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忻桐 吳健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快遞業的高速增長,因而我魯快遞包裝需求量不斷增大。由此引發的快遞包裹過度包裝以及不合理的使燕所帶來的資源浪費問題日益凸顯,對環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文章首先闡述了快遞包裝的現狀,指出了快遞包裝存在著包裝過度、包裝回收率低、包裝不環保等幾個問題,進而提出快遞包裝標準化的必要性,最后針對快遞包裝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過度包裝 包裝標準化 回收體系
引言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快遞業的高速增長,推動著中國經濟的前行,可是大量的快遞包裝處理問題也隨之而來。在我國,快遞包裝過度、循環利用率低等現象普遍存在。據統計,全國快遞包裝的回收率不到20%,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如何有效解決快遞行業包裝標準化以及回收利用,成為快遞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國環保工作急需決的難題。
快遞包裝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400.6億件,67%以上使用了電子面單,共消耗編織袋約32億條、塑料袋約68億個、包裝箱37億個以及3.3億卷膠帶。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后,是快遞包裝材料回收渠道不暢、造成嚴重浪費和環境污染的現狀。
(1)快遞過度包裝
在網購當中,快遞過度包裝的現象極為嚴重。
國內消費者普遍認為包裝是商品的臉面,包裝精美的產品肯定質量比較好,如果包裝不好,好東西也會讓人覺得廉價,加上親朋好友之間送禮、攀比等,部分顧客對包裝的要求有時甚至會高于對商品質量的追求。于是,商家為了取悅消費者,提高好評率,往往對商品進行“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裝。
其次,由于快遞從業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在快遞的分揀、裝卸搬運過程中,常常對快件進行猛拉、托拽、拋扔等破壞性動作,使得快遞到達消費者手中時,商品包裝甚至商品已經出現破損的現象。為了防止商品破損給消費者帶來不佳的購物體驗,分揀過程中出現的暴力行為迫使商家不得不多重包裝商品。
(2)快遞包裝回收率低,導致資源浪費
由于快遞行業準入門檻低,行業內對快遞包裝也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以至于大至快遞公司,小至個體商戶皆采用各自的快遞包裝,使得快遞包裝在回收時便要進行篩選和分類,這無疑加大了包裝回收的難度。加上業內一直缺乏健全的回收機制和回收體系,消費者的回收意識觀念不強,這也是導致快遞包裝回收率低下的原因。
(3)快遞包裝不環保,污染環境
常用的快遞外包裝有兩種,一種是紙箱,另一種便是塑料袋。經常網購的人不難發現,大多數包裹都是黑灰色的塑料包裝。就目前市場上同樣尺寸的快遞包裝袋來看,白色包裝袋的批發價比黑灰色的要貴上一倍多。有生產企業表示,制作白色或淺色的快遞包裝袋一般都會用新鮮新料,而黑灰色包裝袋的制作原料則為“回料”,這些“回料”大都為生活垃圾、化工原料加工而成,成本較為低廉。在懸殊的差價面前,快遞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黑灰色包裝袋。通常,包裝袋的顏色越深,使用廢料的可能性越大。由于這些包裝袋是由一些生活垃圾、化工原料加工而成,因而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質會依附在這些包裝袋的表面上,消費者在收件、拆件過程中直接接觸到這些有毒有害物質 (塑化劑、阻燃劑)后可能會發生皮膚過敏現象。因此,我們應亟待加強改進包裝材料,杜絕有害包裝危害人體健康。
其次,由于現階段我們所使用的包裝材料不能循環利用且不可降解,因此對這些材料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就是填埋和焚燒。但是,對這些快遞包裝材料用以填埋方式便會造成土壤污染;而選用焚燒的方法,便會產生大量刺鼻的有害氣體和濃重煙霧,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快遞包裝改進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快遞包裝處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解決辦法。
(1)多方配合建立健全陜遞回收體系,健全回收制度
政府應建立健全快遞物流行業規章制度,規范行業準入制度,打破行業壟斷現狀,淘汰一批不合格企業,整合兼并一些小型企業。規范快遞行業的市場秩序,加強市場監督和管理,嚴厲打擊不法行為,讓違規違法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政策上要鼓勵和支持生產商生產綠色包裝,并且積極調整生產商、電商和物流公司之間的關系;在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上保證大家目標一致,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生產力,達成多方共贏的局面。政府在管理方面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律法與行政結合才能做到對行業的監管行之有效。要求相關企業對包裝的整個生命周期負責,實行“誰污染誰治理”,強制快遞公司“誰配送誰回收”,在法律上做到強制約束,這樣就能有效地管理快遞行業的市場。
