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程
在我魯推行“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雖然可以減少重復納稅的問題,但是,部分建筑企業的稅務管理模式滯后,經常會出現管理工作混亂的現象,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不能保證建筑企業曲良好發展與進步。因此,在“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應樹立正確觀念,應用精細化的管理方式開展各方面活動,嚴格遵循當前建筑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原則,細致化的處理各類稅務管理內容,為自身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營改增”
建筑企業 稅務精細化管理
在“營改增”后建筑企業應制定完善的稅務精細化管理方案,科學合理的選擇計稅方式,并加大進項稅發票管理力度,與供應商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加強整體管理工作力度,充分發揮稅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積極作用。
“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稅務精細化管理重要性分析
精細化管理方式的應用,主要針對稅務管理的流程進行研究與創新,系統化提升組織運行效率,在發現問題之后整改工作方案,形成長效的發展模式。建筑企業使用精細化管理方式進行稅務管理,可加大企業內部管理工作力度,預防資源浪費問題,并識別各類流程與步驟,將精細化管理作為基礎內容,根據稅務工作流程等總結豐富經驗,提升稅務管理工作水平。在此期間建筑企業樹立精細化的管理觀念,可形成“營改增”后的高質量稅務管理體系,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在長遠發展與生存中增強核心管理效果。且在企業內部管理中可以整合知識資源與技能資源,了解建筑企業的稅負情況,通過減少稅負降低生產成本,拓寬市場發展空間。同時,建筑企業使用精細化方式進行稅務管理可理清各方面工作之間的關系,通過精細化的方式創建稅率管理機制,提升整體管控工作效果。
從理論方面來講,建筑企業所取得的進項稅發票占有自身總體收入的70%,但是,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只占有34%,有部分收入無法取得進項稅發票,不能更好的進行抵扣。例如:某建筑企業在2016年的鋼材金額為62億元,從理論方面來講可以抵扣9億元左右,但是由于甲方的供材數量過大,因此,抵扣的進項稅只有4億元左右,導致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開展稅務精細化管理工作將會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也會出現稅務方面的風險問題,不利于企業的長遠進步與發展。而在稅務精細化管理期間企業可以使用國家政策方面的內容充分發揮稅務管理工作積極作用,形成良好的進項稅發票的獲取與管理機制,并提升管理工作效果。當前,在建筑企業經營管理中有很多發票不能抵扣,例如:人力資源發票與材料發票等,企業應開展精細化的分析工作,促進建筑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在明確業務流程之后減少資金損失問題,促進業務之間的合理溝通與聯系,形成精細化的發展與協調模式,提升整體稅務管肛作質量與水平。另外,建筑企業在稅務精細化管理工作中,可以開展全面的改進工作,明確基礎模式與內容,在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基礎上,促進各類問題的嚴格分析與解決,尤其在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方面與發票管理方面應科學選擇精細化的管理方式,詳細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科學的方式解決問題并提升稅務管理工作質量與水平。
由此可見,在“營改增”后建筑企業開展稅務精細化管理工作較為重要,應樹立正確觀念,加大整體管理工作力度,創建現代化與多元化的管理工作體系,為建筑企業的后續發展與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稅務精細化管理措施
在“營改增”后建筑企業應針對自身稅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在了解問題之后可創建精細化的管理與改革機制,在科學管控與開發的情況下,全面提升稅務精細化管理工作效率與水平。具體措施為:
(1)針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進行管理
建筑企業稅務管理部門在實際工作中應科學開展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管理工作,明確企業是否出現過早或是或晚繳稅的現象,如果出現過早繳稅的現象,應盡量減少中間工作環節,并結合資金的實際管理隋況制定完善的控制方案,以免出現資金浪費的問題。如果過晚進行繳稅,會生成罰款與滯納金,不利于建筑企業的經濟發展與進步。因此,建筑傘仆府針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等進行科學與準確的分析,在合理把握實際隋況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的維護與控制。在此期間需針對發票等情況進行嚴格的管理,將納稅時間設定成為發票的開具時間,并將納稅人的服務作為主要內容,通過預收款的管理方法確保納稅義務與預收款時間相互一致。建筑企業在獲得營業收入的款項之后,應了解書面合同付款時間內容,明確應稅行為的時間,并在發生行為之后要進行銷售款項的管理工作。同時,建筑企業稅務管理部門還需結合生產時間規范內容等創建合理的稅費管理機制,以免出現財務風險問題。
