程。學生知道小組的目標和自己的目標緊緊聯(lián)系,自己的努力是小組成功的基礎,這樣學生個人才能達到他們的學習目標。我在高難度游戲中運用這種方法。
實踐4、“吊機“游戲
課前準備:分四個場地,每個場地將一根粗繩從單杠上方繞過,地上放一塊大墊子。
教師宣布游戲方法:每組先推薦一個人站到墊子上抓住繩子的一端,其他人全部抓住繩子另一端。然后通過集體的努力將站墊子上的人拉起,只要人離墊子即成功,成功后可以換另外一人站到墊子上。如果全部人輪完后,可以安排兩人(或三人)站到墊子上同時抓住繩子,比比哪組拉起的人最多。
學生都積極參與,每個人都盡全力去拉,頭上汗在滴,嘴上喊加油,手上拼命拉。大家都面紅耳赤,有的手酸了甩一甩又上了,有的手上皮都掉了還拼命地拉。
反思:在“吊機”游戲中人人都積極參與,大家都相互依賴,個人的績效和小組的績效有效地結合起來,個人的目標和小組的目標有效地統(tǒng)一起來。合作的任務有了一定的難度后,只有通過大家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拉起人),這樣大家才會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大家的合作意識才會更強,合作行為才會更明顯,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才會更高。
作者簡介:
欒海燕(1976--),陜西人,廣東省惠東縣惠東中學教師,中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