為響應政府號召,在建立回收體系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快遞公司可以建立快遞包裝回收平臺,創新回收方式,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靈活處理快遞回收問題。于線下方面而言,快遞公司可以考慮在每個快遞收發點建立快遞回收站以此提供快遞包裝回收服務,實現當場回收。并且適當對積極響應的消費者進行適量補貼,以此調動包裝回收的積極性。于線上方面而言,快遞公司可以開發相關手機軟件,即任何人在此軟件上注冊信息后就可以享受到軟件上相應的鼓勵政策,比如你能將身邊多少完整或不完整的快遞包裹包裝交與你所處位置附近的回收站。所有參與活動的人都被授予“環保英雄”稱號,并按收集廢棄包裝的量和完整度分別記錄,達到一定的次數便可以通過此款軟件得到一些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同時,軟件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便可引來廣告商的投資,軟件開發商也是受益者。
作為消費者,在商品完好的前提下,可以主動要求不要“過度”包裝。消費者應增強環保回收理念,積極配合各站點的快遞包裝回收,對快遞包裝回收多一分耐心、理解和支持,用最有力的行動踐行環保理念,同時要注重商品本質的好壞,而忽略華麗包裝所帶來的虛榮感,自覺抵制過度包裝。
(2)減少快遞包裝材料,提高快遞服務水平
目前我們面臨的快遞過度包裝問題,可借鑒國外的做法,相關部門制定快遞包裝標準,各行業企業在標準允許的范圍內制定適合自身商品的快遞包裝標準。盡快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明確電商貨品的包裝技術標準,擠壓包裝浪費的空間,一旦超標,便則可視作違法。
企業及包裝生產商應響應政府號召,轉變傳統快遞包裝方式。首先,優化設計快遞包裝的結構與造型,貼合產品進行包裝設計,以此減少緩沖材料等內部包裝的使用。與此同時,提高包裝箱的防震和防潮包裝技術,以此減輕內外包裝的負荷。快遞運單可以采用電子運單的形式,不僅能夠減少資源消耗,并且有利于個人信息的保護。
為解決快遞業務操作不規范而導致的過度包裝問題,應大力推廣自動化快遞分揀系統。分揀系統逐漸代替人工揀選系統,大大縮短了貨物揀選時間,降低了作業勞動強度,提高了貨物揀選精確率和作業效率,目前越來越多行業的配送中心開始采用自動分揀系統。為將快件于分揀作業中的受損率降至最低,同時解決由此引發的過度包裝問題,快遞行業推廣自動化分揀系統已然勢在必行。
(3)快遞包裝綠色化,轉變包裝理念
在包裝材料的使用上,我們應該力求簡單、環保、無危害、可降解的包裝材料,以此減輕快遞包裝材料對人體健康、環境污染的危害。考慮到材料的可降解性、可回收性,快遞包裝應減少對塑料袋、膠帶的使用,采用更綠色的材料。如國外便有一工廠推出新型的減震填充紙制品一紙球。這種材料既可以重復使用,也可回收二次利用。
此外,據研究表明,以聚碳酸酯作為新型快遞外包裝材料具有極大的可行性。這是一種無色透明、無毒無害、無味、剛硬而堅韌的材料,具有耐磨損、可回收、成本低、防水性高、防震性好、質量輕、無污染等特性。珍珠棉,即聚乙烯發泡棉( EPE),是一種非常環保的包裝填充新材料,作為內包裝材料在各種性能上都要優于普通的填充材料。
于快遞運單方面,可采用電子運單以取代傳統運單。電子運單作為快遞業科技創新和實現快遞包裝減量化處理的重要載體已日趨普及。主要是由于電子運單與紙制運單相比,生產成本更低、環保效果更好,且有效地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
結語
政府完善包裝標準化法律法規、企業構建快遞包裝回收平臺、消費者自覺承擔環保責任,是解決快遞包裝一系列問題的有效途徑。我相信,在政府、企業、消費者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快遞包裹一定能真正實現瘦身、環保及循環利用。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一個良好的快遞包裹生產運作體系。
[1]蔡英杰,陳煜權-現代物流企業快遞包裹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07):15-17.
[2]周婉婷,舒超.可持續發展戰略下快遞包裝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7,(09):78-80.
[3]阮平,陳麗芳,快遞包裝綠色化驅動力研究[J].物流科技,2017,(07):48-51.
[4]范銘鈺,唐琪.關于快遞業務包裝的改進及回收處理[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7,( 06):28-30.
[5]路永華.快遞包裝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價值工程,2016,(08):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