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順
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但是我國城鄉經濟發展一直處于不平衡的狀態。本文對城鄉產業經濟發展做了相關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城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導致城鄉發展失衡的原因、改變現狀需要采取的措施建議。
城鄉產業經濟 原因 存在問題
城鄉產業發展的問題
我國城鄉產業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第二階段是經濟體制轉型時期。在計劃經濟時期采取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經濟發展戰略,這個戰略的發展重心主要偏向于城市和工業,形成了“城市搞工業、農村搞農業”的產業發展格局。在經濟體制轉型時期農村率先改革,農業的產出大幅度的提高,也積累了相當大的一部分農業剩余。農村興辦了各種類型的鄉鎮企業,彌補了計劃經濟時期輕工業發展不足的缺陷。但是,由于當時的城市和農村分割的體制依然存在,生產要素的流動受到了限制,導致了農村興辦的農業只能布局在農村。
在上述兩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中,城鄉產業發展主要衍生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城鄉產業互動不足。產業互動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農業生產規模小、效率低、效益不高等弱質特征比較明顯,還不足以擔負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提供高質原料的能力。其次,工業的帶動能力不足。最后,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整體落后。
(2)城鄉產業布局缺乏統籌。一是產業布局缺乏城鄉有效銜接,在城市產業和鄉村產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之間的脫節現象很嚴重。二是招商引資只是注重工業發展,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三是城鄉產業的布局不夠合理,城市和鄉村對各自產業布局的優勢資源沒有充分考慮。
(3)城鄉要素流動受限制。從整體上看,要素的流動主要還是從農村流人城市為主。從資本要素來看,由于各種金融組織的存在和資本的趨利性,金融組織從農村積累的大部分資金主要用于投資城市的發展。從勞動力要素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部分的年輕人選擇了進入城市發展,使得農業的發展面臨越來越嚴重的人才短缺和農業勞動力短缺。
(4)城鄉產業的市場體系不健全。一是城鄉的要素市場不統一,長久以來,我國城鄉實施著在資本、管理、和信息等方面不相同的兩套體制,使兩個要素市場存在很大差異。二是農村市場流通主體規模小、實力弱。三是農村市場的流通方式和經營模式較為落后,仍然以傳統的流通方式為主。
(5)農村有關配套設施不完善,產業組織形式相對落后。由于城鄉分割的原因,導致了農村的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此外,農村的產業組織形式相對落后,產業發展仍然以傳統的農業為主,而畜牧業,漁業等有特色的新型農業則發展緩慢。
城鄉產業發展失衡的原因
導致城鄉產業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長期以來生產力的發展不平衡。鄉村主要發展的是第一產業。城市主要發展的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由于城市具備更好的發展條件,并且工業和服務業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本身獲得的收益比農業要高。鄉村農業的發展落后,因此導致了城市和農村的差距拉大,城鄉發展失衡在所難免。
(2)國家發展戰略的政策取向導致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新中國成立以后,被動的工業化形成了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傳統農業和以現代技術為主的新式工業的兩級產業結構。傳統的農業技術十分落后,只能提供初級的農產品,所以傳統的農業一直處于被剝削和被壓迫的地位。
(3)市場經濟體制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采用計劃經濟體制進行資源的配置,據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產生和發展的實踐證明:計劃經濟體制阻礙了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選擇市場經濟體制已成為我國經濟社發展的必然要求, 而在第二階段經濟體制轉型期,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市場調節又一定程度的擴大了城鄉差距。
改變城鄉發展現狀的措施與政策建議
(1)發揮政府積極作用,促進城鄉產業結構調整。
改變長久固有的戶籍制度,變二元戶籍制度為一元。政府應該改善對勞動力自由流動的限制,實現鄉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充分流動,逐步消除城鄉分割的現狀。大力支持農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抓好“三農”問題,以統籌城鄉的辦法,發展農村產業要像發展城市工業一樣,用經營城市和工業的觀念來經營農業發展。
(2)通過產業自身調整促進城鄉產業協調發展
首先,進行產業布局調整,發揮規劃的領導作。按照“一產劃圈層、二產進同區、三產分功能”的原則產業要向優勢區域布局實現三次產業集中集群發展和互動發展。其次,產業之間相互合作。城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相互合作,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商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農村經濟的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最后,創新產業組織形式。傳統的產業組織形式僅僅是小農經濟,規模小,收益低。
(3)通過對市場的調整,促進城鄉產業協調發展
首先,通過促進城鄉要素市場一體化,促進城鄉產業協調發展。要消除城鄉二元多等級市場結構,促進生產要素資源的城鄉互動。充分發揮市場在要素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引導要素資源合理流動,打破計劃經濟時期的城鄉資源分割的狀況。其次,建設批發市場,帶動市場網絡的完整發展。應該在具有產品和文化特色的地方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商品生產地加大投入建設一批產地批發市場。最后,整合人才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在城鄉各產業的流動。人才缺乏同樣也是鄉村產業發展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
[1]成德寧.《我國城鄉間產業的遷移與分工協調發展》[J].經濟學家,2011,(08)
[2]張慈,苑健斌.《城鄉產業一體化發展研究》[J].商業時代,2011,(04)
[3]馬龍.《對近代中國城鄉經濟結構失衡原因的探究》[J].學術研究,2013
[4]衛興華,評《我國城鄉產業結構優化研究》[J].當代經濟研究,2008,(07)
[5]魏后凱.大都市區新型產業分工與沖突管理一一給予產業鏈分工的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