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澤中 蘇嵐
集體談判是國家賦予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是一種由個體組織或工會與雇主就雇傭條件和雇傭關系等問題進行溝通交涉的集體協商方式,并且談判結果具有法律約束力,談判的目的是使勞資雙方能夠在一個較平等的條件下訂立雇傭條件,以保障雙方應有的各項權益。一般來講,談判雙方分別為雇主和工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談判內容涉及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資關系等諸多與企業發展和企業管理有關的內容,例如:企業內的人事改革、錄用標準、人員流動、勞動合同的簽訂與解除等問題的處理,因此,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有效的集體談判制度對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勞資雙方的溝通與合作,促進勞動關系的穩定,推動企業目標的實現和企業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集體談判的方式、原則,集體談判的功能,集體談判問題對勞資關系發展的啟示三個方面對集體談判和企業勞資關系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
集體談判
企業勞資關系 市場調節
政府調控 三方協調機制
集體談判的方式和原則
(1)方式
合作式淡判、讓步式談判
(2)原則
多數原則、排他原則、自愿原則
集體談判的功能
(1)市場調節功能
市場勞動力供求關系的變動不僅會對企業戰略的選擇和執行產生影響,而且對勞動者個人的相關利益產生一定的作用。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時,企業可以采取擴張的人才發展戰略以吸引和儲備高質量人才;而當勞動力供大于求時,企業就會相應地采用較為緊縮的人才戰略,并同時加大對人才的選用標準,因此可能會造成企業內部現有員工的解雇離職和外部員工的進入壁壘現象,而集體談判機制的存在就很好的協調了雙方之間的潛在矛盾與沖突,集體談判通過建立勞動者和雇主之間的一種交易關系,使勞資雙方根據市場供求的變化就效用進行談判,調整并確定雙方的均衡效益,是使雙方效用最大化的一種有效協調方式。勞資雙方可以通過不斷地談判來明確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以達成合約。
(2)政府調控功能
政府為勞動者團體或工會提供了與雇主之間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勞資雙方就雇傭條件和雇傭關系通過不斷溝通、交流與協商的循環往復過程,最終會形成一系列規范工會與管理層雙方關系的程序性規則,這種自我調控的勞資關系管理職能在政府調控基礎上地建立就是通過集體談判實現的。
(3)決策功能
集體談判機制將勞動者和雇主雙方通過協商談判的方式結合起來共同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并且由于勞動者的參與,企業的決策會更加體現員工的意愿和觀點,使得集體談判下產生的決議對企業的發展會更有效度與信度,同時勞動者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為其帶來的激勵作用會進一步增強員工的工作參與和組織承諾。
對我國勞資關系發展的啟示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與完善,勞資關系在企業內部的健康持續發展的同時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但我國企業勞資關系在向市場化過渡的進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全面推行集體談判和集體合同制度勢在必行。
(1)明確勞資關系主體
從宏觀的視角來看,我國勞資關系的主體包括: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三方,但細化到每個企業當中,勞資關系三方主體參與者的劃分仍然很不清晰,同時也存在很多還沒有工會組織覆蓋的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造成勞動糾紛問題難以解決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部分國有企業,勞資關系的處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由于我國國有企業歸政府所有,負責協調雙方勞資關系的第三方也是政府,造成勞動者在勞資關系集體談判的過程中可能處于劣勢地位,因此,明確勞資關系的主體,維護勞資關系雙方的合法權益,對我國企業勞資關系的發展乃至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勞動法規亟待完善
勞動法在處理勞資關系雙方之間的勞動糾紛問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大量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建立和國有、私營企業數量在國內的大量增長,勞資關系問題出現的頻率和可能性也愈發增高,然而我國勞動法自實施以來雖然提供了解決勞動爭議的基本框架,但是在出現新的問題時缺乏相應法律依據,同時具有操作性不強等弊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得到很好地保護,造成勞資關系緊張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因此,勞動法規的改進與完善成為解決我國企業勞資關系問題的必由之路。
(3)工會應起到真正代表工人的作用
工會作為廣大勞動者的代表,應該積極維護和改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利益,保障工人在良好勞動條件下被公平地對待,代表勞動者的利益就勞動條件做好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協商,然而,在我國部分國有企業,工會的角色和功能并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工會的職責被部分邊緣化,更存在部分企業沒有工會組織,員工基本勞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的現象,因此,要想解決我國企業內部的勞資關系問題,建立一個能夠真正代表工人權益的工會并充分發揮工會在勞資雙方的調節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4)大力發展三方協調機制,
三方原則是處理勞資關系問題的基礎,在集體談判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勞動者個人三方之間的權利分享,充分溝通和協商,共同促進勞資關系的和諧與穩定,政府要做好監督和協調作用,保證集體談判過程的順利實施和企業勞資關系的和諧發展;企業要充分考慮勞動者的意見和看法,努力做到尊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者要學會尋求工會或其他勞動者團體的支持,自覺維護與企業之間的良好的勞資關系,發揮自身作用以促進企業的發展。
結語
集體談判是維持勞動者與企業雇主之間勞資關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一個健康和諧的企業勞資關系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企業內部集體談判機制為營造和諧的勞資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功能,當今,我國企業內部勞資關系存在巨大隱患,勞資關系主體不夠明確,用于解決勞資沖突的調解機制不夠健全,工會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這都可能會造成企業勞資關系問題的進一步惡化,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推行集體談判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勞資問題。
[1]趙曙明.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全球視野與本土經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4.
[2]李興蘭.集體談判和集體合同問題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