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話劇表演中,生活氣息與文化特色會通過語言得以呈現。我在話劇《平凡的世界》中飾演孫家奶奶,特別注重人物形象的體會,鉆研人物身份與性格特點,并且在舞臺上利用語言技巧或送肢體語言的變化側面展現人物意圖和性格特征,并通過個性化語言展露角色鮮明特點。此外,為了襯托孫家奶奶性格特征和內心情感變化,借助對話內容和夸張的肢體語言,傳達人物情緒,以此塑造人物性格特征。
關鍵詞:陜北女性形象;話劇藝術;角色塑造
人物形象的塑造,實質上是我將每一個人物角色的藝術形象從書本上搬到舞臺上的二次創作過程。在話劇舞臺表演過程之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整臺話劇演出的效果,甚至一個出彩的人物形象塑造還會給觀眾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如何在表演過程當中塑造一個真實的且富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對于每一個我而言都是極具探究意義的。我在話劇《平凡的世界》中,飾演孫少平奶奶,如何塑造好這一人物形象,總結一些體會,一些感悟。
一、塑造人物,先熟讀經典著作
1991年《平凡的世界》以榜首的位置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00年入選“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镀椒驳氖澜纭吩侔鏀凳?,重印率也非常高,銷售幾百萬冊,可謂數量 “巨大”,因此被稱為“具有常銷書的魅力”。在“2015年當當圖書暢銷榜”上,它位居中國小說類圖書銷量第二;在“2015年亞馬遜上半年圖書暢銷榜”上,也位居中國小說類圖書排行榜第二。從創作手法來看《平凡的世界》對現實主義的繼承和創新達到極高水準,交織著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三重元素,是中國式成長書寫的轉變,為改革年代的中國社會提供了一座獨一無二的鏡像長廊”。
路遙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對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非常精彩。在路遙塑造的一大批女性群像中,有的是現代知識分子的女性形象,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有的是從農村走向城市進而接受了現代思想的熏陶,但是還是無法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有的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嫁在農村的黃土地的女兒;這三種不同的女性形象代表了這個時代不同的階層。田曉霞、金秀、杜麗麗、姚淑芳、高敏是第一種女性形象,她們都接受了較高的文化教育,都擁有獨立的思想。田潤葉是傳統與現代相混合的女性的代表,她和孫蘭香等構成了路遙筆下的第二種女性形象。賀秀蓮、孫蘭花、孫玉厚的母親(孫家奶奶)、孫少平的母親、孫少平二媽賀鳳英、金芳、王彩娥、王彩娥母親、金俊武母親、李玉玲、馬來花、張桂蘭、衛紅,這些有名字的無名字的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嫁在農村的黃土地的女兒是路遙筆下的第三種女性形象。這類老年婦女形象雖然作者用墨不多,卻個個都是具有傳統美德的女性——敬老愛幼、任勞任怨、賢內助、嫁雞隨雞、傳統守舊。其中,幾位老太太思想更是守舊——孫家奶奶聽說是自己的孫女婿出事了,不是自己的孫子出紕漏,淚水漣漣的她頓然不哭了。對于孫奶奶的這些性格特點,我通過原著仔細揣摩體味,認真把握。
二、認真扎根于話劇中的文學形象
《平凡的世界》故事太“平凡”了,小說描繪的每一個細節就像是鄉村日常生活,既不是狗血的言情劇,又沒有吸人眼球的戲劇沖突,路遙的筆下的這些故事就像是我們生活的見證者,“平凡”得難以在話劇舞臺上去呈現。這不僅對于編劇是一個挑戰,對于演員更是挑戰。我飾演的孫家奶奶,劇情少,飾演好這一角色難上加難。幸運的是,孟冰身為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孟冰以嚴謹苛刻的方式對原著進行了操刀改編,先后六度易稿,解決了這個難題。
對于話劇我而言,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樣也是二度創作的過程,為了塑造更加生動的孫家奶奶人物形象,我在熟讀小說原著的基礎上認真鉆研劇本,扎根于話劇中的文學形象,配合導演的安排,深刻分析故事發展的情節,琢磨人物自身的性格,在表演之前便能夠理解人物思想感情變化的脈絡,通過自身的思考形成一定的雛形。在話劇舞臺表演過程中,角色應該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能夠讓人相信的。每一個角色自身行動的變化都能夠反映其內心的情感波折,我則需要基于這樣一種特征,認真把握話劇中的文學形象。
