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明 王宙 王文娜 陳江輝 劉春靜
摘 要:“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出的重要倡議,進一步深化了我國的改革開放,擴大了開放范圍和路徑,使得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國際貿易市場空間,同時也對外貿類人才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為嚴格的標準。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承擔著為企業輸送實踐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責任。面對當前外貿人才不足的發展現況,高校需要積極探究如何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模式來加快人才培養的速度以及人才的整體質量,更好的滿足“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對于外貿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一帶一路”背景;校企合作;外貿類人才培養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3-0122-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713.36-4;H319.3 文獻標志碼:A
在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進程中,中國和沿線各國互相包容和共同發展,極大程度上拓展了國際市場,促進了國家經濟升級轉型,也讓我國企業擁有了更大的 “走出去”實力。確保“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貫徹落實必須將人才建設作為核心內容,特別是積極培養滿足企業對外貿易發展所需的高素質外貿型人才,更好的保證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之下的創新改革以及外貿市場開發拓展的需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工作當中的主力軍,必須承擔起培養外貿人才的重要責任,有效構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讓更多的人才充實到“一帶一路”倡議實踐隊伍當中,為企業搭建國際化發展的平臺。
1 “一帶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養外貿類人才的意義
1.1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
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當中,我國進一步深化了與沿線國家的溝通交流和貿易往來,對于高素質外貿類人才的需求變得更加的迫切,需要更多擁有國際化技能以及具備強大外貿實踐能力的人才深入到對外貿易往來當中,從而有效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貫徹實施。利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所培養的外貿類人才可以充當國家之間交流的使者,除了在對外貿易交流方面做出積極努力之外,還能夠在文化等多個方面建立友好關系,切實實現民心相通,更好的彰顯“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勢。
1.2 增強企業改革發展的動力
“一帶一路”拓寬了我國與沿線各國的溝通交流空間,提高了國家的對外開放程度,也讓我國的企業開始進入到國際市場。要想讓企業在國際市場當中占領優勢,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快外貿類人才的建設,使得企業能夠具備充足的外貿人才,為企業走出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通過校企合作模式的應用,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合作力度逐步增強,通過雙方優勢互補和資源互通的實現,讓企業擁有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儲備,同時還能夠培養出大量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專門型人才。例如,高校聯合玻璃生產銷售企業培養外貿人才,可以為玻璃企業的現代化改革和國際化發展提供人才動力。
1.3 拉動沿線國家經濟建設
“一帶一路”倡議是加快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在極大程度上帶動了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但是很多沿線國家存在著較為突出的人才缺口,人才的缺失讓這些國家的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受到了一定影響。高校和企業通過緊密合作的方式加快人才培養步伐,可以為沿線國家經濟建設以及我國企業的對外發展輸送更多國際化外貿人才,那不僅僅可以實現國家間的互聯互通,還能夠在輻射帶動作用的影響之下實現國家共同發展。
1.4 滿足高校國際化建設需要
在當前高校的教育改革實踐當中,不斷提高學校綜合競爭力以及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優秀人才成為高校改革的必然選擇,也是保障高校更好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根本舉措。高校需要充分分析當前“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當中對于外貿人才的需求,加強和外向型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培養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國際化外貿人才,也讓高校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大提高。具體實踐當中,高校需要努力抓住倡議機遇,有效展現高校在校企合作以及外貿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與特色,整合校企的綜合性資源,讓高校的國際化發展道路更加寬廣。
2 “一帶一路”背景下外貿類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
2.1 語言溝通能力
“一帶一路”是影響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工程,更是為中國以及沿線各國帶來可持續發展動力的事業,必須搭建起國與國之間溝通交流的良好平臺,在這其中語言溝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一帶一路”倡議深度發展的過程中,我國企業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和合作交流會大大增強,那么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下的外貿類人才就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溝通素質和極高的英語綜合能力,能夠在對外貿易活動當中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風俗等,滿足跨文化交際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外貿類人才就可以成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交流合作以及宣傳大使。
2.2 專業技術能力
“一帶一路”倡議在全面推進實施的進程當中,必須積極完善有關配套設施,特別是要加強基礎工程建設,完善各項工程設施,因此對于專業技術性人才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外貿類人才除了要通曉經濟貿易類的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極高的專業技術能力,在商務談判以及對外貿易往來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積極投入到相關材料的生產制造當中,完善專業技術方面的理論和實踐。例如,玻璃生產制造和銷售企業與高校合作培養的外貿類人才除了要熟悉和精通對外貿易領域之外,還需要能夠主動積極的投入到玻璃生產制造等專業領域,實現綜合專業技術水平的發展。
2.3 廣闊國際視野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推進過程中,一個優秀人才必須具備的特征就是要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可以說這是人才培養時代性的體現,也是保障“一帶一路”倡議落實效果的關鍵。外貿類人才需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善于從多元化的視角來分析和看待世界,除了要具備中國情懷之外,還需要讓自己的國際視野更加的開闊。從整體上看,國際視野屬于思維習慣的范疇,其重點在于對世界以及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行有效把握,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全面提高國際競爭力水平。
