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夢雪
本文整理了近年來收入差距和FDI問題相關的一些研究資料,陳述了我國目前的收入差距問題現狀和FDI的發展情況,并發現外商直接投資可以通過技術溢出效應、就業、產業結構、對外貿易、土地價格等影響收入差距。
外商直接投資 城鄉收入差距
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大趨勢下,全球各個國家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外商直接投資在這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外商直接投資大量涌人中國市場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這列高速列車行進路上的一個重要的助推劑,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們必須要正視隨之而來的收入分配不均等問題。在全面小康的建設發展進程中,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絲毫沒有收攏的趨勢,這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我們現在不應該再只低頭執著于經濟發展的速度,而應該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如經濟發展的均衡性、公平性和效率。但目前關于FDI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研究,結論并沒有得到統一,一部分學者認為FDI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負相關,既FDI的發展能夠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張廣勝,周娟,2009;劉渝林等,2010;鄭芳,2015)。而另外一部分研究則表明,FDI與城鄉收入差距呈正相關,FDI的大量進入將加劇城鄉收入的不均衡(陳夢秋,2013;姜海燕,2013)。
我國城鄉收入差距與FDI現狀
(1)城鄉收入差距現狀
城鄉收入差距在國際范圍內都是廣泛存在的,我們可以通用基尼系數來描述收入差距的大小。按照國際規定,基尼系數低于0.4時,收入是較為平均合理的,但當基尼系數超過0.4時,收入差距開始顯示出較大的差距。本文查找了近20年的中國基尼系數,自2000年中國基尼系數突破0.4后,到2016年我國的基尼系數一直在0.4和0.5之間波動,并始終保持貼近0.5的水平。這時刻提醒著我們收入差距過大一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且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更直觀的表現城鄉收入差距現狀,進一步收集和整理了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數據,結果顯示從1978-2012年,我國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額一直高于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且呈現出擴大的趨勢,近十年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也一直高于農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
(2) FDI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后,我國利用外資金額增長迅速,從1986年的22.4億美元到2015年的1262.67億美元,增額巨大。1979年,在改革開放的政策領導下,深圳、珠海等城市成我我國第一批經濟特區,逐步對外開放的中國開始走上了吸引外資的道路,一邊摸索一邊前進。中國這個巨大的經濟市場開始發揮他的能量和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外資的不斷涌入。在改革開放的早期,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投資觀念還沒有轉過彎來,FDI的投資環境較差。因此1979-1992年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增速慢,增幅低。但1992年起,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開始快速增長,在這期間,不論是外商直接投資金額、規模、還是簽訂合同的數量都獲得歷史性的增長。FDI給我國帶來豐厚的發展資金和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理念,幫助推動我們的經濟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發展越來越快。2001年,我國加入WTO,正式成為世貿組織的成員。為了面對更加開放的政治經濟格局,我們開始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迎接新的挑戰和發展。在經過了幾年的調整后,2006年,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又開始了一次快速的發展。從行業分布來看,外商直接投資行業加速向高新技術第三產業靠攏,到2015年,我國第三產業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在全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所占的比重高達64%。但從城鄉角度來看,我國農業年實際利用外資額在全國年實際利用外資額所占的比重一直在1%和2%之間上下波動。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已經有三十多年,但是農業部門FDI流入占比一直極低,和非農業部門 FDI流人占比相差懸殊,我國FDI流入城鄉極不平衡。
FDI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傳導機制
(1)技術溢出效應
