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再柱
學生的課業負擔需要減嗎?該如何減?我個人的看法有如下幾點:
一是掌握實情,區別對待。就我看來,鄉村的小學生課業負擔并不重,甚至還略輕。這一點,從全縣期末統考成績可以看到。城區的小學生,課業負擔普遍很重,課輔書、試卷,讓學生不堪重負;月考、周考,讓學生喘不過氣來;培訓班、特長班,讓學生一個個走馬燈似的。初中,無論城鄉,只要杜絕周末補課、晚自習加點即可。高中,說要減輕課業負擔,恐怕是一句假話,但學校應在減輕學生心理負擔方面下功夫。
二是多元評價,控制排位。如果說高考、中考是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源頭,那么助長課業負擔的就是各種統計和排位。且不說中考成績全縣要進行通報,就是每個學期期末考試教育局(教研室)抽查的科目,也讓校長幾家歡喜幾家愁。在學校,期中、期末、月考,每考必統計,統計必排位(班級排位、學科排位、學生排位),教師、學生一個個都緊張兮兮的。就我看來,學校業績看終端,比如中考和高考;教師考績看期末,主要是春季期末;學生成績不公開,尤其是小學生。
三是聚焦課堂,家校合力。學習成績的提升關鍵在課堂,行為習慣的養成核心在家庭。因而,要想減輕負擔而提高成績,必須家校聯手,同步發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涉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教師的責任心、教育情懷、專業素養、閑暇時間,還有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基礎等。如果把這個話題一個個地剖析、論證,本文便成了長篇大論。這里單說一點,那就是教師的閑暇時間。
今年兩會的“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長曾說過,學校要拒絕各種“表叔”“表哥”,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素質、提高質量。但在實際上,學校能拒絕么?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拒絕得了么?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局切實減輕學校負擔和教師負擔,比如扶貧、保險、合作醫療等事項,就不要施加給學校了。放下包袱,教育質量才可能健康持續地發展。
四是著力整治,持續亮劍。動員千遍,不如追責一回。校內,亂發課輔的,辦快慢班的,周末補課的,要做到零容忍;加班加點的,公布學生考試排位的,應批評教育,及時整改;教師參與校外培訓機構的,或是自己在校外設置培訓班、作業班的,零容忍;校外培訓機構,應一次性規范到位,并采取措施防止反彈。
查證,最忌走過場。比如,所有的此類檢查,在通知到位后,應采取不定期的突擊檢查,并嚴格防止通風報信,弄虛作假。
追責,需要分清責任主體。動員、誘導學生購買課輔資料的,責任主體是教師;校內存在培訓班,或分快慢班的,責任主體是校長;參與校外培訓班的,或自己組織培訓班的,責任主體是教師;區域內補課成風、禁而不止的,責任主體應當是教育局。
四點看法,比較天真,但我還是充滿期待。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梅縣苦竹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