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村官腐敗,“職位低”危害大。鄉村振興,“拍蠅”行動必不可少。防治村官腐敗,需多方問診、綜合施策,才能鏟除“污染源”,要筑牢思想之堤、扎牢制度之籠、織密監督之網、高懸懲戒之劍,才能為鄉村振興系好廉潔“安全帶”。
關鍵詞:鄉村振興;反腐倡廉;村官腐敗;黨性教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嚴厲整治惠農補貼、集體資產管理、土地征收等領域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盵2]村官腐敗,“職位低”危害大,已經成為農民群眾最為痛恨的腐敗現象。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事業全面快速發展,處在最基層的村(居)一級組織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充分說明了基層反腐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任重道遠。防治村官腐敗,打通涉農項目資金監管“最后一公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完善鄉村治理的體制機制,才能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一、抓好黨性教育,筑牢思想之堤
“物必自腐而后蟲生”。實踐證明,干部腐化墮落、違紀違法,都是從思想蛻化變質開始的。抓好黨性教育,筑牢拒腐防變思想之堤是防止村官腐敗的前提和基礎。
1.強化教育培訓,樹牢廉政意識
加大對村干部教育培訓的力度,既要突出全面性又要兼顧特殊性;既要著眼整個村干部隊伍素質的提高,又要重點抓好村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科學文化素質、為民服務本領和黨紀法規意識、廉政意識的普及與強化。進一步發揮黨校行政學校、鄉村夜校、鄉鎮專題教育、組織生活會議的作用,突出對村官的政治理論和黨性教育,強化村干部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為契機,分期分批組織村官學習有關的黨紀條例、法律、法規以及農村工作的政策規定等相關知識,讓村干部清楚明白黨紀法規“紅線” “高壓線”,在用權、用錢過程中自覺對照黨紀法規,做到以學知紀、以學執紀。
2.抓好活動建設,遏制腐敗苗頭
要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創新村官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在經常性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礎上,基層黨委要有計劃地組織村干部觀看廉政電影、電視、電教片,使村官潛移默化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迪。要適時開展警示教育,組織村官到看守所或監獄現場觀看貪腐嫌疑人或服刑人員的生產生活情況,進行現身說法,提醒村官防微杜漸,警鐘長鳴。要通過報刊雜志、電視、網絡等媒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宣傳教育,向群眾講清黨的方針政策,講清村官腐敗的嚴重危害,樹立防治腐敗人人有責的思想,讓廣大農民群眾自覺參與防治村官腐敗的行動中去。
3.打造特色文化,升華思想境界
重視農村特色文化建設,做到以文化人。要在廣大農村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借助紅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大力弘揚廉政文化、培育為民服務的價值觀念,深入開展紅色文化、廉政文化進鄉村活動。要利用報刊、網絡、手機短信、宣傳櫥窗、宣傳欄等平臺和載體,大力營造村官崇尚廉潔從政、抵制腐敗的良好輿論環境,讓廣大農村村官感受到廉政文化的氛圍,自覺接受廉政教育,使村官自覺做到勤政廉政。
二、加強制度建設,扎牢制度之籠
創新健全制度,構建防治村官腐敗的政策體系,是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保證。
1.落實村官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認真落實村黨支部書記村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開展向鄉鎮紀委述廉工作。在村干部向鄉鎮黨委述職的過程中,增加向紀委述廉工作內容。通過支村兩委負責人向所在鄉鎮紀委、村民監督委員會進行述廉并開展村官評議工作,不斷增強村官的壓力感,增強村官的黨風廉政意識。
2.推行村級財務非現金結算的制度
推行村級財務非現金結算的范圍是三個全覆蓋,一是對象全覆蓋;二是項目全覆蓋,包括干部報酬發放、辦公經費報支、工程項目付款、農戶各項補貼補償款發放及用工補貼、村級公務支出等;三是資金全覆蓋,不論金額多少,均采取轉賬等非現金結算方式。采取開設“村務卡”賬戶、備用金、“一折通”等手段,推進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透明化,強化對村級資金管理和使用監督,實現村級財務管理全程留痕可追溯。
3.健全落實農村民主制度
