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文錦
一元復始山河美,萬象更新錦繡春。孩子們盼望已久的寒假即將來臨,如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把握好“向”(價值導向)、“度”(目標落實)、“序”(主題內容)是關鍵。
有向——把握價值導向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精心設計、組織開展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教育活動,以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力量激勵學生,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要使孩子們的寒假愉快而有意義,可以將各項作業寓于精心設計的系列活動之中。例如,要求每名學生完成一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手抄報,開學后組織手抄報評比活動,達到活動育人、時時育人、處處育人的目的。
寒假恰逢新春佳節,是落實“利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中華傳統節日以及二十四節氣,開展介紹節日歷史淵源、精神內涵、文化習俗等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傳統節日的體驗感和文化感”的大好時機。因此,寒假作業的布置要滲透“春節”元素,引導學生了解春節的相關禮儀風俗和文化內涵,要求學生向長輩鞠一個躬,說幾句感恩的話等,讓假期作業落腳于素養發展、價值涵養和人格提升上,貼近生活、貼近時代。
有度——目標漸次落實
在“讓孩子們在假期過得有意義”的總體目標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達到作業內容“私人定制”“多項選擇”。
例如,寒假作業可以由“推薦項目”和“自主項目”兩部分組成。“推薦項目”分為民俗、游學、閱讀、責任、鍛煉等幾項,“民俗”項目又有“寫春聯”“畫年畫”“學剪紙”等具體內容。在“自主項目”中,學生可以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假期作業,如“每天練一頁鋼筆字、學會玩魔方”等。
同時,對于不同學段的學生,寒假作業的設計也要符合他們的身心特點。小學生應盡量少布置書面作業,適當安排有趣味、有意義、有新意的實踐活動。例如,學會給長輩拜年的禮儀,隨父母置辦一次年貨,拍攝一組“我的寒假生活”的照片上傳到班級群讓大家共同欣賞等;中學生可以有適量精選的書面作業,要求學生在寒假期間與同齡人或父母結伴游學,或收集身邊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制作自己喜歡的環保作品等。
有序——突出核心元素
有意義的寒假生活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在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著力挖掘寒假生活歷久彌新的“內核”——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培養學生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寒假作業應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學習中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通過“學習了解待客和社交禮儀”,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舉止;通過記錄每天跑步、跳繩等運動情況,培養學生堅持鍛煉的習慣;通過記錄學生每天做家務的情況,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通過“讀一本名著”,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寒假作業才更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意義。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第三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