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敏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隨之上升。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綠化造林工程也愈加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我國不斷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造林綠化工程一直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何有效的提高造林植株的成活率成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將結合現實情況,對造林綠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術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提高苗木移植的存活率提供新思路與新方法。
關鍵詞:造林綠化工程;苗木移栽;技術應用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7-0045-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723.3 文獻標志碼:A
綠化造林技術主要是為了緩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應運而生的。在這個過程中,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成為了衡量綠化造林技術的重要指標之一。就當前而言,許多的苗木在移植過程中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問題,使得苗木移植的存活率較低,大大影響了造林綠化工程項目的進度。因此,在進行苗木移植工程時,要嚴格落實各項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使得造林綠化工程項目順利實施。
1 苗木移植前的準備工作
苗木移植前的準備工作至關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著苗木移栽后的質量與存活率。因此,為了有效提高苗木移栽質量,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采取部分措施確保移栽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在苗木移栽品種的挑選上就要考慮仔細,要對造林綠化區域的氣候、環境、土壤、水源等因素進行綜合思量,并將苗木移栽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挑選出最適宜的苗木品種。其次,相關部門要針對當地的綠化工程構建合理的管理體系,落實各項工作的具體要求,使得綠化管理工程做到有法可依。最后,在苗木移植的工作開展前,要對苗木的枝葉、根莖進行修剪,一方面要將那些重疊枝、交叉樹枝減去,另一方面還要將那些已遭受病蟲害的根系除去,保證移栽苗木的健康。
2 苗木移植中的工作
在苗木移栽的過程中,主要要注重以下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做好起苗工作。在苗木移栽過程中,起苗時間和數量都要提前做好詳盡的規劃,盡量做到當天起苗、當天運輸、當天種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縮短樹苗在空氣中所暴露的時間,減少苗木根系的水分流失,提高樹苗的存活率。第二,做好苗木運輸工作。苗木移栽前要規劃出合理的運輸路線,盡量保證運輸時間最短。此外,在苗木的運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輕拿輕放,不能暴力運輸。特別是一些大型苗木,可以借用一些專門設備進行運輸,不得用繩索直接纏繞在根莖上,對苗木根莖產生損壞,影響移栽后的存活率。第三,做好苗木定植工作。在苗木運輸抵達目的地后,可以借助起吊裝置將苗木進行定植,最好可以一次性的將苗木放入指定區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土坑中土壤的濕潤,以便為剛定植的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還要對周邊土壤環境做到檢測,避免病蟲害的影響。對于那些不能馬上進行定植的苗木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科學的灌溉和覆蓋工作,確保苗木在定植前根莖的健康。最后在定植結束后,要對部分大型樹苗做好加固工作,避免大風、暴雨等天氣對植株造成破壞,影響造林綠化過程中的苗木存活率。
3 苗木移植后的保育工作
定植后的苗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這一工作要一直持續到確保苗木存活之后。在苗木移栽的后續保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繁多,稍不留神便可能會對苗木的存活率產生影響。
一方面,相關人員要對苗木的灌溉工作作出詳細的規劃,針對樹苗的種類,需水情況作出科學的安排,確保灌溉次數與水分的合理,避免造成水分過多泡爛樹根情況的出現。同時,苗木移栽后的施肥情況也要做出詳細規劃,不可“一棒子打死”的對苗木進行全面施肥,并且施肥也要以有機肥為主,再適當添加部分化肥。另一方面,綠化區管理人員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對于發現的病蟲害及時處理,可以采取懸掛殺蟲燈、性誘導劑、釋放天敵等措施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最后,苗木的保育工作還應該包括建立一些自然災害的防治措施,針對造林綠化區可能產生的自然災害,包括大風、冰雹、霜凍等嚴峻天氣建立完備的保護機制,保證苗木的健康成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造林綠化工程項目中,如何提高苗木的存活率至關重要。為了提高苗木移植的存活率,可以在移栽前對當地的氣候、水源等進行調查,選擇最適宜的樹種。在苗木移栽過程中,要對起苗、運輸以及定植過程加以重視,盡量最大程度減少苗木的損傷。在苗木移栽后,還要注意后續的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情況。從多方面入手,切實落實各項防護措施,不僅有利于提高苗木移栽的存活率,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進綠化造林工程的實施,為人們打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盧德,李國明.造林綠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術的應用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9:102.
[2]林金賢,李祖亮.淺談造林綠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術的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