在村級事務的重要事項、重點項目、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額資金使用(“三重一大”)等方面,必須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在充分的科學論證,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村民理財小組或村級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有的還要經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后,努力實現村級事務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三、推行陽光工程,織密監督之網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推進陽光工程,規范村官權力運行,織密監督之網,是防治村官腐敗的關鍵。
1.增強上級方針政策透明度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央對“三農”的資金和項目支持力度持續加大。中央的惠農政策,雖然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會進行公開和解讀,但對農民群眾來說,只是一些零碎的概念??h一級職能部門或鄉鎮有必要組織專業人員對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政策的核心內容,上級對本村項目建設、資金投入、效益分成等情況進行梳理、整合,并通過小冊子、電視、智能手機、互聯網等媒體向農民群眾告知,使群眾知曉,才能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
2.實行黨務村務和財務公開
對農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村里的重大問題、熱點問題,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農民群眾公開,對突發的重大事項要做到隨時向農民群眾公開。公開不能流于形式、走過場,要確保真實、便民、可核查。財務公開是村務公開的重中之重。要著重抓好村級財務計劃和執行情況,各項財產、債務、收益分配情況,代收代繳費用情況,以及村民要求公開的其他財務事項的公開,實現村務公開由事后公開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開,自覺接受村民的監督。
3.實施任期和離任審計工作
參照機關單位領導干部任期和離任審計辦法,出臺農村干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和實施辦法。在每次村支兩委換屆前,由有關職能部門對各村的財務進行專業審計,對于發現的村官腐敗現象,紀檢、組織、司法等部門絕不能姑息遷就。該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的,紀檢機關應查處,該追究刑事責任的,相關部門應及時介入。
4.構建更加便民的信息平臺
要根據現代媒體的特點,制作或打造相應的便民信息平臺,更加方便群眾監督。如利用互聯網、智能手機,制作相關具有保密性能舉報、投訴網頁或縣長信箱等;利用電視公開舉報電話、領導電話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電話;暢通群眾舉報、投訴、收集證據等渠道,出臺保證舉報人人身安全的保障制度措施等。
四、加大查辦力度,高懸懲戒之劍
防治村官腐敗,既要治本也要治標。加大查辦村官腐敗案件的力度,高懸懲戒之劍,嚴肅查處各種違紀違法行為,形成打擊村官腐敗的壓倒性態勢,是防治村官腐敗的重要手段。
1.深入開展農村“微腐敗”專項整治
盯緊落實惠農政策資金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深入開展支農惠農政策落實整治工作,堅決查處挪用、克扣農民糧食直補資金、農機器具補助資金、燃油補助資金、村級補助資金;查處套取、冒領低??睢⒕葷?、優撫款、退耕還林款,查處低保、危房改造等優親厚友現象;堅決查處貪污、挪用、截留村集體資金、民生項目建設資金,強攬項目工程等現象;堅決查處在村級財務管理、宅基地審批、工業項目招商等過程中以權謀私,損害農民群眾利益的行為。
2.加大信訪處置和案件查辦力度
要注重信訪排查,對信訪案件線索集中進行研究,對排查出的信訪問題按照一般信訪問題和重要信訪問題查處要求及時作出處理。對群眾信訪反映較強烈,但查辦案件力度不大的鄉鎮紀委,縣紀律和鄉鎮黨委要有積極的回應,必要時由縣紀律派遣職能部門的專業人員進注農村專項查處,對發現問題的及時處理,并扣減鄉鎮工作考核分。
3.努力提高辦案水平和辦案能力
要加強鄉鎮紀律辦案人員的業務培訓,著力提升辦案人員案件發現、依照程序依法辦案、案件突破、查辦案件組織協調、案件審核審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要注重研究不同時期村官腐敗的特點和規律,充分利用信訪舉報,網上舉報,設置舉報箱、舉報電話等途徑,規避“人情案”、“關系案”,努力改進辦案方法,逐步完善辦案手段,不斷提高辦案水平,做到對信訪舉報案件做到一一有核實,問題有落實,人人有交代,件件辦成鐵案。
參考文獻:
[1]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806/c40531-30210403.html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Z].2018年1月2日
作者簡介:
陳湘洲(1979--)男,湖南衡南人,中共郴州市委黨校辦公室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