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 彭夢君



在“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文件的號召下,分析天津制造業內外部戰略環境對于天津市制造業認清自身所處的經濟環境和把握未來發展趨勢有關鍵作用。因此,本文通過層次分析法結合內外部因素評價矩陣的分析方法,對天津制造業發展的內外部戰略環境遺行了分析,結論認為:①天津裁造業最大機遇為天津海河開發、制造業東移戰略,最大優勢為基礎設施打造良好發展平臺;②天津制造業的結構升級需要從推動產業商端化升級、促進產業高質化升級、加快產業高新化升級、實現產業集約化舟級方面著手。
層次分析法
內外部因素評價矩陣
天津市制造業
天津市工業真正邁入高速發展通道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工業生產總值對全市GDP的貢獻連續數年達到四成以上。主導型產業的制造業生產總值及工業增加值均占全市工業生產總值的90%以上,其中電子通訊及信息業、機械設備制造業、石油冶煉及化工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陳曦(2014)認為天津制造業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轉變的過程中,且制造業具有集聚優勢。
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其發展依舊受制于頻率較高、波動較大的產能過?,F象,企業缺少核心技術與名優品牌,產業配套企業技術創新水平落后。另外,黃巧玲,李藝紋(2015)通過偏離一份額分析法研究天津29個細分行業競爭力,結果表明中低端制造業阻礙了天津制造業發展。
本文利用內外部因素評價矩陣結合層次分析模型分析天津制造業發展內外部戰略環境,為天津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模型簡介
內外部因素評價矩陣經常被用來分析企業競爭戰略,但它的弊端是主觀判斷對分析結果影響較大。層次分析法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結合的特征,將二者結合,可以幫助決策者更精確地找到企業的競爭地位,制定企業戰略。
(1)內外部因素評價矩陣法
外部因素評價矩陣法(ExternalFactor Evaluation Matrix,EFE)通常是從外部機會和威脅兩個角度分析左右企業未來發展的因素,內部因素評價矩陣(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IFE)則是從內部優勢和劣勢兩個角度找出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因素,具體過程為:
列舉影響企業和其所在產業的所面臨的機會和威脅(優勢和劣勢)作為待考量的因素;按照各因素對企業發展影響的關鍵程度,對每個因素賦以權重(0~1)。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且要求各因素所有權重總和等于1;根據企業的現行戰略對各個因素的有效反應程度為各個因素打分(1~4)(反應很差~反應很好)。各個因素的加權分數為該因素權重和評分的乘積;企業的EFE(IFE)矩陣總加權分數為全部因素加權分數的總和;最后,利用得到的分數進行總結與分析:矩陣的總加權分數處于1到4間,平均分為2.5。
在EFE矩陣中如果總加權分數為4,那么企業的現行戰略在全部生產過程中對機會與威脅做出了最有效的反應;如果總加權分數為1,則表明企業所實施戰略無法把握外部機會和規避外部威脅;總加權分數高于2.5,則意味企業現行戰略對外部影響因素反應良好。同理,在IFE矩陣中總加權分數低于2.5的企業內部狀況為劣勢占主要地位,而分數高于2.5的企業內部狀況優勢地位明顯。
(2)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Process,AHP)的具體步驟如下:
(1)構建遞階層次結構模型:目標層,描述評價的目的;準則層,評價準則和影響評價的因素;指標層,對準則層的細化。(2)建立權重判斷矩陣:針對給定的實際問題,設指標體系F=f1,f2,A,fn是全部因素的集,用1~9標度法來表示重要性,可請專家按各等級的意義,將所有因素進行兩兩對比,填寫矩陣
其中
,并稱A為判斷矩陣。(3)權重向量求解:①將矩陣按行求和為:
;②計算每項評價指標的歸一
j=l化權重系數:,其中w為所求的權重向量w=(Wl,W2,…,Wn)的第i個分量。(4) 一致性檢驗:當判斷矩陣對一致性標準偏差過大時,得出的排序向量具有較低的可靠程度。因此必須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其具體步驟如下:①計算偏差一致性指標:
其中, ②查詢所對應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③隨機一致性比率:
當CR< 0.1時,則可以認為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若未通過一致性檢驗,則應修改判斷矩陣中的元素直至通過。
實證研究
(1)天津制造業發展的EFE分析
1.外部因素的確定
本文通過篩選和評價列舉天津制造業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各挑選六項外部因素(A),機遇(O)為:天津海河開發和制造業東移戰略(Ol)、內需旺盛和市場廣大(02)、人均收入水平增加(03)、天津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級新區政策(04)、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05)、金融等相關支撐產業發展良好(06);挑戰(T)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制造業的崛起和發展(T1)、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導致需求減弱(T2)、國際新貿易保護主義的制約(T3)、資源環境約束趨緊(T4)、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Ts)、勞動力及原材料等成本增加導致傳統競爭優勢逐步減弱(T6)。
