缐紅宇
摘 要:經濟全球化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發展機遇,同時也帶給了我們難度較大的發展挑戰。根據我國實際情況來看,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帶動了我國的生產力水平,人們的生活質量在此過程中得到了顯著性提高。經濟之間的交流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但與之對應的是市場活動與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斷地加劇,這會為國家經濟埋下不良的隱患。所以政府必須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根據市場局勢和社會形式,創新自己的管理監督職能,提高市場調控效果。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政府;經濟管理監督;創新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12-0119-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114.41;F124 文獻標志碼:A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種交流并不僅僅局限于文化、政治上,同時經濟之間的交流也是全球化的一種重要體現。我國在改革開放后融入了世界經濟圈子,擴大了與國家友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關系。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流一方面帶動了國家經濟建設水平,另一方面也為國家經濟的市場經濟控制埋下了安全隱患。因此政府監督和主導工作十分的關鍵,只有政府做好的監督管理工作,才能夠保障市場規范運轉。
1 我國政府在經濟全球化沖擊下的經管工作挑戰
1.1 開放經濟的實現
在外資企業大量涌入我國市場以后,國內的企業將會遇到更大的市場競爭壓力,許多企業都需要克服挑戰問題,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然而由于外資企業大多有著多年的經營歷史,在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甚至是文化底蘊上都要遠超過國內企業。所以國內企業在整體實力上是遠不如外國企業的,非常容易受到外資企業行為的影響。所以為提高國內企業競爭能力,帶動我國經濟進步,我國經濟體制就必須轉變思路,實現開放型經濟建設。在減少內部矛盾的基礎上,實現公平競爭、規范競爭,提高我國經濟建設水平。
1.2 國際模式的接軌
經濟全球化帶動了全球經濟的交流和融合,我國在這樣的環境下與國際接軌完成經濟交流和融合是難以避免的問題。為提高我國經濟體系控制能力,提高國際競爭水平,就必須學習國際管理方式,從中研究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管理方法,將其用于推動我國經濟建設。
1.3 宏觀經濟調控
一直以來我國就將宏觀調控作為主要的接經濟發展措施[1]。在經濟一體化的背景影響下,為實現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政府部門就必須充分利用宏觀調控價值。不過為實現宏觀調控功效最大化,就必須調整政府景觀職能[2]。以便政府能夠有效完成宏觀調控工作,應對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金融危機問題。
2 我國政府經管監督創新舉措
2.1 明確政府職能與角色
政府職能包括社會公共服務、文化、經濟以及政治四種[3]。經濟職能指的是政府管理我國社會經濟、國家經濟發展的職能。政府具有保障國內經濟合理、高效、穩定發展的重任。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更好、更快,政府的首要工作便是準確定位自身職能與市場經濟調控角色,以便更加準確的切入市場經濟管理點,提高市場經濟宏觀調控能力。實現資源合理優化推動經濟建設。
2.2 妥善處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
國內市場在外資企業大量涌入下,格局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如今國內的市場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變,這會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埋下不好的隱患。如果政府和市場之間出現不和諧的問題,將嚴重影響政府的經濟管理與經濟體系控制能力。所以政府部門必須妥善處理和市場的關系,從而在宏觀調控操作下,提高企業競爭實力與經營能力,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結束語
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為我國人民提供了更加富足的生活,國際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越加頻繁,帶動了國內經濟的建設能力。不過經濟全球化就像一把雙刃劍,其為我們在帶來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全新的發展挑戰。國際競爭和經濟風險矛盾越來越突出,這全都對我國政府經管監督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面對這一背景和現實性問題,政府就必須改善現有監督與管理模式,協調市場與政府之間的關系,準確定位自身的職能,根據法律規定執行監督管理操作,以便市場經濟行為能夠有序的進行。
參考文獻:
[1]潘穗榕.基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定位與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03):17-18.
[2]丁志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政府經濟管理監督模式創新研究——以平鄉縣為例[A].《同行》2015年9月(上)[C].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