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近年來,我國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縣級財政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抓手,縣級政府要積極促進縣級財政的良好運行,促進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分析了影響縣級財政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縣級財政可持續發展的對策,促進縣級財政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當地經濟發展水平。
縣級財政 可持續發展 對策
財政是政府履行職能的重要手段,財政運行狀況影響著當地的經濟發展與穩定,關系著當地人們的切身利益??h級財政的可持續發展,劉捉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大對縣級財政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可以完善當地財政收支體系,促進當地經濟的循環可持續發展。
影響縣級財政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1)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縣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是縣級財政收人的主要來源,雖然上級轉移支付以及兩稅返還也會帶來縣級財政,但是所占比例較小,因此,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低會制約縣級財政的可持續發展。部分縣域經濟僅僅依賴單一資源,經濟基礎不具有穩定性,不利于財政收入的長期可持續發展??h域的產業結構單一,會使得財政收入來源單一,稅源缺乏多樣性,缺少強勁的增長動力??h域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經濟發展缺乏多樣性,會嚴重影響縣級財政的可持續發展。
(2)產業結構布局
產業結構的布局也會影響縣級財政的可金纂賣發展。產業結構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會對縣級貝術玫收人水平造成一定的影響。縣級政府可以增加第三產業比例,促進第三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同時,避免出現經濟過分依賴于某一產業的情況,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提高縣級財政發展水平??h級則政收入如果出現結構性矛盾,會制約財政的發展。部分縣級的第一產業沒有利用現代技術進行發展,沒有發展效應農業、現代農業,對于財政的貢獻能力有限。此外,部分縣級的第三產業發展較慢,對縣級貝術玫的貢獻不足,使得縣級貝巾玫的增長缺乏強勁的動力。
(3)縣級財政支出結構
縣級財政只有具備合理的支出結構,才可以保持長久、可持續的發展。首先,部分縣級政府將大量財政支出用于非生產性開支,使得當地的第二產業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即使當地的第二產業對經濟發展貢獻大,但是政府卻將大量的財政投入在非生產性開支上,忽視第二產業的財政投入,對第二產業的推動作用較小,不利于當地經濟的循環可持續發展。其次,部分縣級政府對于民生事業的支持力度較小,不利于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h級政府忽視社會事業以及民生事業的支出,政府的教育性財政支出、文化體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環保支出非常少,不能滿足當地經濟的發展需要。對于一些旅游資源豐富的縣,社會事業以及民生事業的低投人會使得當地的環境得不到有效保護,旅游資源得不到充分開發與利用。
縣級財政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樹立科學的財政經濟觀
要促進縣級財政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提高縣域的經濟發展水平??h級政府可以加快職能的轉變,根據當地的現實經濟發展情況,樹立科學的財政經濟觀,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從而為縣級財政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h級政府樹立科學的財政經濟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縣級政府注重特色行業的發展以及高新技術行業的發展,增強當地經濟發展后勁,同時,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農村與城鎮的共同發展。其次,縣級政府要堅持農業產業化,為第二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原料。再次,縣級政府要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發展高質量的產業結構,讓強勁的經濟發展為財政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最后,縣級政府要加強稅源澎量力度,涵養地方稅源,不僅發展第二產業,也注重第一產業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推動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變,實現縣域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雙贏。
(2)優化財政收支結構
財政收支結構對縣級財政的可持續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縣級政府要完善財政收支結構,促進縣級財政的長久、可持續發展。縣級政府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財政收支結構的優化。第一,財政收入結構的優化。縣級政府要制定科學、系統、完善的征管規定,財稅部門也要對各項征管措施進行不斷的完善。縣級政府要加強收入結構的管理,盡量減少收入差距,提高組織收入質量??h級政府要進行稅收結構的優化,加強當地部分行業的管征,提高增值稅、所得稅的收入總量。同時,對一些分散的、稅基很窄的稅種,政府也要加強管征,以便達到一種良性的互補狀態。不僅如此,縣級政府還要實行非稅收入的跟蹤管理,明確非稅收入資金來源,確保??顚S?,確保非稅收入資金納入預算管理。第二,財政支出結構的優化??h級政府要實現財政支出結構的優化,一定要突出財政的公共職能,確保足夠的財政資金用來支持科技的發展、民生的發展??h級政府要提高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精深加工產業為代表的科學技術支出、環保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支出,引導粗放型企業向集約型企業發展,將財政支出對于經濟的反哺作用發揮到最大,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提高縣級財政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3)優化資源配置
縣級政府要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當地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縣域經濟與縣級財政的共同發展。首先,縣級政府可以從第一產業入手,發展集約化以及產業化農業。縣級政府要提高當地工業化水平,讓工業發展產業園化。對于第三產業,縣級政府要推動金融保險、現代服務業、物流業的齊頭并進。其次,縣級政府要立足于當地經濟發展資源,發展當地特色產業,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再次,縣級政府可以利用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產業的高端化發展,將互聯網與工業等進行有效融合,實現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財政收入提供堅實保障。
財政可以幫助政府更好的履行職能,保證財政的良好運行,才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證當地人民的切身利益。要促進縣級財政的長久、可持續發展,完善縣級財政收支體系,促進縣級經濟的循環發展。
[1]羅道勝.加決縣級財政發展的思考[J].當代農村財經,2016,(2):34-36.
[2]廣西財政廳課題組.廣西縣級財政收入可持續發展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6,(47):16-20.
[3]楊志宏,鄭巖.省管縣體制下縣級財政競爭特征分析、存在性檢驗與治理路徑[J].地方財政研究,2017,(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