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宇航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結合現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嚴把“入口關”,強化思想教育,深化教育管理,豐富學生黨員活動,加強網絡建設等五個方面,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字]高校;黨建工作;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D267.6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新部署。新時代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增強高校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高校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始終堅持和完善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積極推進學校黨建工作創新,切實履行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使命擔當。
1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問題透視
在質量與數量方面:一是入黨動機不純,存在功利化傾向。就目前高校大多數入黨積極分子來說,其入黨動機是出于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和追求,是端正的。但是也不乏有部分學生受西方敵對勢力腐朽思想、家庭環境和自身特點的影響,在理想信念和入黨動機方面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導致了入黨動機存在盲從性、功利性等傾向。入黨動機不純,思想信仰不堅定,即便入了黨,也容易迷失方向,走錯道路。二是數量和質量比例失衡。近年來,高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力發展大學生黨員,增加學生黨員數量,為黨組織吸入了許多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增強了黨組織的活力和生命力。但部分學校由于對黨的政策理解存在誤解,過于注重發展的數量和速度,黨員發展標準降低,將入黨標準與成績優秀劃等號,重成績、輕思想,重關系、輕正氣等現象層出不窮。
學生黨員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重發展輕教育。高校黨委和各學院黨組織為了順利完成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目標,將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模塊上,過于重視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選拔和考核工作事項,忽視了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部分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卻出現了“形同虛設”“突擊式”等現象,政治理論學習、繼續教育相對淡化,對學生黨員政治理論素養、黨性修養是十分不利的。二是教育力量薄弱。在網絡多元文化及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大學生價值取向多元化,思想意志不夠堅定,抵御錯誤思想觀念能力不強,容易對共產主義信念及其黨的執政能力產生質疑。近年來,高校學生黨員教育主要是依靠輔導員兼任書記組織開展的,或者是由個別優秀的學生黨員同志擔任,黨員教育人手嚴重不足,教育管理經驗匱乏,造成了現行部分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工作舉步維艱的局面。三是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黨員教育是加強學生黨員政治理論知識,端正學生入黨動機,提高黨員先進性、純潔性,增強黨員黨性修養的有效途徑。然而現行高校學生黨員教育成效不盡如人意,教育效果較差。主要體現在:一是教學手段守舊,仍舊以傳統的“說教式”教學為主,學生教學主體地位得不到發揮,長此以往,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二是教學內容缺乏生動性,教學內容多圍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政治理論,內容空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脫節。三是教學平臺單一,學生黨員教育主要依托于課堂講授,僅僅局限于45分鐘的教學平臺,沒有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優勢,建立起線上-線下的教育學習平臺。
2 創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思考
2.1 嚴把“入口關”,做好發展工作
嚴把“入口關”,即是發展什么樣的人入黨,讓什么樣的人成為黨員干部的一份子。高校黨建工作地首要工作即是發展學生黨員工作,把握好“入口關”。盡可能地吸收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發展學生群體中的榜樣、標桿。杜絕入黨動機不純,或者條件尚未成熟的學生進入到黨組織中來,以此確保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黨員要堅持以質為主,量質兼顧的原則,不僅考察發展對象的學習成績、思想素質,還要從理想信念、工作生活表現方面進行考察,真正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全面考察發展對象的整體條件,切忌“帶病發展”“關系發展”“成績發展”等等。嚴把“入口關”,做好學生黨員發展工作,讓每一位學生黨員都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2 強化思想教育,堅定思想信念
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要以正確的政治思想為指導,緊抓黨的理論學習教育,提高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素養,堅定學生黨員的思想信念。思想建設要放在黨建工作的首要地位,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教育,引導學生黨員對照黨章、規章,剖析自我政治思想層次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此不斷增強學生黨員的黨性和修養。一是創建各種機會和形式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正確思想理論方針,使學生黨員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二是要求學生黨員定期舉行思想匯報,召開民主生活會等,讓學生黨員談理想、談信念,提升學生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
2.3 深化教育管理,提升黨性修養
近年來,各大高校積極響應號召,迅速發展學生黨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黨員的整體綜合素質。因此,做好教育管理,加強學生黨員教育,不斷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和思想層次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了。學生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各黨組織要嚴格按照“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要求,拓展學習渠道,優化學習形式,創新教育手段,把教育管理滲透到黨建工作全過程中來。一是建立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將政治學習制度化、常規化。為了提高學習教育效果,增強教育成效,教學重點要放在黨章學習上,尤其是黨的最新方針政策、文件精神等。二是學習教育形式多元化,結合黨校培訓、社會實踐及其網絡學習等途徑,采取支部集體學、講師講授學、專題研討學、個人自主學和交流心得學等形式,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提高教育學習效果。
2.4 豐富學生黨員活動,積累實踐經驗
黨員活動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黨員活動質量與全體黨員的先進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緊密相關,豐富黨員活動,創新黨的組織生活,是提升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的有效創舉。建立學生黨員的長效管理機制,優化活動載體,創造學生黨員實踐鍛煉平臺,設立黨員學習陣地、創建黨員之家、建立黨員教育實踐基地等活動。如,組織召開“重溫入黨誓言”“黨章專題學習”“優秀學生黨員報告會”“學生黨員大會”等主題活動,引入討論會、座談會、辯論賽等活動形式, 就某個黨章方針進行解讀,或者剖析自我的黨員成長歷程,幫助學生黨員認識自我存在的不足,盡快地轉變角色,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為了避免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防止“紙上談兵”現象發生,還可以引入學生黨員“進廠入村”社會實踐,將學生黨員的聰明才智運用到為人民服務中去,做到“知行合一”。
2.5 加強網絡建設,提升網絡黨建服務功能
網絡是大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設網絡化黨建工作平臺是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方向。李源潮曾在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說過:“要繼續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和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班級活動和學生社團的先鋒模范作用,高度重視發揮大學生黨員在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中的積極作用。”建設網絡化黨建工作平臺,可以巧用校園主頁或者校園BBS,成立獨具特色的黨建工作模塊的同時,還可以發揮網絡信息互享優勢,與其他高校建立網絡黨建家園,打破分割,共享資源。網絡化黨建工作平臺的創建需要一批政治素養過硬,且網絡信息技術尖端的黨務工作者,因此,做好黨務工作者的人才引進和培養發展事項,不斷借鑒西方政黨網絡化建設成功經驗,讓網絡助力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
總之,要把大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須以黨建工作為抓手引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高校辦成黨的陣地,辦成黨建工作的堅強堡壘,并以此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落實。
[參考文獻]
[1] 楊敏,陳燕.善用新媒體做好大學生黨建工作[J].新聞戰線,2014(12).
[2] 陳孟增.新常態下大學生黨建工作實踐與探索[J].黨史文苑,2015(16).
[3] 胡鳳琴.基于實踐觀的大學生黨建平臺建設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41).
[4] 馬苑萍.淺談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知識文庫,2016(06).