跨國公司在東道國進行投資活動,為當地經濟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理念,這些經驗在長期的經營發展中會逐步滲透到當地的其他企業,明顯提高當地企業的技術水平。一方面,外資企業直接會把自有的先進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經營理念等資源帶到東道國境內,同時在本地吸收和培養先進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另一方面,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入。會給東道國帶來新的活力和競爭力,促使當地企業不斷提高相應的管理水平和進行技術創新等手段來競爭市場份額。
技術溢出效應在初期的作用效果不是很可觀,因為FDI進入東道國初期難免受到一些東道國因素影響,如當地政府政策、市場開放程度、市場競爭程度、勞動力素質等。FDI進入東道國市場初期,外資企業極度缺少勞動力,內外資企業會因工資差異引起勞動力流動,拉大工資收入水平差距。隨著長期發展,內資企業像外資企業不斷學習進步,內外資企業之間的技術管理水平差距不斷縮小,內外資企業的工資水平也隨之縮小并保持穩定在一個合適的區間。
(2)就業
FDI的進入顯然會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外資企業更好的工作環境和更高的社會福利會加劇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之間的競爭,有利于改善當地的人才環境,提高當地整體的就業水平和質量。隨之而來的就是整體工資水平的提升和收入差距的縮小。需要指出的是,FDI對東道國就業的影響不是一成不變的,FDI進入初期會迅速帶來大量就業機會,隨著FDI發展程度加深,當地整體技術水平提升,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農村勞動力不再友好,可能會擴大城鄉收入差距。
(3)產業結構
在第一、二、三產業中,我國第三產業的FDI投資比例增長最快。2008年,我國第一產業利用FDI的比重為1.5 2%,第二產業占比53.92%,第三產業占比33.56%。到2015年,第一產業利用FDI的比重為1.21%,第二產業占比34.53%,第三產業占比64.26%。可以看出來FDI有明顯的選擇性,外資只有極少一部分進入第一產業,絕大部分都流向第二三產業,作為第一產業的主體從業人員的農村居民受益低,而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受益高,從而拉大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綜上,FDI最終通過對投資產業的選擇傾向性,進而擴大城鄉收入差距。
(4)對外貿易
FDI進入一個新的地區,會增大當地的貿易規模。在貿易中相對豐裕的生產要素一般會給市場帶來收益,而稀缺要素會帶來損失。普遍來說中國的勞動力要素比較密集,其他高新技術和資本等要素相對短缺,城鄉之間的要素分布也是不均衡的,貿易規模的擴大給城鄉帶的受益也是不平衡的,隨之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綜上,FDI通過貿易傳導著它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力,正負影響不確定。
(5)土地價格
土地要素在投資生產活動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城鄉土地價格的極差很大程度上影響城鄉的居民收入分配。房產作為一項重要的固定財產,在城鄉收入分配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城鎮居民的房產帶來的財產收入是遠遠高于農村的。舉例:FDI 一個項目需要新的生產場所,城鄉之間場地土地價格差異大,給城鄉居民帶來的收益存在很大差距。因此,FDI通過土地價格影響著城鄉收入差距,兩者呈正相關。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就FDI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分析。通過數據直觀分析了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問題、FDI的發展歷程和現狀。整理相關研究文獻發現關于FDI和城鄉收入差距關系的兩個不同觀點:FDI與城鄉收入差距呈正相關;FDI與城鄉收入差距呈負相關。通過FDI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機制的研究,本文認為當FDI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會促進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因此我們應該堅持FDI的引進,相信最終可以達到穩定并縮小我們的城鄉收入差距的結果。對此,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1)促進FDI的城鄉地區平衡。基于當今FDI發展現狀,我們的政府可以通過政策對農村地區的傾斜,大力支持和引導更多比重的FDI進入農村地區;
(2)促進FDI的行業間平衡。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在高新技術第三產業領域的比重迅猛增高,在第一產業的投資比重一直很低。但我國第一產業(農林牧漁)當前的發展水平并不高,成長的空間也很大。
(3)提高FDI的質量。從改革開放到如今,30多年的發展歷程,2015年我國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已經達到1262.67億美元,直接投資項目多達26575。隨著FDI的規模越來越大,我們更要從對數量的追求上升到對質量的追求,我們要從整個社會資源配置優化的角度去科學選擇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真正有效且健康的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1]張廣勝,周娟.FDI對城鄉收入不均等影響的實證研究一一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GMM分析[J].財經科學.2009 (2):88-95.
[2]紀同輝.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關系一一基于理論和實證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2.
[3]陳夢秋.FDI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影響的實證分析[D].遼寧大學.2013.
[4]姜海燕.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