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波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和靈魂,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少數”,班主任自身素養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班主任工作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因此,切實有效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是當前班主任培訓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踐表明,在班主任培訓中,始終堅守“五個一”的標準,能讓我們的班主任培訓更接地氣,更有針對性、可行性和實效性。
聚焦一個實際問題。培訓的內容源于問題。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有真偽之分。真問題是指一線班主任普遍面對的、短時間內通過自身無法解決、又亟待解決的問題,具有針對性、前瞻性、適切性和可研究性等特點。解決班主任實際工作問題的培訓才是真培訓。作為培訓者,在培訓前必須優先考慮下列因素:培訓誰,培訓什么,達到什么樣的培訓目的,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等。培訓者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培訓對象的興趣、能力、需求等,只有了解受訓班主任的培訓需求,才能聚焦培訓的實際問題,找到共同話題,解決實際困難。
挖掘一個共性案例。一般而言,培訓者在培訓過程中會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選擇一些他們遇到的共性的、典型的案例來深入剖析,從而引起培訓對象的情感認同和共鳴。培訓者要結合當下一線班主任的真問題深入挖掘,精選一個具有共性的、有代表性的班主任工作案例。案例的選擇要具有引領性、示范性,要讓所有培訓班主任切身感受到今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應該怎么做”“為什么這么做”“達到這種效果自己還需要什么”等。同時,共性的案例能讓大家有交流、溝通、互動的話題,從而讓教育的智慧競相迸現。
觸發一場理性反思。班主任培訓僅僅停留在聽、記、看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停留在技術操作層面也是不行的,還需要理性反思。成功=經驗+反思。班主任培訓既要讓教師激動、感動、心動,更要觸及他們的靈魂,讓他們理性地反思自身的言行。通常情況下,一是通過專業講座,將理論與自身的實際操作相對照,反思自己的得與失;二是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弄清這樣做的要義,反思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真正做到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創新。
搭建一個有效支架。這里的支架主要指為班主任培訓提供的平臺和工具。隨著教育信息化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班主任培訓的模式和方式的多樣化、多元化,為班主任隊伍的整體發展構建了良好、有效的支架。目前而言,班主任培訓的有效支架主要包括:網絡研修、互動交流、經驗分享、名師工作室等。培訓者搭建的支架越有力,培訓教師的收獲就越大,培訓效果越好。要搭建有效支架,還需要培訓者充分考慮培訓班主任的實際工作情況和特點,從他們的需求入手,真正做到培訓為需要服務,讓接受培訓的班主任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開展一次全員實踐。班主任培訓要真正有效,就要讓培訓教師通過培訓開展一次全員實踐,讓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印證理論。培訓者一定要有前瞻眼光,要在培訓前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在培訓中,要采取適應學員特點的培訓方式,如互動式、導師制、名師工作坊等,把培訓班主任置于任務中,讓每個人都精準定位自己的角色,在任務驅動下自覺作為,主動作為,全員全身心投入到培訓實踐中。
(作者單位:湖北省秭歸縣歸州中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