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
摘 要:在時代進步發展過程中,互聯網的應用對傳統行業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在互聯網的作用下,衍生了電子商務等諸多新事物,這些新事物的形成構建了強大的“互聯網+”背景,基于此,電子商務等新事物的影響力也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沖擊越來越大,因此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的挑戰與對策為題,開展了此方面內容的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關鍵詞:“互聯網+”;電子商務;工商管理;挑戰;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4-0141-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724.6 文獻標志碼:A
在互聯網時代下,電子商務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電子商務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過程中,這一商務模式對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挑戰,面對這一新模式,工商管理部門應該如何的轉變管理思想、采取何種方式落實管理工作等,都成為了管理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說,對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產生的挑戰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應對對策是勢在必行的。
1 “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對工商管理提出的挑戰
1.1 工商管理部門無法確定交易雙方身份
在以往的交易活動中,參與交易的主體是十分明確的,工商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查詢交易主體的營業執照來確定雙方的身份,以此來保證交易的公平、合理。但在電子商務中,因為紙質營業執照的作用無法發揮出來,從而導致了工商管理部門無法確定交易主體的身份。之所以在電子商務中紙質營業執照無法應用,是因為電子商務一般來講就是人類運用電子方式開展商業、交易等商業活動,也就是應用網絡進行商業活動。在網絡這一虛擬的媒體上,交易雙方不需要面對面,而且電子商務還突破了傳統交易中的時間、地點等束縛因素,可以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交易[1]。正是這樣的交易方式,使得營業執照在交易的過程中不能得到應有的效果,互聯網交易沒有執照和不能控制的現象已經泛濫,辦理執照就是為了應對工商人員的監督,而不是能夠證明網絡經銷人員的身份。在這樣的交易過程中,工商管理部門想要確定交易雙方的身份是十分困難的,這樣既給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增添了困難,同時也影響了管理工作作用的發揮。
1.2 工商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能力薄弱
在傳統的交易過程中,工商管理部門能夠對企業商家進行監督管理,通過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可以對其產生約束作用,從而避免一些違法行為的出現。但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因為電子商務市場的準入門檻較低,從而導致了電子商務市場中的主體逐漸飽和,主體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在交易過程中能夠出現了一些違法行為。面對這些違法行為,工商管理部門因無法識別交易主體身份,掌握的信息化技術較為落后,從而導致了工商管理部門無法對違法行為進行及時的打擊,這樣一來就為違法行為的屢次出現,違法分子的逐漸猖獗提供了機會與便利[2]。所以說,在“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的發展雖然使得人們的工作以及生活更加的便利,但同時這一新行業的出現,也為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增加了難度,面對電子商務提出的挑戰,工商管理部門必須要及時的采取措施應對,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發揮工商管理部門的作用,發揮工商管理的優勢,維護市場經濟的平衡。
2 在“互聯網+”背景下工商管理應對電子商務挑戰的對策
2.1 構建電子商務認證機構
在以往的企業認證過程中,最常見的認證方式就是到工商管理部門中開設營業執照,在申請營業執照這一過程中,工商管理部門會對其提供的信息進行詳細的分析,確定其是否具有市場準入資格,當工商管理部門確定其能夠進入市場,就會為其頒布營業執照,給企業一個身份證明。這一證明的作用是比較大的,但在電子商務行業崛起之后,因為交易是在虛擬網絡中進行的,從而影響了工商管理部門對其身份的確認,面對這樣的情況,工商管理部門就應單獨設置一個電子商務認證機構,此認證機構專門負責網絡上的企業從業資格認證,對網絡上的企業進行身份的驗證,通過這一專門機構的作用,能夠確定企業的身份,這樣一來,工商管理部門對電子商務企業進行監督管理就會比較容易,管理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出來[3]。
2.2 創新營業執照形式
在當前的電子商務交易中,有很多交易主體因為對交易對方的身份無法正確識別,從而導致其在交易過程中上當受騙后找不到負責人,面對這樣的情況,在電子商務中,對營業執照形式進行創新是非常有必要的。營業執照是企業身份的一種體現,通過營業執照,消費者能夠確定企業的身份,這樣一旦在交易中出現問題,消費者也可以及時的找到負責人。所以說,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應創建電子密碼形式的營業執照,以此來確保網絡交易的安全。
2.3 各級部門利用網絡進行監督管理
在“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的崛起已經不容忽視,在電子商務規模不斷擴大過程中,電子商務的影響力也更加的深遠,同時電子商務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地暴露出來。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對于電子執照的審查和核實工作還沒有有效的落實到實處,導致此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此方面權利的集中化。鑒于這樣的情況,在對電子商務中的企業主體進行身份核實過程中,應將權利進行層層下放,地方工商管理機構應發揮自身的作用,對電子企業身份進行有效的核實,同時還應對網絡進行充分地利用,通過網絡及時的進行信息的傳遞和共享,以此來開展監督管理工作[4]。
2.4 實現消息互聯網化
在科技不斷優化創新過程中,科技的應用作用越來越顯著,對科技的合理應用,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過程中,工商管理部門也應對自身的職業技能進行調整。在職業技能投資方面,因為各種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就需要在資源投資過程中通過消息互聯網化來實現空間的拓展,以此來實現工商管理技能的改進,從而促使工商管理部門能夠與電子商務的發展相適應,工商管理部門的作用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
2.5 構建社會監督和管理體制
在以往的工商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保證此工作的有效性,工商管理部門會主動的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和檢查,群眾的作用在工商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視。鑒于這樣的情況,在工商管理逐漸地網絡化過程中,工商管理部門應構建社會監督和管理體制。工商管理部門應借助于網絡這一平臺,及時的發布管理消息,將管理工作的開展一五一十的展現出來,光明正大的接受人民群眾的檢驗。同時,為了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工商管理監督中,還應開設群眾熱線,為群眾提供意見開辟一條專門的渠道,以此來促使群眾能夠切實的參與到對工商管理工作的監督中,發揮群眾的作用,從而提高工商管理部門對電子商務進行監督管理的水平。
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時代進步發展過程中,無論發生什么樣的改變,工商管理部門作為為人民服務的部門,都必須要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克服萬難也要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在工商管理部門開展工作過程中,“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子商務發展對其產生的沖擊是不容忽視的,面對新事物的沖擊,工商管理部門應穩住腳步,在前進過程中不斷的摸索,尋求改變,找到與電子商務相適應的正確道路。只有這樣工商管理部門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被進步的社會所淘汰,依然能夠發光發熱,體現其存在價值,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宋萌.淺談工商管理中的電子商務與市場營銷[J].商場現代化,2017,(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