3 “一帶一路”背景下校企合作培養外貿類人才的策略
3.1 改進外貿人才培養方法
按照校企合作模式培養外貿人才,首先就需要站在企業需求的角度進行人才培養方法的創新,革新教育觀念和教學策略,將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以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為宗旨的互動型教學模式,最大化的挖掘外貿人才的潛能。高校在培養外貿人才時,可以有效選用以下幾種教學策略:第一,情境教學法。比如在外貿單證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模擬情景,讓學生可以充分擔當起外貿單證員的角色在企業的貿易往來當中有效承擔起繕制單證、傳遞單證等多種操作的崗位職責,豐富學生的實踐參與體驗,也讓學生可以在這一平臺上展現自身的能力與才干,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案例教學法。高校在外貿專業教學當中可以為學生引入企業的真實案例,比如將玻璃企業與國際企業貿易交流的實例引入課堂教學,通過指導學生分析和解決案例問題來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掌握水平。第三,組織創業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外貿人才創新創業素質,有效彌補外貿人才在實踐方面的才能和素質。例如,玻璃企業可以和高校聯手舉辦玻璃材料對外貿易模擬交易實踐活動,確保高校教學能夠與玻璃產業外貿人才需求緊密結合,讓人才培養更加適合對路。
3.2 積極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一帶一路”背景下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培養外貿類人才除了要在提高人才質量方面下功夫之外,還需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有效培養雙師型教師,使得教師除了具備外貿專業素質之外,還懂得企業當中的外貿實踐操作,具備一定的外貿實務經驗,這樣才能夠用現身說法的方式培養外貿類人才的綜合素質。第一,高校要根據外貿人才培養需求強化對教師隊伍的教育和培訓,教育培訓主要把側重點放在教師的業務能力、教育教學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素養方面,保障教師可以充分承擔起外貿教學的責任,提高愛崗敬業精神,為人才培養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二,高校要激勵教師走出去,有效利用進修、假期等深入到企業到相關崗位當中進行學習深造,積累實踐經驗,培養教師實踐和創新能力,更好的為外貿人才培養提供支持。第三,高校要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機制,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協作,邀請企業當中經驗豐富和專業素質過硬的外貿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當中,努力打造雙師型以及復合型的教師隊伍。
3.3 健全外貿人才培養體系
“一帶一路”倡議呼吁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培養高素質外貿人才,進而帶領企業進入到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當中占據優勢。高校需要積極聯合有關企業共同建設外貿人才培養體系,并逐步完善相關設施和軟件條件。第一,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外貿業務的發展需求和人才需要積極參與到高校專業課程教學、教材創新、實訓基地建設等多個方面,將高校和企業的各項優勢資源進行高度整合,將創新創業教育、“一帶一路”倡議學習等內容融合到人才培養當中。例如,從事玻璃對外貿易的企業需要將企業崗位以及自身發展的需求融入到人才培養倡議當中,提高外貿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第二,高校可以與企業進行深度聯合,利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對學生的對外貿易業務培訓,并為他們提供企業實習、對外交流等多種學習平臺,加快外貿人才成長速度。第三,高校要積極推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實訓室的軟硬件條件,讓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模擬操作實踐能力。另外,高校還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的方式共建校外實訓基地,拓寬人才培養的路徑,為外貿人才提供成長發展的良好平臺。
3.4 構建校企合作的理事會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偉大構想,也是在全新的國際發展環境和形勢之下提出的具有國家乃至于全球發展戰略意義的倡議,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優秀外貿人才,就必須要徹底變革傳統合作模式,積極成立專業化和科學性的校企合作理事會,為校企深層次合作的展開提供機構保障。校企合作理事會需要承擔的職能和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第一,搭建高校與企業以及全行業的橋梁,推動產學研一體化,探究如何更好的讓高校教育為產業轉型升級服務;探究如何將企業發展與外貿人才培養聯系成一個命運共同體,開拓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路徑。第二,負責對“一帶一路”倡議下校企合作培養外貿人才展開科學引導以及大力宣傳,有效增強利用校企合作培養外貿類人才的意識和觀念,讓學校和企業之間形成深度合作以及協同共進的友好關系。當然,校企合作理事會的成立和職能的落實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制度、資金以及機構保障,以便可以簡化相關手續,拉近合作關系。
3.5 完善校企合作激勵政策
毋庸置疑,企業是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主體所在,同時也是有著強烈和巨大外貿類人才需求的主體。校企合作是滿足企業人才需求,推動倡議實施的必由之路,所以打造校企合作的外貿人才培養之路是一項關系到整個國家發展的大事,其層次和地位也得到了升華。為了加快人才建設步伐,保障校企合作的實施,政府方面要給予更多的助力,特別是在政策以及制度方面給予強有力的支持,也就是要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勵政策。第一,鼓勵企業參股院校建設,通過校企共同創辦高等院校的方式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緊密性,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注入活力。第二,構建學生實習成本分擔與補償機制。政府可以與企業分擔企業實習基地建設的成本,并給予實習企業合理補償以及優惠政策支持,增強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外貿人才培養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可以涉及到減免稅收,提供貼息貸款服務,給予合理財政補貼等多個方面。
結束語
“一帶一路”倡議為校企合作培養外貿類人才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要求高校和企業能夠用發展以及合作的思路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根據企業對外貿易往來的需求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現實需要培養復合型的國際化外貿人才,通過校企深度合作打造高素質的外貿人才隊伍。具體而言,“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校企合作需要從改進外貿人才培養方法,積極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健全外貿人才培養體系等方面著手,培養綜合素質過硬的外貿人才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踐行者。
參考文獻:
[1]王文軍.用系統思維創新高校“一帶一路”國際化人才培養路徑[J].國際商務,2015,(1):41-42.
[2]馬永輝.基于校企合作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8):95-96.
[3]蔣先玲,辛月旗.國際化人才聯通“一帶一路”:角色、需求與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11):47-48.
[4]張云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當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機械職業教育,2016,(7):56-58.
[5]莫蕾鈺,洪成文.“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國高等教育使命需及時調整[N].光明日報,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