話劇我在表演過程當中正需要把握孫家奶奶這位女性人物的悲劇色彩,了解她所承受的不可避免的命運,在不斷的研讀劇本過程中培養對角色的感覺,舞臺表演舉手投足之間,更加接近角色,由此激發觀眾對這位人物的惋惜和喜愛之情。
三、舞臺上要善于掌控規定情境,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節奏
1.掌控規定情景
規定情景是演員通過劇本和多種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下,創設的一個情景,所以演員一定要對劇本全面深刻理解,并且要結合劇本擬定一個環境,使得演員塑造的角色能夠與劇本中的相符合,并且表演效果與實際生活相一致。雖然這種規定情境并不是真實存在的,需要我的想象力創造出來,這也是話劇的基礎,演員角色塑造的是否成功與這種基本能力密切相關。話劇的劇本通常都是來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所以話劇演員所塑造出來的角色是否成功,也就取決于其生活經驗和閱歷,話劇演員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應該結合人物的生活環境和背景,與實際相聯系,進而將任務角色的形象塑造的更加形象和貼切,進而成功的將話劇人物表現出來。
2.感受規定情境
規定情景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外部規定情景;另一種是內部規定情景,話劇表演人員在對話劇角色進行塑造時,要以規定情景為基礎,所以話劇演員需要用心來感受規定場景。首先,在觀察外部規定情境中,演員應該結合對劇本的任務角色和故事情節的理解,來構建規定情境,將內部與外部規定情境相結合,將角色規定在一個特點的環境中,使得角色進入到一個有形的情境中,在表演中情境和人物相融合,才算是將話劇表演內涵充分展示。
3.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節奏
話劇舞臺表演具備一定的節奏性和矛盾性,在故事情節鋪展過程中跌宕起伏,表面看似輕松過渡,實質上卻需要絲絲入扣的巧妙銜接。每一個戲劇表演都有著故事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的完整脈絡,每個環節都需要起承轉合的控制。我作為話劇舞臺演繹的靈魂人物,在人物塑造的過程當中需要遵循與其他人分工合作的原則,到位而不越位。
首先,我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當中,需要認真聽取對方演員的臺詞,給予靈活的反應,找好人物對話的整體節奏,緊扣每一句角色對白的臺詞,避免留下無內容的空白;其次,我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和表演情緒,把握好人物情緒中大起大落和大悲大喜的節奏,以保持角色的臺詞能夠有聲有色,富于變化,避免虎頭蛇尾;我在人物形象塑造的過程當中需堅持一致性原則,這是指人物的角色心理需要和其形體動作保持一定的和諧性,這樣能夠保障話劇舞臺表演整體節奏的連貫效果。
四、增強人物形象的個性化魅力
對于話劇舞臺表演而言,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是獨一無二的,具備典型性的特征。孫家奶奶具有中國傳統女人敬老愛幼、任勞任怨、家庭賢內助、嫁雞隨雞等共性美德,但是,也有傳統守舊、極端維護家庭利益的個性。我在塑造孫家奶奶形象的過程當中便在個性化詮釋的方面著重加強。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養成都是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生活環境、成長環境、教育背景、個人習慣、人生經歷、素質修養以及興趣愛好等要素密不可分,因此我需要善于從這些個性特征出發,深刻挖掘每一個人物的個性色彩,由此摸索人物的思維邏輯和行為舉止,建立極具感染性的人物基調。
這一人物形象極為豐滿,既有中國傳統女性的種種美德,同時也是被貧困生活和封建主義思想影響的底層人民的縮影。我在人物塑造的過程當中要通過自身的二次創作給予這個人物以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總之,創造角色是話劇表演的最高任務,是展示話劇魅力的最佳方式,因此,在話劇表演過程中,演員應該深入了解話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根據話劇作品的具體內容,仔細揣摩話劇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理變化,不斷提高自身的表演技巧,努力塑造出經典的話劇角色,以展示話劇的偉大魅力,促進話劇藝術的健康發展
作者簡介:
閆小芬,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三級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