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麗
入冬的日子伴著幾許清冷,夾雜著霧霾,這幾天的心情也如同這打不起精神的天,悶悶的、煩煩的。
幾日來,中隊輔導員接二連三地向我反映學校紅領巾監督崗的隊員們在值日中出現的問題,并且說檢查出現的不公正現象影響了大家工作的積極性。我聽了,心情如同這天,晴不起來。本來,設置監督崗讓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管理,維護校園安全,對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有很大的積極意義,可有些教師和中隊輔導員為了班級的積分常常和孩子們計較。如何去處理這些問題呢?我及時召開監督崗員的會議,帶領大家重學檢查標準,規范檢查行為,并讓隊員們建言獻策。監督崗的隊員們開始還都默不作聲,等大隊委紀律委員開口說了自己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后,他們便七嘴八舌地說開了。“輔導員,我們檢查時有的中隊輔導員看給他們班扣分了,就把我們找過去,硬是要我們取消扣分。”“輔導員,有的級部主任也找到我們,不讓給他們級部的班扣分。”“輔導員,我們檢查時發現有好多同學都不說自己的姓名,甚至有的本來是一班的,卻說自己是二班的。”……反饋結束,我發現,常規管理還真存在不少問題。
坐在辦公室,我靜靜思考如何更好解決這些問題。正想著,辦公室的門開了,門縫探進兩個小腦袋,我招呼他們進來。還沒等我開口,其中一個小男生說:“輔導員,我們班主任讓我們來要分。”“要分?什么分?”“我們剛才在教學樓滑樓梯扶手,被監督員發現,扣分了,班主任知道了,要我們自己把這分給要回來。”我細細打量著對面這兩個男孩,感覺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滑樓梯扶手這一行為的危險性,而且,要分我還是第一次遇到。
到底如何處理這件事?孩子要不回分,回去肯定又要受班主任的批評,真要把這分要回去吧,又開了先河,以后就不好管理了。我說:“這樣吧,你們倆想辦法去做一件好事,這件好事在本周內完成,做好事時還要有人作證才行,而且這好事足以讓我覺得你們可以以此來為班級、為自己爭光加分。”兩個孩子聽了,眼睛頓時一亮,高興地和我說了再見,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
第二天早上,我剛進辦公室,兩個小家伙便急火火地來找我,說昨天回去后兩個就在一起商量,最后決定把教學樓一到四樓各班垃圾桶的垃圾都主動去倒了,而且不說自己的姓名和班級。聽了他們的話,我心里竊喜。但我感覺,他們完全沒有體會到我這樣要求他們的用意,于是我把兩個小家伙拉到自己跟前,問:“是違反紀律給班級扣分受到老師批評心里舒服,還是做了好事別人稱贊你時心里快樂?”兩個小家伙不約而同地說:“還是做好事快樂。”我笑了,他們也笑了。我們一起拉鉤約定,從今天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多做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好事。
這個“懲罰”給了我些許啟發:日行一善,讓孩子們調皮搗蛋的精力轉移,多做好事和有益的事,就可以培養一種品德,養成一種好的行為習慣。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