(2)科學選擇計稅方式
建筑企業在選擇計稅方式的過程中可以劃分成為兩種方式,其一就是建議計稅方式,其二就是一般計稅方式。簡易計稅方式就是結合銷售額與增值稅等征稅稅率開展計算工作,但是,不可以針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一般計稅方式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對于小型的建筑企業而言,納稅人可以選擇建議的計稅方式。大型建筑企業可以選擇一般計稅方式,并創建規范性的核算管理機制,提升核算管理工作質量與水平。在管理工作中還需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開展計稅管理工作,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提升整體工作效果。在清包工方面主要開展輔助材料采購工作,在服務過程中添加人工費用與管理費用的數據內容,在自行處理的情況下提升核算管理工作水平。通常情況下,在老項目建設中企業所選擇的計稅方式征稅率為3%,而一般計稅方式的稅率為11%,因此,建筑企業在工作中應針對計稅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并進行各方面的對比與處理,提升發票計算管理工作效果,在新時期的背景之下提升整體稅務精細化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滿足當前的計稅管理工作要求,提升稅務處理工作質量與水平。
(3)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表 跨區域涉稅事情報告表在傳統工作中屬于外管證,且在此工作期間也在使用外管證。外管證屬于納稅人與稅務機關管理工作相互銜接的依據內容,不僅可以實現稅收維護目的,還能預防出現漏稅與重復征稅的問題,發揮稅務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因此,建筑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應進行外管證的合理管理與控制,制定完善的管理與維護方案,以免出現少繳稅或是漏繳稅的現象。首先,企業在外管證辦理與繳銷工作中,應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在生產經營的前期階段,申請辦理各類業務,按照外管證的辦理要求等開展精細化的管控。其次,企業在辦理外管證期間應全面分析工程項目特點與內容,并形成辦理與登記等工作模式,在持有外管證的情況下,向經營區域登記,接受稅務機關的管理。最后,在繳銷工作中,企業應結合文件內容與要求等將工作期限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提升繳銷精細化管理工作水平,并協調各方面工作之間的關系,以此提升稅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良好實施。
(4)預繳稅增值稅款的管理措施
建筑企業在外出經營的過程中需使用預繳稅的方式開展工作,如果企業的工程項目在本地區域進行預交費。在此期間,建筑企業應科學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明確是否存在預繳稅的情況,并結合當前的工作要求開展合理的計稅處理,在取得全部費用之后企業可以根據2%的征稅管理方式進行計稅處理,結合項目開發情況與管理要求等開展管控活動,提升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
(5)增值稅發票的管理措施
建筑企業在增值稅發票管理的過程中,應針對項目的計稅方式進行合理分析,科學選擇計稅方式,編制完善的精細化管理方案,保證更好的開具專門發票,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同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創新整體管理與控制工作方式,協調精細化稅務管理工作關系,總結豐富經驗。例如:在發票管理的時候可以建設專門的數據庫,安排專業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進行處理,在發現發票問題之后可以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解決問題,確保發票符合工作要求。
結語
對于建筑企業而言,在“營改增”后應科學開展稅務精細化管理工作,樹立正確觀念,加大整體管理工作力度,并協調各方面管理內容之間的關系,在合理分析與調控的情況下更好的進行管理與維護,以此形成良好的稅務精細化管理體系。
[1]阮仁勝,“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管理研究一一基于建工模下的稅務籌劃措施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7( 41):64-65,71.
[2]李娜.“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J].財務與會計,2016( 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