2.外部因素權重的確定
本部分通過AHP法確定目標層是天津制造業的發展戰略,準則層是發展制造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指標層是已確定的各項關鍵因素。通過比較下一層某元素對上層元素的相對重要性,將判斷結果顯示在判斷矩陣中。對各元素兩兩比較得出矩陣后,再推算權向量的值。該外部因素一級評價判斷矩陣如下:
則權重w分別為0.75、0.25。
機遇、挑戰權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結果均為CR=0.027<0.1,即認為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3.各因素評分及EFE矩陣
根據各關鍵因素對天津制造業企業發展戰略的影響程度組織多位專家打分,取10位專家所做評分的算術平均數,根據各要素的權重和分值,建立EFE矩陣: 根據上述分析,天津制造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總加權分數為3.2404,大于平均分2.5分,說明天津發展制造業能夠對外部因素做出反應,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2)天津制造業發展的IFE分析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結合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列舉出天津制造業自身的若干項核心優勢(S)和劣勢(W),分別為:基礎設施打造良好發展平臺(Sl)、具有海陸空三港合一的良好區位優勢(S2)、創新能力與人才優勢(S3)、產業生態化低碳發展態勢凸顯(S4);能耗大及高碳產業比重過大(Wl)、營銷形式單一缺乏國際品牌(W2)、價值鏈低端及利潤增長空間小(W3)、企業管理水平與技術進步速度不適應外部形勢變化的要求(W4)。
該內部因素一級評價判斷矩陣為:
計算出優勢、劣勢權重向量分別為0.67、0.33。
優勢、劣勢權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結果分別為:CR=0.02<0.1.CR=0.014<0.1,即認為矩陣均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同上得出IFE矩陣:
如上表所示,天津發展制造業的內部環境的加權分數為2.862,大于2.5,表明天津發展制造業的優勢占主導地位。
綜上,天津制造業發展面臨的最大機遇是天津海河開發、制造業東移戰略,最大挑戰是國際經濟復蘇緩慢、需求減弱,天津制造業的最大優勢為基礎設施打造良好發展平臺,最大劣勢為能耗大、高碳產業比重過大。根據木桶原理,如何改變劣勢,即改變天津制造業當前能耗大、高碳產業比重過大的現狀,應是未來工作的重心。
對策建議
從國內外發展趨勢來看,把信息網絡、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的運用與傳統制造業相結合,整合、重構產業鏈成為促進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因此天津制造業的結構升級可以從以下方面協同推進:
推動產業高端化升級,由傳統的生產制造環節向研發和銷售服務環節轉變,把握智能制造與信息技術帶來的發展契機;加快傳統企業地毯升級的步伐,結合新材料和新能源技術取代過去粗放式生產方式;引領高端制造業聚集,利用產業集聚效應實現規模擴張。
促進產業高質化升級,則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行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改造,鼓勵天津制造業企業跨國經營,注重集群品牌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利用區位優勢、利好政策引進高端人才,發揮高校職能,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加強本土企業與國際企業間合作,增加技術交流的機會。
加快產業高新化升級的主要任務:一是加大科研投資力度;二是培養技術再創新能力;三是改進科技創新管理模式,廣泛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以模式促發展。
實現產業集約化升級,建設基于產業鏈內資源共享的制造企業低碳集群,利用生態工業網絡打造產業內資源循環利用和閉環流動。以打造生態工業同區等形式引領產業集群化,方便上游企業生產殘留物轉換為下游企業原材料,提高生產效率和產業附加值。
[1]劉鵬.天津市制造業FDI與產業集聚現狀分析[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1(4)
[2]姚小英,陳頭喜.基于AHP方法的企業競爭戰略地位的SWOT研究——以小肥羊公司為例[J].科技廣場,2010(2):113-115.
[3]安德洪,劉萍萍,韓文秀.供電企業經營戰略決策分析[J].現代電力,2003(3):118-122.
[4]任立功.基于組合戰略模型的舍爾特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8.
[5]王媛.鹽業集團發展戰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9.
[6]樊瑛.運籌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7]陳曦.天津制造業發展特征分析及結構調整建議[J].求知,2014(1):50-52.
[8]許愛萍.天津先進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路徑分析[J].開發研究,2015(11):61- 64.
[9]黃巧玲,李藝紋.基于偏離一份額的天津制造業競爭力分析[J].金融經濟,2015(2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